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67)
2023(17672)
2022(14335)
2021(12906)
2020(10582)
2019(23382)
2018(22721)
2017(43471)
2016(22825)
2015(25280)
2014(25213)
2013(25291)
2012(23894)
2011(21837)
2010(22530)
2009(21731)
2008(20833)
2007(19187)
2006(17809)
2005(16588)
作者
(68614)
(57512)
(56951)
(54030)
(36378)
(27440)
(25728)
(22197)
(21904)
(20619)
(19773)
(18991)
(18671)
(18454)
(18101)
(17607)
(16856)
(16610)
(16587)
(16337)
(14429)
(14272)
(14091)
(13512)
(13062)
(12882)
(12784)
(12721)
(11808)
(11380)
学科
(125527)
经济(125404)
(93804)
(74955)
企业(74955)
管理(71958)
(50833)
方法(40187)
业经(38812)
中国(35893)
农业(34201)
地方(32635)
数学(31068)
数学方法(30850)
(28920)
(27726)
金融(27726)
(26149)
银行(26116)
(25434)
(25255)
技术(20896)
(19613)
财务(19586)
财务管理(19561)
(19454)
(18924)
贸易(18904)
(18720)
企业财务(18555)
机构
学院(344696)
大学(336152)
(159405)
经济(156450)
管理(132325)
研究(122797)
理学(111803)
理学院(110655)
管理学(109250)
管理学院(108602)
中国(101022)
(71118)
(70639)
科学(70124)
(69439)
(62277)
中心(56803)
研究所(55690)
(55640)
财经(54768)
农业(52996)
业大(51496)
(49420)
经济学(49120)
北京(45070)
(44057)
经济学院(43991)
(43312)
(42050)
师范(41593)
基金
项目(216846)
科学(171997)
研究(162368)
基金(156905)
(135809)
国家(134471)
科学基金(115807)
社会(108097)
社会科(102389)
社会科学(102363)
(87742)
基金项目(82237)
(70654)
教育(70356)
自然(70261)
自然科(68616)
自然科学(68599)
自然科学基金(67435)
编号(65168)
资助(62692)
(54061)
成果(52010)
重点(48686)
(48048)
(47244)
国家社会(45426)
课题(45243)
(45142)
发展(44481)
创新(44234)
期刊
(198289)
经济(198289)
研究(107271)
中国(77001)
(71317)
(55245)
管理(54186)
学报(49467)
科学(49205)
农业(47778)
(47213)
金融(47213)
大学(39082)
学学(37452)
业经(36178)
技术(31954)
经济研究(30364)
教育(29111)
财经(28359)
问题(25676)
(24871)
(24794)
技术经济(21091)
世界(20257)
(18332)
现代(17348)
商业(17260)
经济问题(17219)
国际(16734)
农村(16678)
共检索到555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长云  
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加速数字化转型,深刻影响着农业转型和农村产业融合的方向与路径。而目前,发展数字经济引领带动农业转型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面临一些难题,即愿景很美好,但能否转化为风景存在较多障碍和不确定性;部分先行企业优势显著,但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数字鸿沟和数字孤岛的存在,加大了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和风险;基础设施和人才支撑不足,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仍需不懈努力。借力发展数字经济引领带动农业转型和农村产业融合,需要加强实地调查和案例研究,科学辨识发展中的真问题和伪问题;加强相关试点试验和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的综合研究,提高政策创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和风险防范,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寇爽  
促进乡村振兴、打造现代农业,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农村战略,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为此需科学把握数字经济的概念、内涵与若干特征,还要从扩大农村基础信息设施建设覆盖、推动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农业全产业链两大机制上保障农村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的有效融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赛红  罗美方  朱建  陈修谦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1—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以及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与城乡经济融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具有促进效应,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农业科技进步在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经济融合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其占比达14.58%;(3)农业科技进步对城乡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受到农村金融发展单重门槛效应的影响,当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小于0.66时,其推动作用较小,越过门槛值后,正向影响有所增强。最后,本文提出推动农村金融科技服务下沉、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及优化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等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彩红   李琳   廖斌  
基于2006—2021年长江经济带57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及非线性调节机制。研究表明:(1)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县域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并呈现“下游高、中游平、上游低”的空间分异格局。(2)长江经济带县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能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但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下游县域>中游县域>上游县域。(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双门槛特征,在整体层面和中游县域呈“跃迁式”增长特征,在下游县域呈“U”型特征,在上游县域先呈边际效应递增再呈边际效应递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产业升级的双门槛特征,在整体层面和上游县域、中游县域呈“跃迁式”增长特征,在下游县域呈“增长—缓冲—增长”特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技术创新的双门槛特征,在整体层面和中游县域呈“跃迁式”增长特征,下游县域呈“增长—缓冲—增长”特征,上游县域不存在门槛效应。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也为其他欠发达国家的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真  黄斌  李琦  
本文从产业融合的定义出发,将其细化为基于农业的外向型融合与内源型融合两个方面,并以乡村旅游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分别作为外向型融合和内源型融合的代表性产业,结合2016年北京市"三农普"村级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系统考察外向型融合与内源型融合之间的联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外向型融合对内源型融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乡村旅游收入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收益的提升;要素禀赋在外向型融合影响内源性融合的过程中,总体上发挥了正向的中介传导作用,但土地要素的中介效应相比于劳动力和资本而言并不明显。这些发现为新时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青霞  刘岳泽  
文章利用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融合路径和融合效益两个方面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以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可以通过农业科技创新间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进一步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边际效应更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广义  薛松  
城乡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城乡融合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农村产业与经济的融合。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始终是农村产业的核心,农村一二三产业应紧密合作,推动生产要素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我国农村产业发展融入经济发展进程,符合城乡融合发展趋势,有利于城乡平衡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庭  
数字经济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随着电商平台、数据信息平台等数字技术与农业不断融合,我国农业在集约化、产业化与数字化过程中都获得一定成果,但是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是一个复杂长远的过程,在发展中的局限性同样值得关注。因此,充分利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人才培养,推动土地流转,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向豪   杨景淳  
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是缓解资源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农业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推动农业绿色转型,这一效应主要通过提高土地流转率和农村创业活力实现,并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四大区域的农业绿色转型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粮食主产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四大区域中均显著,而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门槛回归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提升,其对农业绿色转型的推动力度也显著增强。基于此,本研究建议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持续激发农村创业活力,并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国斌  李博  
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对于破除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实现城乡各自充分发展及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从市场资源配置、社会主体参与和政府制度保障深入剖析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对于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现代农业发展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基于此,为深入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强城乡产业间要素资源自由平等流动;强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莹莹  
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实现乡村旅游转型提供了机遇。作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农业服务业,乡村旅游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对于现阶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增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与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需求层次也随之提升,旅游市场日渐发展,加之乡村环境的改善,人们对淳朴乡村风情的追求意愿也越来越强烈,这都推动了农村旅游的产业化发展。然而,如何实现以农业为支撑的旅游生态转型则是未来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这需要不断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把握以农业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生态转型关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许伟  
农村产业融合作为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其将会对县域经济产生何种影响?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看作是一项准自然实验,选择2011—2019年江苏省64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倍差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政府支持下的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相较于高经济水平发展地区、低财力地区,试点政策对低经济水平发展地区和高财力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加速城镇化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农村产业融合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能够为深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的现实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宝瑞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万宝瑞一90年代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整个战略任务的实现。今后6年,粮食总产要增加1000亿斤,棉花增加1000万担,肉类和水产品分别增产1000万吨,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晓君  卢良恕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顾晓君卢良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由于经营机制不协调、体制不合理等原因,农业往往因比较效益低而不被重视,在市场竞争中也容易处于不利地位,这对于农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进而也必将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