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9)
2023(6143)
2022(5098)
2021(4477)
2020(3357)
2019(7798)
2018(7580)
2017(14420)
2016(7672)
2015(8628)
2014(8655)
2013(8747)
2012(8690)
2011(8174)
2010(8366)
2009(7630)
2008(7541)
2007(6819)
2006(6374)
2005(6162)
作者
(24240)
(20115)
(20054)
(18702)
(12796)
(9650)
(9146)
(7851)
(7782)
(7231)
(6891)
(6734)
(6599)
(6551)
(6419)
(6041)
(6024)
(5845)
(5783)
(5745)
(5242)
(5066)
(4950)
(4697)
(4629)
(4565)
(4527)
(4517)
(4187)
(4050)
学科
(40679)
经济(40638)
(20423)
管理(20160)
地方(16356)
中国(14726)
(14363)
(14132)
企业(14132)
业经(11534)
农业(9437)
地方经济(9389)
方法(9057)
(8961)
(7762)
金融(7762)
(7519)
(7500)
银行(7484)
(7419)
(6926)
贸易(6913)
数学(6817)
数学方法(6767)
(6746)
发展(6727)
(6708)
环境(6542)
(6449)
技术(6324)
机构
学院(116240)
大学(111874)
(49256)
经济(48249)
研究(46591)
管理(41363)
中国(36511)
理学(34150)
理学院(33702)
管理学(33232)
管理学院(33008)
科学(28317)
(25875)
(24664)
(24561)
研究所(22063)
(21499)
中心(20589)
(19619)
农业(19024)
(17454)
业大(17385)
师范(17246)
北京(16958)
(16571)
(16065)
财经(15988)
(15626)
科学院(14739)
(14515)
基金
项目(70832)
科学(55660)
研究(54305)
基金(48602)
(42443)
国家(42010)
科学基金(35183)
社会(33999)
社会科(32184)
社会科学(32177)
(29818)
基金项目(25415)
(24335)
教育(23619)
编号(22779)
(22501)
自然(21022)
自然科(20472)
自然科学(20468)
自然科学基金(20075)
资助(19290)
成果(18549)
发展(18389)
(18050)
课题(16863)
重点(16395)
(15020)
(14795)
创新(14061)
国家社会(13672)
期刊
(68199)
经济(68199)
研究(39851)
中国(31462)
(25021)
管理(17678)
农业(17560)
科学(17018)
学报(16978)
教育(15673)
业经(14891)
(14483)
(14119)
金融(14119)
大学(12854)
学学(11972)
经济研究(11343)
技术(10761)
(9062)
问题(8696)
商业(8110)
财经(7532)
世界(6946)
(6576)
(6242)
(6216)
经济问题(6019)
资源(5965)
现代(5959)
技术经济(5921)
共检索到197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吕福新  
发展有组织的粮食流通吕福新(国家行政学院)一、解决粮食流通问题的选择粮食流通一头涉及亿万农民的生产和收入,另一头涉及广大城镇居民的消费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它应该既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活力,又要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有序度。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强制的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才  赵连阁  
我国粮食流通与我国的粮食政策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根据我国粮食流通通道结构的变化,我国的粮食流通通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对这些阶段的分析清楚地揭示了我国粮食流通从市场到计划再到市场化的变化过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颜波  
本文认为,2004年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粮食市场在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中获得较快发展。一是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体制框架初步建立。二是粮食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粮食增产创建国以来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价格稳定在较高的合理水平之上。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得到发展,多元化粮食市场主体发展迅速,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三是国内国际粮食市场接轨步伐加快,粮食进口增加较多,增强了国内粮食供给能力。四是粮食法制化进程加快,粮食收购准入制度初步建立,粮食流通秩序进一步规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邹凤羽  
粮食流通市场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期货在粮食流通市场化的进程中是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市场手段。粮食流通市场化,给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而近几年来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运行处于萎缩状态,为此本文提出了积极培育和发展粮食期货市场的措施建议,指出期货市场应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钟昱  亢霞  
受到人口数量下降和老龄人口快速增加的影响,近年来日本粮食在生产、流通和消费阶段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在生产环节,产量下降,结构趋稳,单产贡献为主,生产集中化程度不断增加;在流通环节,储备数量下降后趋于平稳,流通链扁平化趋势明显;在消费环节,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加工、饲料等非主食消费快速增加。未来中国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动与日本目前的发展趋势有很多相似之处,应该在借鉴日本经营所得安定政策的基础上,完善目前正在试点的粮食目标价格政策,适当减少粮食储备数量并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充分重视科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国荣  李冀  
1949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区域流通形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解放初期不发达的商品经济下的小范围、小数量的自由流通;二是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期计划经济下的全国性大批量计划调拨;三是八十年代末期粮食调拨体制的改革调整,以及多种区域流通形式出现。这种发展过程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调整,改革的必然结果。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还会相应出现新的粮食区域流通形式,这些形式对中国的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必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丽莉  王怀明  李光泗  
粮食流通产业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和调控效率,提升粮食产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从创新能力、技术市场、创新组织体系、市场结构等角度剖析粮食流通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加快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的政策建议。为促进中国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要进一步明确重点发展领域与关键技术,优化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粮食流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粮食流通技术创新制度,健全粮食流通技术政策支持体系,加快粮食流通技术人才培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贵宝  张赵晋  
推动粮食流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也是确保我国经济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从粮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提出当前需要把握的新形势和承载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多个维度研究目前我国粮食流通发展的现状特征和对照高质量发展的差距。最后,基于问题导向,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的原则,从三个方面提出助力我国粮食流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郭利华  李佳珉  
"粮食银行"的产生背景20世纪80年代,非洲的萨赫勒地区成立了"粮食银行"来应对干旱和粮食安全问题。现如今,坦桑尼亚多多马区和莫罗戈罗区、尼日尔南部的马拉迪等地也建立了"粮食银行"。非洲地区的"粮食银行"主要是为了避免农民低价卖粮、高价买粮的困境,不仅如此,这些"粮食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冯杭  张红亚  王成林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频发,人们越来越重视紧急状况下物流系统的规划,而粮食作为人类基本生活资料,对于保证突发情况下人们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综合考虑国外粮食应急物流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备性、粮食储备的社会化和物流技术的普及度为切入点,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粮食应急物流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应急服务体系、合理利用社会物流资源等建议,保障应急条件下粮食的合理分配及快速配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郭利华  李佳珉  
"粮食银行"的产生背景20世纪80年代,非洲的萨赫勒地区成立了"粮食银行"来应对干旱和粮食安全问题。现如今,坦桑尼亚多多马区和莫罗戈罗区、尼日尔南部的马拉迪等地也建立了"粮食银行"。非洲地区的"粮食银行"主要是为了避免农民低价卖粮、高价买粮的困境,不仅如此,这些"粮食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冯杭  张红亚  王成林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频发,人们越来越重视紧急状况下物流系统的规划,而粮食作为人类基本生活资料,对于保证突发情况下人们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综合考虑国外粮食应急物流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备性、粮食储备的社会化和物流技术的普及度为切入点,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粮食应急物流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应急服务体系、合理利用社会物流资源等建议,保障应急条件下粮食的合理分配及快速配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深江  
一、广西粮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建国以来,广西粮食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总产量跨上了几个大台阶:由1950年86.5亿斤上升到1954年的120亿斤,1969年的150亿斤,1973年的200亿斤,1983年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达到272.6亿斤。然而,继1982、1983年大增产后,这几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