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0)
- 2023(10513)
- 2022(8561)
- 2021(7610)
- 2020(5976)
- 2019(13594)
- 2018(13250)
- 2017(25130)
- 2016(13823)
- 2015(15407)
- 2014(15415)
- 2013(15305)
- 2012(14801)
- 2011(13621)
- 2010(14370)
- 2009(13372)
- 2008(13381)
- 2007(12390)
- 2006(11688)
- 2005(11124)
- 学科
- 济(62428)
- 经济(62361)
- 管理(41686)
- 业(41052)
- 企(32257)
- 企业(32257)
- 中国(22594)
- 地方(20996)
- 农(20535)
- 业经(16843)
- 方法(15586)
- 财(14355)
- 制(13947)
- 农业(13800)
- 银(13397)
- 银行(13385)
- 策(13083)
- 行(13054)
- 数学(12558)
- 融(12325)
- 金融(12325)
- 数学方法(12322)
- 发(12071)
- 环境(11891)
- 贸(11677)
- 贸易(11660)
- 地方经济(11459)
- 学(11382)
- 易(11241)
- 技术(10548)
- 机构
- 学院(200418)
- 大学(196200)
- 济(85328)
- 经济(83287)
- 研究(75819)
- 管理(73805)
- 理学(60523)
- 中国(60146)
- 理学院(59794)
- 管理学(58906)
- 管理学院(58483)
- 京(43504)
- 科学(43055)
- 财(42081)
- 所(38505)
- 江(35335)
- 中心(34937)
- 研究所(34019)
- 农(32954)
- 财经(30710)
- 范(29458)
- 师范(29221)
- 北京(28660)
- 州(28351)
- 经(27509)
- 院(27460)
- 省(25824)
- 业大(25710)
- 农业(25037)
- 经济学(24791)
- 基金
- 项目(119033)
- 科学(94073)
- 研究(93050)
- 基金(82930)
- 家(70846)
- 国家(70114)
- 科学基金(59907)
- 社会(58618)
- 社会科(55592)
- 社会科学(55583)
- 省(48288)
- 教育(42037)
- 基金项目(41928)
- 划(40097)
- 编号(38892)
- 自然(35613)
- 自然科(34746)
- 自然科学(34738)
- 自然科学基金(34091)
- 资助(33975)
- 成果(33805)
- 发(32388)
- 课题(29123)
- 重点(27167)
- 发展(26886)
- 展(26389)
- 部(25546)
- 创(24956)
- 性(24044)
- 年(23864)
- 期刊
- 济(112517)
- 经济(112517)
- 研究(70205)
- 中国(51008)
- 农(32863)
- 管理(31541)
- 财(31437)
- 教育(29843)
- 融(28412)
- 金融(28412)
- 科学(26035)
- 学报(25954)
- 农业(21902)
- 大学(20335)
- 业经(20084)
- 技术(18534)
- 学学(18514)
- 经济研究(17244)
- 财经(15242)
- 问题(14143)
- 经(13212)
- 贸(12031)
- 图书(11444)
- 业(11339)
- 国际(10994)
- 坛(10942)
- 论坛(10942)
- 世界(10260)
- 现代(10095)
- 技术经济(10048)
共检索到344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周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采取如下四个策略:一是按照“保障需求、抑制欲望”的策略,确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消除生产和消费中的冗余,在此基础上培育集商品、公共品和善品于一体的供给体系;二是按照“敬畏自然、亲近自然”的策略,构建仿自然的集循环、共生和竞争三个机制于一体的社会;三是按照“做强增量、做优存量”的策略,先把新能源做大做强,再把化石能源利用做优;四是按照“全域推进、全民参与”的策略,完善全域发展和全民参与的制度,形成全域、全民推进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格局。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法稳 林珊
实现碳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路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旋律、“双碳”目标的提出、环境规制不断完善的制度环境,都要求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在对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中理念创新、环境规制、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及技术创新等问题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明确理念目标,坚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方向;升级产业结构,确保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质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效率;创新绿色技术,提升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能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可持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喜峰 姜承昊
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主要包含发展方式绿色化、发展方式低碳化、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以及发展质量的高端化四个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绿色发展取得众多成就,绿色政策也取得长足进步,绿色发展促进现代经济体系的转型升级。然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仍存在绿色转型与发展安全的统筹亟须改进、绿色转型先立后破实现困难、绿色生活方式尚未形成、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路径尚未完全打通等问题。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应从调整优化产业、能源及交通运输结构、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完善支持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关键词:
发展方式 绿色转型 节能降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是新常态下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发展与水土资源及其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文章论述了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农业绿色转型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需要破解的几个矛盾,并提出了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业 绿色转型发展 思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蒋怿菁
“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与绿色会计融合发展新格局。绿色金融是绿色经济在金融业的延伸与拓展,而绿色会计则是对绿色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量、报告的一门科学。二者在理论基础上存在着内在一致性,成为金融机构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目前两者还处于相互独立阶段,缺乏有机衔接,且在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将研究对象聚焦于绿色金融与绿色会计融合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绿色金融与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提供参考意见,推动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进程。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会计 融合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景芳
绿色经济是能同时产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人类活动,发展绿色经济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文章从青海独特的地域特点出发,分析了青海发展绿色经济所具有的优势、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
青海 绿色经济 发展战略 政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法稳 胡晓燕
“双碳”目标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其绿色转型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企业绿色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企业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效提高任务依然艰巨、企业绿色技术供给不足且创新成本高、碳定价机制不健全并尚未征收碳税、企业缺乏碳排放统计标准和信息披露动力。为此,新发展阶段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应加速企业能源绿色转型、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健全碳定价机制、完善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实施企业绿色转型发展资金政策,更好地形成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推进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牛东晓
文章指出,当前我国绿色物流观念尚未普及;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绿色物流发展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物流行业发展滞后,没有形成规模;物流管理人员匮乏,这些是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重要障碍。为促进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应从全国高度制定物流发展规划,以现有物流企业为基础,逐步发展大型物流中心,与区域性配送中心相结合,建立多功能、信息化、优质服务的配送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应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定经营管理战略;积极立法,建立绿色物流法律保证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物流行业自身分工,实现近似产品流通的专业化经营;加强物流产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绿色物流 发展障碍 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百宏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对于促进绿色发展、推动银行客群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现状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底色。近年来,绿色发展方向逐步从环保向降碳转变,随着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经济性提升以及补贴等公共政策的退出,这些行业发展实现了经济性和环境正外部性的兼容,带动了相关行业降本增效,实现了社会效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尚静 樊海林
基于对绿色壁垒形成的逻辑梳理,本文旨在揭示新的竞争环境中企业以及相关管理机构面对的现实问题及机遇,并着重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壁垒 发展动态 应对策略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向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2021年“双碳”目标被纳入“十四五”规划,绿色发展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对外贸易是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联结枢纽。推进对外贸易绿色发展既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绿色贸易 现状和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牛丽丽
阐述了体育赛事"绿色物流"的内涵,分析了我国体育赛事绿色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从硬件、软件和人才培养三方面提出我国体育赛事"绿色物流"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体育赛事 绿色物流 发展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面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等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并成为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绿色工作和绿色技能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绿色技能是指在掌握完成一项工作所需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强的意识、实现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责任感以及在工作中践行可持续发展行为的能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杜伟强
分析了天津港在绿色物流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天津港发展绿色物流的策略:树立绿色物流理念、对绿色物流的实施进行规划、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电子数据交换与准时生产方式的作用、加强废弃物管理、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等。
关键词:
绿色物流 天津港 激励机制 绿色供应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波峰
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加剧,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是21世纪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本文阐述了绿色物流的三大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绿色物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