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5)
2023(10833)
2022(9222)
2021(8347)
2020(6832)
2019(15709)
2018(15225)
2017(28267)
2016(15064)
2015(16864)
2014(16925)
2013(16853)
2012(16217)
2011(14791)
2010(15405)
2009(14048)
2008(14156)
2007(13107)
2006(12119)
2005(11631)
作者
(43490)
(36157)
(35946)
(34156)
(23232)
(17251)
(16457)
(13842)
(13705)
(13334)
(12433)
(11843)
(11742)
(11717)
(11336)
(11078)
(10693)
(10419)
(10223)
(10222)
(9352)
(8863)
(8836)
(8388)
(8086)
(8084)
(8082)
(8081)
(7433)
(7163)
学科
(73806)
经济(73738)
(41284)
管理(40041)
(33252)
企业(33252)
中国(24824)
地方(23671)
(21764)
方法(21497)
业经(19744)
(18940)
贸易(18923)
(18393)
数学(16499)
数学方法(16225)
(14948)
农业(14484)
(13823)
地方经济(13279)
产业(12712)
(12697)
(12677)
银行(12663)
(12397)
(12375)
(12374)
(12247)
金融(12246)
理论(11620)
机构
学院(218145)
大学(215760)
(95157)
经济(93084)
研究(80996)
管理(79391)
理学(65571)
理学院(64760)
管理学(63735)
管理学院(63282)
中国(63158)
(47801)
科学(45393)
(44759)
(41062)
(37086)
研究所(36124)
中心(36093)
财经(33412)
(33307)
(32632)
师范(32409)
北京(31453)
(29959)
(29922)
(29256)
经济学(28901)
业大(26962)
经济学院(25809)
师范大学(25748)
基金
项目(130840)
科学(103342)
研究(102864)
基金(91709)
(78003)
国家(77225)
社会(66033)
科学基金(65689)
社会科(62733)
社会科学(62719)
(52802)
基金项目(46867)
教育(46501)
(43254)
编号(42828)
自然(37682)
资助(37503)
自然科(36792)
自然科学(36786)
成果(36744)
自然科学基金(36119)
(35433)
课题(31557)
重点(29906)
发展(29699)
(29181)
(28477)
(27567)
国家社会(26837)
(26115)
期刊
(122396)
经济(122396)
研究(75809)
中国(54801)
管理(34500)
(33733)
(33523)
教育(32771)
学报(28495)
科学(28365)
(25694)
金融(25694)
大学(22788)
农业(22703)
业经(22026)
学学(20560)
技术(20511)
经济研究(19287)
财经(16939)
问题(16883)
(16019)
(14951)
国际(14015)
图书(13983)
(12341)
世界(12140)
(11694)
论坛(11694)
技术经济(11390)
商业(11267)
共检索到372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成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其最根本的特征。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谢名家等著的《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一书,应该说是很及时的。这本书把“以人类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精神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形态”作为文化产业的内涵,作者认为,文化产业“通过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再生产的规模化、商品化、信息化方式,使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多样化、精神文化服务市场化。其外延包括教育、科技、信息、文艺、新闻、出版、设计、筹划、咨询、决策等等”,涵盖了文化财产、文化设备和文化载体三个方面。这本书阐述了文化产业的历史和现状、文化产业的系统和过程、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露莹  
当前,文化已经成为体现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市第九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上海要建成文化大都市,其中,文化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择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四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对其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和特点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本文指出:由上而下的观念转变对理清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两者互动构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形成机制,上海应结合自身特色确立发展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并制定差别化的产业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的困境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建设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应以文化内容、文化服务代替文化产品,以文化创造、文化融合代替文化照搬,寻求多边合作代替闭门造车,突出资本带动的整合优势,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共同推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的困境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建设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应以文化内容、文化服务代替文化产品,以文化创造、文化融合代替文化照搬,寻求多边合作代替闭门造车,突出资本带动的整合优势,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共同推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的困境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建设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应以文化内容、文化服务代替文化产品,以文化创造、文化融合代替文化照搬,寻求多边合作代替闭门造车,突出资本带动的整合优势,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共同推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卢华  王芸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衍江  
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多重社会目标的实现,但不能因为某个产业具有发展的必要性或重要性就把该产业说成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是否属于支柱产业应该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规范进行衡量与判断。当然更不能因为某个产业不是支柱产业就忽略该产业的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受着历史发展基础、行政层级差异和关键人才等多种因素的约束。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主导与推动不可或缺,但政府调节存在边界,政府调节方式尚需依据新的发展条件予以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衍江  
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多重社会目标的实现,但不能因为某个产业具有发展的必要性或重要性就把该产业说成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是否属于支柱产业应该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规范进行衡量与判断。当然更不能因为某个产业不是支柱产业就忽略该产业的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受着历史发展基础、行政层级差异和关键人才等多种因素的约束。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主导与推动不可或缺,但政府调节存在边界,政府调节方式尚需依据新的发展条件予以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付景涛  李明  
文化资源在得到产业化开发后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依据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和产业组织理论,我们可以预期地方政府会根据辖区内文化资源的具体禀赋制定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通过运用双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以湖南和深圳的文化资源禀赋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得出的结论是文化资源禀赋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具有一致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尚云仙  
文化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的组织方式,能有效地解决区域文化产业的统筹和协调问题,成为各国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在政府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大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的建设以来,以文化产业园区为标志的文化产业集群在各地市迅速发展起来。如何培育和完善文化产业集群就尤为关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世杰  
发展文化产业对人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大文化的协调发展作用很大。我国当前文化资源开发不够,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人的价值观不端正。要进一步开发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邱嘉锋  姚虹霞  
世界各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对文化市场的培育和规范问题,对文化产业的保护和扶持问题,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还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尹世杰  
文章首先分析发展文化产业对满足人的文化消费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作用 ;在分析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的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 ,论述文化产品不能完全商品化 ,必须强调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 ,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后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对策 :要进一步开拓文化资源 ;要改变文化管理模式 ,加快文化产业的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 ;要发掘、培育文化精品 ;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并及时制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文化产业的法规 ,适应入世后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庆胜  胡阿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山东省的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上说还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偏小、综合竞争力不强、对经济的贡献率低、发展速度缓慢、文化产业人才不足素质不高、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落后等问题。文章认为,山东省政府应该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加快文化资源的整合、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及加强人才培养,以促进山东省文化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言松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对于促进社会经济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藏地区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极大优势。本文针对西藏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特点以及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各有关因素,采用对比与分析的方法,在探讨、论证西藏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与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