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84)
2023(18120)
2022(15204)
2021(14436)
2020(11563)
2019(26286)
2018(25889)
2017(48345)
2016(25961)
2015(29050)
2014(29210)
2013(28558)
2012(26750)
2011(24434)
2010(24521)
2009(22533)
2008(21598)
2007(19028)
2006(17172)
2005(15573)
作者
(74338)
(62789)
(61831)
(58881)
(39365)
(29966)
(28000)
(24474)
(23839)
(22192)
(21369)
(20999)
(19863)
(19700)
(19244)
(18964)
(18280)
(18016)
(17905)
(17854)
(15803)
(15320)
(15256)
(14647)
(14176)
(13966)
(13655)
(13609)
(12710)
(12536)
学科
(123838)
经济(123710)
(71379)
管理(65655)
(53441)
(46498)
企业(46498)
方法(42105)
数学(37108)
数学方法(36668)
中国(36044)
农业(35978)
地方(33285)
业经(28651)
(24887)
(23401)
(22842)
(19277)
贸易(19263)
(18965)
(18885)
银行(18859)
(18835)
金融(18828)
(18586)
(18285)
环境(18024)
地方经济(17426)
(16726)
技术(16129)
机构
学院(365308)
大学(359369)
(159033)
经济(155760)
管理(136734)
研究(132638)
理学(116492)
理学院(115180)
管理学(113158)
管理学院(112485)
中国(102413)
科学(78546)
(76089)
(74988)
(70445)
(66546)
中心(62566)
研究所(59958)
(57803)
农业(57190)
业大(57070)
财经(54392)
(50100)
师范(49607)
(49456)
经济学(48024)
北京(47653)
(47536)
(45332)
(43801)
基金
项目(242756)
科学(191464)
研究(181870)
基金(173835)
(151024)
国家(149634)
科学基金(128001)
社会(116954)
社会科(110442)
社会科学(110417)
(98291)
基金项目(91501)
教育(82763)
(80637)
自然(79268)
自然科(77356)
自然科学(77337)
自然科学基金(75912)
编号(74820)
资助(69623)
成果(60383)
(58110)
重点(55119)
(53497)
课题(52826)
(50406)
国家社会(48429)
创新(47132)
发展(46869)
(46147)
期刊
(191097)
经济(191097)
研究(112675)
中国(84469)
(75991)
学报(56433)
科学(53220)
(52895)
农业(51282)
管理(49778)
大学(44362)
教育(42675)
学学(41996)
(39651)
金融(39651)
业经(34903)
技术(34789)
经济研究(29044)
财经(26889)
问题(25469)
(25028)
(23338)
世界(19741)
(18936)
技术经济(18676)
(17929)
资源(17569)
统计(17445)
经济问题(17304)
农村(16849)
共检索到578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超  杜志雄  
贫困地区的普遍特征与集体经济的自身特征决定了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是农村减贫的重要举措。2020年后农村减贫战略将发生重大转变,阻断致贫返贫、缓解相对贫困、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疫情防控与减贫等将成为农村减贫的主要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新型集体经济的助力,从而对其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践中,陕西省丹凤县紧抓改革机遇、用活各类资金、发挥人才效力、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其实践经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也存在多重困境。为此,应通过转变思维、突破边界、巧用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专业、创新方式、加强管理,推动新型集体经济不断创新发展,从而为2020年后农村减贫增添助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丽娟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之一。基于天津、山东、湖北多个村庄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存在政府扶持型、组织引领型、市场激励型三种主要路径,通过多维度比较发现不同形态的发展路径具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的特性,但同时也暴露出发展路径需面对政策惯性依赖、行政权力扩张、控制权力削弱等潜在风险。鉴于此,应从构建有效有力的扶持政策、厘清村级组织的权责关系、制定因地制宜的激励机制进行完善,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钰文  王茂福  
农村集体经济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而代理人村干部的机会主义行为问题严重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现有研究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村干部机会主义行为何以发生,却较少回应此类行为差异化的逻辑和原因机制。本文基于“委托一代理”的社会嵌入性视角,结合对S省Q村实地调查的现实案例分析后发现:村民与村干部围绕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活动形成了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监督成本差异,使得不同代理关系结构的约束有所不同;而委托代理关系的社会嵌入性能以不同方式和程度软化代理结构约束;代理结构约束和社会嵌入性软化之间的耦合,决定了村干部机会主义行为的策略空间及选择位序,使其产生差异化的机会主义行为选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振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是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演化与袁家村案例分析,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的实现路径,得到如下研究结论:第一,以混合经营方式运营集体经济,能发挥集体经营、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的各自优势,产生资源协同效应,有助于“共建”和“扩建”农村集体经济的公共池塘资源,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第二,建立自主治理体系,能化解无序、恶性竞争开发公共池塘资源可能造成的“公地悲剧”等问题,实现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的相容发展,有力维系混合经营稳定发展。第三,即便在混合经营中集体经营也大有可为,村集体在生产服务供给、村社内部动员、规则制定与实施等公益性较强、外部性较高的领域作用效果明显。袁家村的经验显示,在产业化运营、品牌营销等市场化程度较高领域,适宜由企业等市场主体运营管理。主要政策启示是要大力支持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强化乡村治理,大力培育乡村精英,营造集体合作文化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振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是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演化与袁家村案例分析,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的实现路径,得到如下研究结论:第一,以混合经营方式运营集体经济,能发挥集体经营、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的各自优势,产生资源协同效应,有助于“共建”和“扩建”农村集体经济的公共池塘资源,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第二,建立自主治理体系,能化解无序、恶性竞争开发公共池塘资源可能造成的“公地悲剧”等问题,实现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的相容发展,有力维系混合经营稳定发展。第三,即便在混合经营中集体经营也大有可为,村集体在生产服务供给、村社内部动员、规则制定与实施等公益性较强、外部性较高的领域作用效果明显。袁家村的经验显示,在产业化运营、品牌营销等市场化程度较高领域,适宜由企业等市场主体运营管理。主要政策启示是要大力支持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强化乡村治理,大力培育乡村精英,营造集体合作文化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泉  万学远  张龙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12个典型村(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以资产和物业租赁、以政府补助和以产业联合为主三种路径,但是随着村级集体经济规模逐步扩大,村域间差异日趋显著;村级集体经济结构不合理,经营性收入占比偏低,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村级集体收支不平衡还导致健康度和稳健度偏低。未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以及鼓励村际联合和跨地区发展将有利于在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查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一、农村集体经济现状、特点和问题农村改革以来山东省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集体统一经营和乡村企业,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1995年,全省共有乡镇集体经济组织367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春宝  郑凯元  
新时代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肩负起了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性任务。因此,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在国家推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股权设置形式、股权管理方式以及集体经济组织结构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类型以及模式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此,应从合理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入手,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提升改革成效,从而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内生性、持续性、稳定性的发展目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娟  张玲玲  
面对严峻的农村养老形势,在自发探索与国家相关政策倡导的推动下,幸福院作为一种新型农村养老模式在许多地区得到了实践。本文基于对陕西省榆林市R区的实地调查,发现该区的幸福院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多种具体形态,具有养老福利化、服务专职化和管理专职化的特点。R区幸福院在性质上属于强政府支撑型专职化服务模式,这一模式能明显提高接受其服务的农村老人的幸福感,减轻他们的养老忧虑。但是,其较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是以较高运行成本为前提的;且其覆盖范围有限,更适用于县乡政府和村集体能提供较强资金支持的地区。其运行成本较高这一约束条件,在相当程度上可通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开发低成本人力资源与发展适老性农业等途径来克服,R区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席建成  茹少峰  
2003年国务院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出台方案,到2009年改革已历时6年,陕西省是第一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8个试点省份之一,改革的绩效如何可以通过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估。该文通过对陕西省8个县(区)农村信用社实地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情况数据和财务数据,采用骆驼评级法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首先对2000-2008年各年度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情况进行综合排名,然后对各县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前和改革后的经营情况分别进行综合排名,进而研究改革的绩效。实证结论显示: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为信用社的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公茂刚   张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模式探索,其核心特征是联农带农。鉴于此,立足对Y市、Z市、W市的实地考察,构建“共同利益—认同—信任—有效参与”分析框架,并据此分析农民主体缺位的根源在于农民获益有限困境、农民参与成效提升瓶颈及其所造成的认同危机和信任缺失。结合三市典型行政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建构经验进行跨案例分析,归纳农民主体地位实现路径: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带动,完善“农民本位”多方联建机制,推进“新内源式自组织”载体建设;促进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多元主体公平合作等,拓展共同利益,强化农民认同,实现农民受益主体地位;赋能于农,完善农民激励机制、参与机制与决策程序等,促进农民有效参与,增进农民信任,实现农民行为主体地位,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目标落到实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语心  
与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而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在新时代、新发展背景下出现的创新型农村经济形态,两者在产权体系、发展模式和治理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通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因此,应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贝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封市新型集体经济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普遍存在着党建引领力有待提升、集体经济要素亟待整合、发展后劲不足等现实问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供给侧改革,整合资源促发展,实施“人才工程”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卓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但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保障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袁家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案例进行解剖,讨论在共同富裕的微观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构成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条件,要想实现“村庄强”和“农民富”的双重目标,还必须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前提下,构建科学的分配机制与治理环境;(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乡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影响,因而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分配时必须充分吸收乡土社会运行规则,通过逆市场化的方式来推动分配机制创新,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在村域内实现公平分配;(3)良好的村庄治理生态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集体成果公平分配的保障,因而在推动经济发展和集体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改善村庄治理生态,以此构建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和村庄实现善治的良好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卓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但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保障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袁家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案例进行解剖,讨论在共同富裕的微观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构成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条件,要想实现“村庄强”和“农民富”的双重目标,还必须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前提下,构建科学的分配机制与治理环境;(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乡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影响,因而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分配时必须充分吸收乡土社会运行规则,通过逆市场化的方式来推动分配机制创新,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在村域内实现公平分配;(3)良好的村庄治理生态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集体成果公平分配的保障,因而在推动经济发展和集体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改善村庄治理生态,以此构建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和村庄实现善治的良好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