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13)
2023(16147)
2022(13872)
2021(12968)
2020(10737)
2019(25004)
2018(24955)
2017(47499)
2016(26176)
2015(29297)
2014(29429)
2013(29253)
2012(27309)
2011(24700)
2010(24931)
2009(22774)
2008(22064)
2007(19466)
2006(17287)
2005(15262)
作者
(76685)
(63702)
(63194)
(60118)
(40924)
(30666)
(28760)
(24992)
(24486)
(22976)
(22050)
(21650)
(20415)
(20398)
(19667)
(19611)
(18770)
(18761)
(18339)
(18316)
(15944)
(15803)
(15561)
(14620)
(14276)
(14251)
(14141)
(14036)
(12984)
(12625)
学科
(113707)
经济(113601)
管理(71048)
(66784)
(53344)
企业(53344)
方法(46973)
数学(40701)
数学方法(40126)
中国(32893)
地方(31435)
(30571)
业经(25462)
(24987)
(21986)
农业(20836)
环境(18645)
(18028)
(17890)
理论(17828)
(17817)
贸易(17801)
技术(17243)
(17098)
地方经济(16279)
(16135)
(15575)
金融(15572)
(15556)
银行(15514)
机构
大学(366939)
学院(366924)
管理(144662)
(143877)
经济(140549)
研究(128803)
理学(124471)
理学院(122947)
管理学(120554)
管理学院(119878)
中国(94837)
科学(82545)
(81734)
(65583)
(62800)
(62161)
研究所(59913)
中心(58170)
(58104)
业大(56897)
北京(52047)
(51664)
师范(51171)
财经(49988)
农业(48080)
(47687)
(45943)
(45285)
经济学(41788)
师范大学(41371)
基金
项目(253238)
科学(198319)
研究(183846)
基金(180879)
(158385)
国家(157059)
科学基金(134320)
社会(113929)
社会科(107880)
社会科学(107850)
(100580)
基金项目(96560)
自然(88408)
自然科(86210)
自然科学(86194)
自然科学基金(84579)
(84332)
教育(83542)
编号(75601)
资助(74725)
成果(60556)
(57717)
重点(57002)
(54270)
课题(52945)
(51919)
创新(48387)
科研(47880)
国家社会(45924)
教育部(45849)
期刊
(164060)
经济(164060)
研究(108278)
中国(75643)
学报(58710)
(55836)
科学(55185)
管理(52933)
(45088)
大学(43712)
教育(43542)
学学(40797)
农业(38734)
技术(33263)
(30972)
金融(30972)
业经(28787)
经济研究(24932)
财经(23067)
问题(22937)
图书(22454)
(20397)
资源(20253)
(19747)
科技(18942)
技术经济(18229)
现代(17180)
理论(17174)
(16846)
统计(16577)
共检索到552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臧淑英  吴相利  伊仙美  
伊春市是以森林资源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是全国最大的林区之一,经过50年的超负荷开发,已面临“林竭城衰”的困境。保护好森林,发展区域经济,实现林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好接续产业。国家已把伊春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文章在分析伊春市经济转型的结构性障碍、特有主导资源———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损益评价、接续产业发展优势基础上,提出了伊春市新时期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线路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臧淑英  李丹  韩冬冰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利用,资源型城市大都面临着转型问题,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伊春市经济资本和技术资本发展困境分析,采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了资源型城市伊春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得出此地区尚未出现生态赤字,但对它的转型却迫在眉睫,据此提出了伊春市应向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转型的思路及实现路径和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云刚  
本文通过对东北区资源型城市———伊春市的发展状态的分析 ,揭示了伊春正在走向衰退的现状 ,并指出国家发展政策的转变、城市本身的体制和机制的滞后、资源、区位和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是造成伊春发展衰退的主要原因。基于制约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分解林业企业、发展森林生态经济、拓宽就业渠道、营造城市投资环境等促进伊春城市转型的调控对策。本文通过对伊春的个案分析 ,借以丰富东北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毓春  宋笑扬  牟大鹏  张嘉昕  
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问题有其历史因素,存在着固有的特殊性。在此过程中必须对资源型城市的分类模式进行认真研究,作出相应规划,以避免以往的失误。本文将从“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基本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分类模式”及“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具体对策”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海萍  吴必虎  
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 ,生态旅游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条新途径 ,可以发展为一个地区的新产业。黑龙江省伊春市以林业为支柱产业 ,其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有很多优势。该文从生态学和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了伊春市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功能定位 ,并以伊春市具有代表性的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从确定生态安全下的旅游资源规划与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地管理和开发可吸引旅游的属地和周边地 4个方面介绍了在伊春开展生态旅游的构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惠孝  刘艳军  
建设用地是城镇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载体,其利用效率是调控建设用地扩张和配置的重要基础。论文以收缩型城市——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利用DEA模型测算了1995—2015年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结论如下:(1) 1995—2015年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态势,从时间演变来看,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性逐渐缩小,整体效率水平向低水平均衡方向发展;(2)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和空间特征来看,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明显,效率水平呈现自南北两端向中部递减趋势,大体形成"外围区高、核心区低"的空间格局分异特征;(3)伊春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分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均二、三产业GDP,非农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合理度,产业结构高级度和非农化率的差异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格局分异具有高度关联性,但不同时期部分因素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敏感性略有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剑平  刘承良  张传琪  王小洲  涂玲  王雪琦  
现阶段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其关键是实施产业经济转型,寻找接续产业,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为当前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比较优势与两型社会建设理论,构建接续产业选择框架,以大冶市为例,提出大冶市城市转型的接续产业选择重点为非金属矿业、制造业和旅游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国飞  赵丹  王玉芳  
通过参考相关的研究文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从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4个方面提出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措施。结果表明:伊春市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不断上升的,其中经济支持系统上升较稳定,社会支持、环境支持和生态供给系统较波动,且木质产业、科技与收入、污染治理、水资源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向非木质产业转型,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节能减排,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从而进一步推进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志刚  李宏峰  徐靖波  
绿色发展需要低碳、绿色产业的支撑。旅游产业资源消耗低、可持续性强且代动效应广泛,当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其作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进行培育。黑龙江省伊春市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旅游城市、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旅游产业经多发展正逐步成长为支柱性产业。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市进行调研,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志刚  李宏峰  徐靖波  
绿色发展需要低碳、绿色产业的支撑。旅游产业资源消耗低、可持续性强且代动效应广泛,当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其作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进行培育。黑龙江省伊春市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旅游城市、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旅游产业经多发展正逐步成长为支柱性产业。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市进行调研,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锋  谭清美  周德群  龙如银  朱佳翔  
在资源型城市发展水平评价中,传统GDP方法没有考虑环境污染、资源损耗等因素,没有考虑可持续发展。本文尝试在可操作性和全面性前提下对绿色GDP和真实储蓄率评价方法进行改进,重点探讨固定资本折旧、资源变化和污染损失的计算,同时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系统分析与模糊分析相结合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用此评价体系本文对大庆市2003年-2007年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发现:①从2003年到2007年,大庆市GDP年均增长12.8%,绿色GDP年均增长13.3%,真实储蓄年均增长15.7%,从数字上来看,绿色GDP比GDP要少近1/6,真实储蓄比绿色GDP略少;②2003年-2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良谋  
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依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城市。一般来说,资源型城市以自然资源优势为产业布局的指向,随之形成城市。这种区位优势所决定的产业分工强化了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单一产业结构,也使城市的发展直接受制于自然资源的约束和影响。资源型产业盛,城市盛;资源型产业衰,城市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峰  张健  王学定  孙成权  
本文论述了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性和选择原则 ,并以白银市为例 ,利用综合评价值法计算了白银市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然后用特尔斐法对白银市的接续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 ,选择结果比较符合白银市的实际情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晓陶  薛惠锋  
长期的过量采伐,导致东北许多林区森林可采林木资源濒临枯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实施彻底的产业转型,恢复林区的生态功能,促进资源枯竭型林区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已经迫在眉睫。但是,林区在实施产业转型过程中遇到许多现实问题,需要国家及当地政府及时出台相应扶持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文章以伊春市国有林区为例,对东北林区产业转型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剖析了影响林区产业转型制度障碍,提出了资源枯竭型林区产业转型的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迅  
作为国有林区的典型代表,伊春市在全国率先试点探索林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国有林区改革之后,经济年均保持在11.8%的增长态势。但随着转型和改革的逐渐深入,资源性、体制性、结构性、社会性等矛盾叠加显现,城市发展重新深陷"两危"困境。2014年上半年,伊春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0.5%,转型和改革后首次出现负增长,如何破解并盘活现有经济要素实现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和优化金融资源支持城市转型,是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