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6)
- 2023(15853)
- 2022(13692)
- 2021(12588)
- 2020(10417)
- 2019(23617)
- 2018(23589)
- 2017(44802)
- 2016(24163)
- 2015(27140)
- 2014(27062)
- 2013(26962)
- 2012(25196)
- 2011(23130)
- 2010(23363)
- 2009(21570)
- 2008(20973)
- 2007(18599)
- 2006(16699)
- 2005(15225)
- 学科
- 济(115933)
- 经济(115826)
- 管理(70776)
- 业(66890)
- 企(55570)
- 企业(55570)
- 方法(42538)
- 数学(35852)
- 数学方法(35474)
- 中国(31677)
- 地方(29338)
- 农(27143)
- 业经(25486)
- 学(24226)
- 财(22704)
- 技术(20235)
- 制(19048)
- 农业(18564)
- 理论(17844)
- 贸(17789)
- 贸易(17774)
- 银(17625)
- 银行(17581)
- 融(17499)
- 金融(17498)
- 地方经济(17104)
- 易(17072)
- 和(17048)
- 行(16989)
- 环境(16945)
- 机构
- 大学(350197)
- 学院(347926)
- 济(146527)
- 经济(143386)
- 管理(135892)
- 研究(125031)
- 理学(116096)
- 理学院(114732)
- 管理学(112923)
- 管理学院(112286)
- 中国(93216)
- 京(76325)
- 科学(75446)
- 财(65360)
- 所(63482)
- 研究所(57337)
- 中心(54977)
- 农(53981)
- 江(52319)
- 财经(51352)
- 北京(49324)
- 业大(49100)
- 范(48065)
- 师范(47646)
- 经(46496)
- 院(45189)
- 经济学(44004)
- 州(42675)
- 农业(41783)
- 经济学院(39174)
- 基金
- 项目(229490)
- 科学(180497)
- 研究(170846)
- 基金(164770)
- 家(142842)
- 国家(141589)
- 科学基金(121371)
- 社会(107854)
- 社会科(102211)
- 社会科学(102184)
- 省(90075)
- 基金项目(87240)
- 教育(77445)
- 自然(76862)
- 划(75240)
- 自然科(75028)
- 自然科学(75013)
- 自然科学基金(73663)
- 编号(69616)
- 资助(67335)
- 成果(57429)
- 发(53137)
- 重点(51288)
- 部(50109)
- 创(48982)
- 课题(48801)
- 创新(45746)
- 国家社会(44056)
- 教育部(43147)
- 项目编号(42904)
- 期刊
- 济(173018)
- 经济(173018)
- 研究(111893)
- 中国(72992)
- 管理(53495)
- 学报(52205)
- 农(49709)
- 科学(49575)
- 财(48017)
- 教育(42870)
- 大学(39585)
- 学学(36753)
- 农业(34616)
- 融(33155)
- 金融(33155)
- 技术(31811)
- 经济研究(27988)
- 业经(27427)
- 财经(25373)
- 经(21797)
- 问题(21710)
- 图书(20306)
- 技术经济(18898)
- 业(18054)
- 科技(17478)
- 理论(17162)
- 现代(16374)
- 商业(16087)
- 贸(15762)
- 世界(15554)
共检索到538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开 顾梦佳 崔晓雪 李英东
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五大发展新理念三者间的关系可简要概括为起点、目标与手段的逻辑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的重要抓手,是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具体化。但是,从国内实际情况来看,"目标"与"手段"之间却隐含着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补齐短板、缩小差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会拉大差距,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尤为重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开 聂倩 贺璇 王声啸
文章梳理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判断和政策主张,对国内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框架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综述、对比和评价。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所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开 聂倩 贺璇 王声啸
文章梳理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判断和政策主张,对国内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框架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综述、对比和评价。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所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陈 李家祥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不仅是对中国以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而且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扩大创新内容,把创新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位置;拓展协调领域,把全面协调落实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每一个环节;深化绿色认识,把绿色发展贯穿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始终;提升开放内涵,把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外在推动力量;完善共享机制,共享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主体动力。经济新常态下,要以五个发展新理念为引领,转变思路和创新发展路径,重点是要坚持创新发展,培育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发展新理念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兰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确立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思路和大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判断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指明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系统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世界公认的伟大成就。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兰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确立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思路和大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判断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指明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系统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世界公认的伟大成就。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秀生 王鹏
1.优化产业总体结构,推动化解产能过剩。以化解产能严重过剩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一是要对新增产能实施监视与限制,结合实际情况对产能过度剩余行业给予置换实施办法。二是要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将产能过剩的转换与产业重组有机结合起来,尽其所能减少生产过程中冗繁的步骤与手续,降低政府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干预。三是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卫挺
当前,中央关于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判断已经明确,即从"适应新常态"转向"引领新常态"。因此,下一步,必须在国家战略和政策指导层面贯彻落实"引领新常态"。其中,转变对外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形成与之匹配的战略体系是一项核心内容。
关键词:
经济价值 中国资本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绍史
回顾过去的5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十二五"胜利收官,中国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三大特点更趋明显。评价中国经济已经不能用传统的速度眼光,而应该从三大特点的角度观察。一是"十二五"特别是后3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5年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勇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年。全国环资工作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成为新常态下的新亮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环资工作带来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2016年环资工作要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明确节能、节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一系列重大改革、行动方案和工作路径,狠抓落实,推动政策落地,锐意改革创新,切实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努力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关键词: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生态环境短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宏耀 罗丹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明确了到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等目标任务,出台了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六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轩
面对钢铁行业新常态,河钢集团有限公司把市场作为推动企业创新变革的最有力推手,从颠覆传统思维定势入手,用全新理念引领企业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深度、广度、力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必须主动彻底颠覆在高增长、高盈利时期形成的思维定势、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用全新理念引领企业改革创新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志权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应当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制度保障和财力支撑。广东经济体量大、带动能力强,步入新常态的时间早,广东财政将坚持立足全局,一方面,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另一方面,全力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去一降一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承训
五大发展理念既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新内容,对于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全方位综合发展生产力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其中摆在首位的是创新发展理念。在创新发展理念中,将科技创新视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崇尚创新应当认识和驾驭科技主导经济发展规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牵住"牛鼻子"的一系列方略,创新生产方式和经济业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使中国成为创新强国,从发挥后发优势嬗变到先发优势,推动综合国力全面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