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9)
- 2023(13750)
- 2022(11372)
- 2021(10598)
- 2020(8401)
- 2019(18724)
- 2018(18860)
- 2017(34837)
- 2016(18958)
- 2015(21347)
- 2014(21556)
- 2013(21197)
- 2012(20221)
- 2011(18774)
- 2010(19160)
- 2009(17620)
- 2008(17009)
- 2007(15596)
- 2006(14434)
- 2005(13361)
- 学科
- 济(97825)
- 经济(97727)
- 农(50627)
- 业(48643)
- 管理(42586)
- 农业(33942)
- 地方(31669)
- 中国(29795)
- 企(25277)
- 企业(25277)
- 业经(24360)
- 方法(23792)
- 数学(20221)
- 数学方法(20076)
- 学(18680)
- 制(17814)
- 发(17686)
- 地方经济(16547)
- 融(14933)
- 金融(14925)
- 财(14867)
- 银(14801)
- 银行(14782)
- 行(14463)
- 环境(13836)
- 发展(13694)
- 展(13662)
- 体(13568)
- 贸(13193)
- 贸易(13179)
- 机构
- 学院(271241)
- 大学(264612)
- 济(117790)
- 经济(115120)
- 研究(104467)
- 管理(95236)
- 中国(80977)
- 理学(79356)
- 理学院(78341)
- 管理学(77059)
- 管理学院(76551)
- 农(63718)
- 科学(61852)
- 京(58459)
- 所(53376)
- 财(51077)
- 农业(48402)
- 中心(48292)
- 研究所(47737)
- 江(45940)
- 业大(44243)
- 范(39880)
- 师范(39502)
- 财经(38179)
- 北京(37185)
- 院(37082)
- 州(36130)
- 省(35868)
- 经济学(34925)
- 经(34318)
- 基金
- 项目(170672)
- 科学(132611)
- 研究(132516)
- 基金(117848)
- 家(102079)
- 国家(101010)
- 科学基金(84630)
- 社会(83357)
- 社会科(78311)
- 社会科学(78294)
- 省(70783)
- 基金项目(62351)
- 教育(58816)
- 划(57290)
- 编号(57070)
- 自然(49574)
- 自然科(48246)
- 自然科学(48236)
- 自然科学基金(47308)
- 成果(47052)
- 资助(46015)
- 发(44593)
- 课题(40966)
- 重点(38647)
- 发展(36703)
- 部(36660)
- 展(36119)
- 创(34941)
- 农(34832)
- 国家社会(34045)
- 期刊
- 济(157229)
- 经济(157229)
- 研究(88514)
- 中国(71591)
- 农(67617)
- 农业(45576)
- 学报(41805)
- 科学(39398)
- 财(37289)
- 教育(36892)
- 管理(34033)
- 大学(32675)
- 融(31324)
- 金融(31324)
- 学学(30524)
- 业经(29904)
- 技术(26646)
- 经济研究(22807)
- 业(21871)
- 问题(21161)
- 财经(18851)
- 经(16506)
- 世界(16292)
- 农村(16021)
- 村(16021)
- 农业经济(15721)
- 版(14941)
- 经济问题(14678)
- 图书(14443)
- 技术经济(14321)
共检索到452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毅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以前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分田单干阶段,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其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阶段,解决了商品短缺问题;其三是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解决了农村资源和劳动力剩余问题。这三个阶段的改革虽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是,整体农村却没有真正富起来,农村的人居环境并没得到根本改善,农业增效也不很高。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现今,我们认真反思回顾曾经走过的改革之路,其经验和教训的实践证明,仅依靠分散的农民家庭经营,或单纯的政府性乡村集体经济,或者单一的政策扶持为主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制度,只能解决"三农"的局部问题。而要解决"民富、村强、业丰"的"三农"整体问题,只有让农民、...
关键词:
农村 新型村集体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 曲世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虹 翟印礼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村级集体组织是广大农民最直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投资主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村级集体组织的管理能力与效率,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及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做好规划指导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发展特色产业、健全财务制度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具体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士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国恺
壮大县域经济、增强集体经济积累是新农村建设的两个重要基石。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壮大县域经济、增强集体积累并形成长效机制,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可靠保证。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和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是形成长效机制的重要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振
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各地区涌现出一批农村集体经济新形式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但普遍存在法人地位落实不畅、发展人才短缺、外来人才难以入籍、发展机制单一、发展资源不足和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建立开放式成员认定管理机制,加大村级带头人选育,推动集体经济产业嵌入县域经济,深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三资”监管,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忠才 佟国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吉林省洮南市具体情况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洮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影响因素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丽
在国家财力十分有限的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必须立足于农村本身,走农村自我发展、集体自我积累、农民自我投入的"内生型"发展道路。发展集体经济不失为一个重要的选择,但也存在着进一步完善的必然性。
关键词:
集体经济 新农村建设 功能 思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月珍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条主线,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经济 科学发展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超儒 杨玉华 王楠 罗巍 曾良怀
本文对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点、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概述,并对成都市各地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成都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规范 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璐 戴小燕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既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民和农村发展的内在需求。农村集体经济在实践中面临产业发展的经济制约和政治考核的行政制约,容易出现实践运作与制度目标脱节、集体经济名实分离的发展悖论。具体表现为:发展集体经济被“任务化、指标化”,行政压力加剧基层的形式主义;集体经济外部依赖性强,自我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集体经济“有收入、无带动”,农民参与感、获得感不强。学界在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政策解读和制度诠释的同时,更应正视基层现实中的难点问题,在对现实的理解和反思中完善政策设计与实践路径,适度、客观地引导集体经济稳步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小农户 困境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钟玉
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是建立农村自主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探索。成都市邛崃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成了"汤营模式"、"仁寿模式"、"黑石模式"等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思路为: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有关"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法律,进一步确立其法人地位;建立自主管理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农村发展投入机制;建立发展保障机制;建立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
关键词:
农村 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自主发展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泉 万学远 张龙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维护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12个典型村(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包括以资产和物业租赁、以政府补助和以产业联合为主三种路径,但是随着村级集体经济规模逐步扩大,村域间差异日趋显著;村级集体经济结构不合理,经营性收入占比偏低,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村级集体收支不平衡还导致健康度和稳健度偏低。未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以及鼓励村际联合和跨地区发展将有利于在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 经营性收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璐 戴小燕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既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民和农村发展的内在需求。农村集体经济在实践中面临产业发展的经济制约和政治考核的行政制约,容易出现实践运作与制度目标脱节、集体经济名实分离的发展悖论。具体表现为:发展集体经济被“任务化、指标化”,行政压力加剧基层的形式主义;集体经济外部依赖性强,自我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集体经济“有收入、无带动”,农民参与感、获得感不强。学界在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政策解读和制度诠释的同时,更应正视基层现实中的难点问题,在对现实的理解和反思中完善政策设计与实践路径,适度、客观地引导集体经济稳步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小农户 困境 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彦
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为发展县域经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是助推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强大动力。如何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县域经济的关系,从而实现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新农村建设 互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