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89)
2023(14456)
2022(11788)
2021(10705)
2020(8713)
2019(19769)
2018(19442)
2017(36978)
2016(19309)
2015(21767)
2014(21578)
2013(21883)
2012(20710)
2011(18977)
2010(19331)
2009(18223)
2008(18100)
2007(16147)
2006(14940)
2005(14147)
作者
(56591)
(47229)
(47186)
(44603)
(30571)
(22284)
(21361)
(18295)
(18041)
(16964)
(16436)
(15692)
(15493)
(15240)
(14761)
(14364)
(14095)
(13632)
(13622)
(13348)
(12060)
(11604)
(11324)
(10939)
(10677)
(10535)
(10405)
(10367)
(9505)
(9323)
学科
(113009)
经济(112893)
(80015)
(70944)
企业(70944)
管理(69274)
方法(38212)
业经(31903)
中国(31290)
数学(29676)
数学方法(29567)
(29257)
(26770)
地方(26719)
农业(21065)
(20520)
(19756)
贸易(19736)
(19156)
技术(18687)
(18160)
财务(18140)
财务管理(18118)
(17252)
企业财务(17142)
(16501)
地方经济(15757)
(15744)
银行(15734)
(15655)
机构
学院(294169)
大学(291019)
(143068)
经济(140614)
管理(115410)
研究(105617)
理学(97436)
理学院(96372)
管理学(95454)
管理学院(94860)
中国(85456)
(63565)
(62414)
科学(57652)
(53060)
财经(49688)
研究所(47221)
中心(46509)
(45380)
(45185)
经济学(44903)
(44810)
北京(40700)
经济学院(40199)
(37291)
财经大学(36470)
(36340)
业大(36236)
师范(36063)
(35984)
基金
项目(181398)
科学(145992)
研究(137749)
基金(134354)
(114910)
国家(113857)
科学基金(99287)
社会(93803)
社会科(89086)
社会科学(89065)
基金项目(69911)
(69185)
教育(60029)
自然(59332)
自然科(58006)
自然科学(57992)
自然科学基金(57079)
(56705)
资助(54298)
编号(54003)
(45136)
成果(43677)
(41140)
(40415)
重点(40378)
国家社会(40112)
(38125)
发展(37986)
(37399)
课题(37091)
期刊
(174740)
经济(174740)
研究(97107)
中国(63481)
(50445)
管理(50075)
(42869)
科学(38574)
学报(36232)
(32388)
金融(32388)
农业(29597)
大学(29099)
经济研究(28716)
业经(27792)
技术(27326)
学学(27226)
财经(26552)
教育(25121)
(23264)
问题(22250)
(19718)
世界(18913)
技术经济(18894)
(18056)
国际(17959)
现代(15100)
商业(14952)
经济管理(14703)
图书(14241)
共检索到476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泽填  石理恒  
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而且还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然而,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很多研究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经济集聚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中,我们得到了这样的结论:经济集聚程度加强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用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1—200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所做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结论。这说明,推动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可以有效地促进各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小平  
对服务业循环经济进行评价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服务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系统、废弃排放系统、环境系统和资源系统等4个一级要素指标,15个二级要素指标。从服务业循环经济子系统和综合评价看,当前我国服务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总体呈现向好态势,但也存在着起伏波动甚至个别方面日趋恶化的局面,应该从建立健全专门针对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相关优惠政策等方面,着力构建促进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君  钱薏红  
本文通过对服务业地位和作用的讨论,强调全球服务业产出的比重和服务业的就业份额正在持续上升,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增加最多。中国的服务业虽然增长较快,但在全球服务业增长加快的情况下,我国的服务业增长出现了减缓的趋势。作者讨论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应用"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刘起运  佟仁城  张红霞  严晓晴  李林丹  
本文基于乘数分解方法和劳动力流量矩阵,利用我国1997、2002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以及OECD国家的统计数据与投入产出表,分析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并与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探讨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机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施青红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形态。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 ,全球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发展服务业的对策思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裴长洪  
从世界经济史演进历程来看,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由三大规律所决定:广义恩格尔定律、劳动生产率定律以及需求相似定律。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主要包括城市化推动、组织创新与商品市场功能培育和企业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型升级。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与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一点是引进现代生产方式,即尽量使服务产业现代化,尽量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逐步完成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六大改革任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庞增荣  刘小群  
商贸流通服务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的重要方面,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力和助推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商贸流通服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对策,进而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方式的转变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庞增荣  刘小群  
商贸流通服务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的重要方面,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力和助推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商贸流通服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对策,进而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方式的转变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凯  
服务业到底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是拖累,这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对国外有关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系统介绍了后工业社会、新工业主义等各个流派对于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主要观点,并加以评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智恒  杨雪儿  
文章通过对计量模型的分析,使用1983~2009年城市化、服务业综合发展以及人均GDP等的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三个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并进一步分析了在长期过程中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的冲击响应。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慧莲  郝佳根  
近几年,反经济全球化思潮泛起,并被一些国家付诸于具体的行动,引起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未来发展的忧虑。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遇阻与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密切相关,未来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一是科技进步,二是中国力量。阻力则主要来自:美国从经济全球化的前沿后退,国际公共产品提供不足;主要国家的政治意愿不强,难以达成高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现有国际组织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彼此之间合作不力。未来经济全球化的中美"双头"模式可能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前提是中美之间不发生激烈对抗;中国要在维护既有国际经济制度稳定的前提下争取制度性权利,围绕共同的利益关切点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霞  魏作磊  
Using spatial econometrics, the paper discuss spatial situation of urban services and the factors which cause spatial disparities of services development in china.Nation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tells services cluster become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and spatial services show significant core-periphery character.Southeastern china is core, and 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china is periphery. Not only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civilization level,、population density、industry development、labors in services、human capital、percent of advanced services、GDP density、and Opening、 Preferential policies but also services in neighbor cities have influence on spatial disparities of service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