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8)
- 2023(13232)
- 2022(10928)
- 2021(9970)
- 2020(8389)
- 2019(18963)
- 2018(18743)
- 2017(36299)
- 2016(19720)
- 2015(22059)
- 2014(22012)
- 2013(22066)
- 2012(20645)
- 2011(18672)
- 2010(19391)
- 2009(18413)
- 2008(18610)
- 2007(17136)
- 2006(15676)
- 2005(14563)
- 学科
- 济(97358)
- 经济(97234)
- 业(90534)
- 企(72355)
- 企业(72355)
- 管理(68034)
- 农(47346)
- 方法(37243)
- 业经(31903)
- 农业(31746)
- 数学(28872)
- 数学方法(28418)
- 财(27029)
- 中国(26960)
- 地方(22762)
- 制(20315)
- 务(19126)
- 财务(19080)
- 财务管理(19050)
- 技术(18728)
- 企业财务(18003)
- 策(16804)
- 贸(16172)
- 贸易(16154)
- 理论(15700)
- 和(15672)
- 易(15636)
- 银(15089)
- 银行(15076)
- 体(14923)
- 机构
- 学院(293598)
- 大学(284086)
- 济(128273)
- 经济(125833)
- 管理(118059)
- 理学(100172)
- 理学院(99194)
- 管理学(97585)
- 研究(97570)
- 管理学院(97038)
- 中国(79806)
- 农(61136)
- 京(60287)
- 财(59289)
- 科学(56410)
- 所(49881)
- 江(48382)
- 农业(46177)
- 中心(45759)
- 财经(45464)
- 业大(45336)
- 研究所(44036)
- 经(40899)
- 北京(38363)
- 州(38352)
- 经济学(37216)
- 范(36112)
- 师范(35827)
- 省(34138)
- 院(34081)
- 基金
- 项目(182451)
- 科学(145770)
- 研究(137790)
- 基金(132171)
- 家(113136)
- 国家(111949)
- 科学基金(97815)
- 社会(90058)
- 社会科(85058)
- 社会科学(85034)
- 省(75047)
- 基金项目(69117)
- 教育(61518)
- 自然(60993)
- 划(60016)
- 自然科(59629)
- 自然科学(59619)
- 自然科学基金(58559)
- 编号(56845)
- 资助(54107)
- 成果(45096)
- 发(44794)
- 创(40567)
- 部(40309)
- 重点(40272)
- 业(39908)
- 课题(39023)
- 创新(37061)
- 发展(36849)
- 国家社会(36713)
- 期刊
- 济(160452)
- 经济(160452)
- 研究(89120)
- 中国(64795)
- 农(63607)
- 财(47750)
- 管理(47691)
- 农业(42643)
- 科学(40339)
- 学报(39357)
- 融(33765)
- 金融(33765)
- 业经(32550)
- 大学(31611)
- 学学(30081)
- 教育(28997)
- 技术(28726)
- 财经(22734)
- 经济研究(22721)
- 业(22429)
- 问题(21618)
- 经(19629)
- 技术经济(18303)
- 世界(16161)
- 农村(15554)
- 村(15554)
- 统计(15153)
- 农业经济(15054)
- 经济问题(14724)
- 贸(14619)
共检索到468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友华 李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九亿人口在农村,这个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问题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农业是县域的主体产业,农业效益如何,关系到小康目标的实现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研究和发展效益型农业,通过农业效益的提高,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这里所指的效益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农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效益型农业也相应的有狭义和广义的效益型农业,二者比较,我们更关心和注重广义的效益型农业。 一、效益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厉为民
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的特点,指出需求拉动机制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的作用,提出影响发展中国家农业科研效益的因素,认为政府支持农业就要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农业研究效率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管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细银
一、关于农业发展方向西部地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如何?笔者认为,应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资源赋存。目前,西部地区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从人均资源拥有量上来看,耕地1.43亩/人,林地4.51亩/人,草地10.39亩/人,水资源4517m~3/人,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表明西部地区有较好的农、林、牧业发展的资源基地。但如对这些资源做更深入一步的分析,西部地区的真正农业资源优势还在于其林地和草地的数量优势上。这是因为,虽然西部地区的人均耕地数量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一方面由于本区北部水源缺乏,加上土壤自然肥力低,因而耕地的生产力难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南部各省区则由于高原、山地较多,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亮
当前我国农业呈现两重性,一方面总生产形势好,另一方面深层次矛盾大,具体到粮食主要是国家库存量大、财政负担重。切实有效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不但要保有耕地资源,还要建设农地、推动技术进步、让耕地处于生产状态;调整农业结构不能减少财政农业投入,要考虑农村就业、农民收入,对外谈判不能轻言放弃和让渡农业、农民利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是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琳琅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产业化水平、组织化程度、农民整体素质、农业基础设施、资源性矛盾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中国要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在注重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一体化道路,农业规模化集约经营,创新农业科技、培育现代新型农民,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等方面积极应对。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新农村建设 现代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本通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局势,概括起来说有四条:一是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可供开垦的耕地已为数不多。二是水资源在国土范围内分布极不平衡,在全国总径流量中,长江流域及江南一带,年径流量约占全国的82%,而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36%;黄淮海流域径流量只占全国的6.5%,而耕地却占全国的40%,导致了这些地区常年缺水,目前有日趋紧张之势。三是地表植被破坏厉害,耕地自身生态及耕地的环境生态有着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过量和不恰当地施用农药、化肥,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药的残留量增大,相当大的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旱情加剧;环境生态的破坏主要是指大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殷久勇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一个持续协调发展的农业不仅依赖于其直接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同时也越来越取决于工农业之间比较利益差距的不断缩小。所以,当农业的发展迟滞以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的时候,人们就不约而同地将其根源追溯到比较利益方面。但是,泛泛谈论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并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既然农业比较利益较低已是历史事实,那么为什么在农村改革之前其影响农业发展的程度与现在相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文兴
80年代,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1985年以后,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究其原因是8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选柽了一条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增加物质投入为主要手段,以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为中心的道路。9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有两大主要目标,一是粮食产量在本世纪末登上5千亿公斤的新台阶,二是农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要完成这两项任务,并为下个世纪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根据我国国情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农业发展必须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新路子,出路在于发展以提高农业综合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晓山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中国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粮食安全政策面临成本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当前部分粮食收购释放出的价格信号需要其他配套政策的支撑;保障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利益不受损是调整与深化粮食安全工作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粮食仓储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市场化去库存进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的核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紧密交织在一起,必须统筹考虑,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谦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中,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解和把握,都有极大的分歧,致使政策制定和实践执行中都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甚至应引起警惕的问题。本文仅就此进行探讨。一、关于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解关于农业产业化的理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向阳 陈印军
红黄壤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农区之一,其资源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同时资源环境问题也很突出。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树立市场经济、持续发展、资源转换、产业发展等新观念,理清区域治理研究中技术、模式和理论发展三个层次的关系,主攻区域重点,才能促进农业区域治理和发展再上台阶。
关键词:
观念 技术 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关于农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问题王兰一、转变支农观念,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必须坚持支农方向,以转变支农观念、促进农业产业化为契机,实现信贷支农的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的统一。农业产业化,是以企业为龙头,按市场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泽国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规划中,农业是第一个战略重点。现阶段农业发展战略是指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国家农业发展所作的带有全面性、长远性、综合性、关键性的宏观决策,它包括确定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这两方面。农业发展战略是制定中、长期农业发展计划或政策法令的依据,也指示当前经济活动,并使其与长远发展计划相衔接的必要手段。农业发展战略从属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志遥
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两高一优”农业已成为90年代农业发展的新目标。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倾向性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克服“五种倾向”,坚持“五个不动摇”。(一)克服由于放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