- 年份
- 2024(12578)
- 2023(17431)
- 2022(14426)
- 2021(13261)
- 2020(10891)
- 2019(24811)
- 2018(24357)
- 2017(46479)
- 2016(25005)
- 2015(28112)
- 2014(27908)
- 2013(27967)
- 2012(26237)
- 2011(23794)
- 2010(24218)
- 2009(22717)
- 2008(22835)
- 2007(20514)
- 2006(18511)
- 2005(17562)
- 学科
- 济(113750)
- 经济(113590)
- 业(94323)
- 管理(86645)
- 企(83156)
- 企业(83156)
- 方法(43151)
- 财(34998)
- 中国(34934)
- 业经(33717)
- 农(33637)
- 数学(33597)
- 数学方法(33354)
- 制(28225)
- 地方(24716)
- 贸(23447)
- 贸易(23423)
- 农业(23316)
- 务(23125)
- 财务(23091)
- 财务管理(23052)
- 易(22834)
- 企业财务(21894)
- 银(21034)
- 技术(21026)
- 银行(21012)
- 融(20528)
- 金融(20525)
- 行(20373)
- 体(19472)
- 机构
- 学院(364790)
- 大学(362573)
- 济(162069)
- 经济(158902)
- 管理(140481)
- 研究(129390)
- 理学(118594)
- 理学院(117302)
- 管理学(115929)
- 管理学院(115202)
- 中国(104373)
- 财(78550)
- 京(78035)
- 科学(73348)
- 所(65591)
- 财经(60427)
- 农(60317)
- 研究所(58493)
- 中心(58205)
- 江(57088)
- 经(54943)
- 北京(50191)
- 经济学(50103)
- 业大(48657)
- 农业(46818)
- 院(46291)
- 范(45635)
- 州(45328)
- 师范(45211)
- 经济学院(44912)
- 基金
- 项目(230020)
- 科学(183445)
- 研究(172436)
- 基金(168818)
- 家(146094)
- 国家(144790)
- 科学基金(124988)
- 社会(113355)
- 社会科(107644)
- 社会科学(107621)
- 省(88281)
- 基金项目(87732)
- 自然(77315)
- 教育(77287)
- 自然科(75542)
- 自然科学(75523)
- 自然科学基金(74296)
- 划(73770)
- 资助(68926)
- 编号(68430)
- 成果(56972)
- 发(53473)
- 部(52171)
- 重点(51811)
- 创(50245)
- 国家社会(47998)
- 课题(47853)
- 制(47139)
- 创新(46289)
- 业(45564)
- 期刊
- 济(191523)
- 经济(191523)
- 研究(117163)
- 中国(81953)
- 财(63567)
- 管理(59001)
- 农(57371)
- 学报(51328)
- 科学(50753)
- 融(42152)
- 金融(42152)
- 大学(40264)
- 农业(39203)
- 学学(37706)
- 教育(37580)
- 技术(31981)
- 财经(31404)
- 业经(31265)
- 经济研究(30784)
- 经(27251)
- 问题(24924)
- 业(23634)
- 贸(22856)
- 国际(21658)
- 世界(20504)
- 技术经济(19653)
- 现代(17671)
- 图书(17159)
- 商业(16685)
- 经济管理(16058)
共检索到584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喻美辞
作为一种高级要素投入,生产性服务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运用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验证了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这种积极效应。生产性服务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制造部门,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交通运输仓储服务更能促进劳动和资源密集制造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提升,金融保险服务、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开发服务,更能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制造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席艳乐 易莹莹
通过运用上海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效应。更具体地,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异质性相联系。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贡献较大,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影响显著,而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三种要素密集型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于明远 范爱军
针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GVC)中的竞争力现状,本文提出GVC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通过加大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使产业结构不断向"软化"趋势调整,改变之前对加工装配等低端环节的路径依赖,向GVC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从而提高中国制造业在GVC中的分工地位。分工地位提高后,通过对战略环节和资源的控制而获得更多的分工利益,最终达到提升中国制造业在GVC中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生产性服务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于明远 范爱军
本文分析了生产性服务嵌入制造业的不同方式及其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并构建相关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生产性服务嵌入制造业价值链有助于制造业获取基于结构软化的动态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各类生产性服务的关系及其嵌入方式不同,因而通过生产性服务嵌入获取制造业动态比较优势存在行业路径差异;不同经济区域生产性服务供给水平及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不同,因而通过生产性服务嵌入获取制造业动态比较优势存在区域模式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红祥 张祥祯 吴艳 贺正楚
对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机理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从供给侧、需求侧的角度探索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的结构和内容。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包括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三个子系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系统包括出口竞争、市场份额和产业内贸易三个子系统,依据这两个系统,评价和测度了制造业发展质量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并根据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来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构建互动指标和耦合的互动模型,采集2001-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两类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皆呈现先快速增长后略微下降的发展趋势,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呈现"倒U"型模式,目前属于中级协调阶段,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在金融危机过后发展较为平稳,但国际竞争力系统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2)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增量的综合发展水平,呈现较明显的"强-弱-强"M型小波动趋势,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呈现很明显的"倒U"型模式,相较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发展质量目前改变了依靠增量推动的经济模式,进入较为平稳的"保质"发展模式。(3)预测结果显示,要坚持"保质"的经济模式,实现互动发展的稳中有增。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林 刘惠
基于生产性服务贸易影响制造业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双向视角,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将中国制造业划分为四类,然后利用中国2000~2010年的UNCTAD数据,测算四类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再运用岭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七类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四类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贸易不能提升技术能力弱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对技术能力强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不尽相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同莲 齐俊妍
在生产性服务投入日趋重要及制造业新型竞争优势重塑背景下,探究了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并利用WIOD跨国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投入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且国外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大于国内生产性服务投入。从影响渠道来看,生产性服务投入通过种类效应和创新效应提升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从不同种类和技术水平的服务投入来看,专业科技等中高技术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更大。从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要素密集度来看,生产性服务投入对高技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从国家类型来看,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大于发达国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仁发 汪青青
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投入及其基于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投入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但存在行业差异性;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也存在行业差异性;基于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异质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投入服务化、金融业保险投入服务化、科学技术投入服务化均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家庭 王璇
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首先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从发展规模及速度、出口能力、生产能力、吸引外资情况四个方面肯定了中国制造业,又从出口份额和结构、制造业科技水平、企业规模和品牌、制造业外商投资趋向四个方面分析了制造业发展的问题。然后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绝对竞争力和相对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之后在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中得出中国制造业是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最后从相应的四个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喻美辞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其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将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在考察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1998—2009年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以及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珠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竞争力的这种积极效应。研究结论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技术、知识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可以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深化、降低生产成本、培育产品差异化优势等途径提升珠三角制造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竞争力 珠三角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尚涛 陶蕴芳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我国1982~2006年期间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与五类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分析结构表明,一方面,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是促使各部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于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也具有重要的反馈促进作用,但后者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是解释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变量;同时,制造业部门国际竞争力水平提升的预测方差对解释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顾乃华 毕斗斗 任旺兵
本文在中国特殊的情境中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文章围绕如下关键点进行了探讨:在我国特殊的体制背景下,对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究竟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在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差别;在当前阶段,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发挥的功能是否一样。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面板数据的实验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的作用最充分;金融保险业最能发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功能。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竞争力 面板数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碚 李钢 陈志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在与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进行竞争力对比时,发现加入WTO后,相对于上述国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而与此同时,中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虽然也有提升,但相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速度,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较慢。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 WTO 实证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江茜 王耀中
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30个城市2003—2012年面板数据,可以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推动制造业升级、促进制造业创新和支撑制造业集聚三个角度作用于制造业竞争力。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正向作用于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且通过空间外溢辐射影响周边地区制造业竞争力,长期趋势稳定。FDI、城市交通水平和人力资本对制造业竞争力加强促进作用显著。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竞争力 空间外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梁运文 张帅
基于"垂直专业化→层次国际竞争力"过程传导的研究视角,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VSS)、生产率(PR)、贸易竞争力(RCA)、产业利润(ACR)四者间传导关联的统计分布特征,并从"过程传导"的角度对中国制造业15个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定位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中能形成"垂直专业化→生产率→贸易竞争力→产业利润"过程传导良性循环的行业不多,产业发展驱动力过程传导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递减、时滞甚至断裂效应。有效地进一步培育和提升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在于克服现有"垂直专业化→层次国际竞争力"过程中的"传导短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