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77)
- 2023(17560)
- 2022(15001)
- 2021(13899)
- 2020(11651)
- 2019(26588)
- 2018(26450)
- 2017(51106)
- 2016(27872)
- 2015(31015)
- 2014(30909)
- 2013(30822)
- 2012(28721)
- 2011(26309)
- 2010(26467)
- 2009(24357)
- 2008(23902)
- 2007(21478)
- 2006(19186)
- 2005(17229)
- 学科
- 济(117932)
- 经济(117813)
- 管理(78346)
- 业(77927)
- 企(62599)
- 企业(62599)
- 方法(47967)
- 数学(41053)
- 数学方法(40655)
- 中国(35200)
- 农(33659)
- 地方(28837)
- 业经(27778)
- 财(27218)
- 学(24918)
- 制(23236)
- 贸(22871)
- 贸易(22854)
- 农业(22569)
- 易(22169)
- 银(19929)
- 银行(19855)
- 行(19115)
- 技术(19050)
- 融(18560)
- 金融(18559)
- 环境(18334)
- 和(18080)
- 理论(17435)
- 发(16257)
- 机构
- 大学(404357)
- 学院(403485)
- 济(163427)
- 经济(159922)
- 管理(156227)
- 研究(141838)
- 理学(134523)
- 理学院(132953)
- 管理学(130802)
- 管理学院(130073)
- 中国(105253)
- 科学(88740)
- 京(87683)
- 财(74429)
- 所(72796)
- 农(72404)
- 研究所(66285)
- 业大(63159)
- 中心(62593)
- 江(60109)
- 财经(59132)
- 农业(56906)
- 北京(55965)
- 范(53923)
- 经(53609)
- 师范(53299)
- 院(51316)
- 州(48689)
- 经济学(48561)
- 经济学院(43887)
- 基金
- 项目(270592)
- 科学(211085)
- 研究(194968)
- 基金(194201)
- 家(171317)
- 国家(169860)
- 科学基金(143753)
- 社会(122134)
- 社会科(115788)
- 社会科学(115759)
- 省(106422)
- 基金项目(103371)
- 自然(93923)
- 自然科(91674)
- 自然科学(91649)
- 划(90074)
- 自然科学基金(90016)
- 教育(88538)
- 资助(79742)
- 编号(79087)
- 成果(64303)
- 发(61657)
- 重点(61172)
- 部(58801)
- 创(56236)
- 课题(55411)
- 创新(52461)
- 科研(51480)
- 国家社会(49716)
- 教育部(49700)
- 期刊
- 济(184584)
- 经济(184584)
- 研究(121311)
- 中国(78886)
- 学报(68174)
- 农(66157)
- 科学(61396)
- 管理(58834)
- 财(53398)
- 大学(50570)
- 学学(47702)
- 农业(45422)
- 教育(44679)
- 融(37579)
- 金融(37579)
- 技术(33572)
- 业经(32299)
- 经济研究(29525)
- 财经(28619)
- 问题(24869)
- 经(24567)
- 业(23298)
- 图书(20612)
- 科技(20591)
- 技术经济(19713)
- 商业(19632)
- 理论(19282)
- 贸(19227)
- 现代(18669)
- 版(18615)
共检索到602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枝茂
本文基于战略新兴产业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递进关系,探讨战略新兴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最后以经济发展为导向,提出充分发挥战略新兴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效应的可行之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红英 贺正楚 张训
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林玥
本文以新常态下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分离作为研究背景,在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全球化经济下,提出通过引入多层次动态因子模型的研究框架,为侧重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型产业的耦合促进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提出研究新思路。
关键词:
传统型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际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赵文霞 邓菁 齐鹰飞 曹志来 郭晓丹 万丛颖 李姝 王建林 王岭 王雅洁 李少林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及其形成路径。根据中国实践,讨论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对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了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京平 孙丽娜
通过数字经济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数字经济发展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应用模式创新、产业融合创新及需求侧结构创新等支持。然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数字技术的依赖效应、数字经济的垄断性、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及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缺失等因素降低了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基于此,我国应从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加强平台反垄断,加大需求侧改革,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加快数字经济与三次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升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欢芳 陈建设 宾厚
集聚式发展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相比传统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具有明显的战略性、生态性和国际性等特征。目前我国已有15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这些集聚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评估机制、创新能力、资金保障和配套生产性服务业缺失等障碍,未来需要通过完善追踪考评制度、搭建双层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和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等措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剑波 倪瑛 魏涛 王彬
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初级成长阶段,亟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宏观调控。财税政策作为国家调节经济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政策工具,无疑是政府首选的"制胜法宝"。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效应和激励作用,有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也是发达国家取得成功的经验所在。为此,我国亟需抓住全球新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战略性新兴产业 财税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玉静
我国处于投资导向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比较优势的变迁,凸显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经济发展迈向创新导向阶段、实现起飞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产业集群、尤其是地理集中性的产业集群,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最强劲产业竞争优势的"摇篮"。因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速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恩华
一、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的税收政策。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吸引风险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助推器。稳定的资金来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产业融资狭窄的问题需要税收政策予以调控: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和市场风险非常高,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要综合衡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刚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需要通过税收政策加以引导扶持。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特殊优势:作用发挥直接,政策实施可行性强,符合税制发展趋势。为有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设计应坚持"参照与新建相结合"、"整体与个别相区分"的基本思路,并做好配套措施安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剑华 马军伟 洪群联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地位、不确定性特征以及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现实,其发展需要量多面广并与其特征相匹配的金融资源支持。同时,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是金融共生的要求。实现两者的共生发展,需要构建利润共享、风险分担、持续合作机制,营造共生的环境和文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支持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剑华 马军伟 洪群联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地位、不确定性特征以及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现实,其发展需要量多面广并与其特征相匹配的金融资源支持。同时,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是金融共生的要求。实现两者的共生发展,需要构建利润共享、风险分担、持续合作机制,营造共生的环境和文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支持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传忠 李彤 刘英华
风险投资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资金支持、技术筛选与集聚、孵化和增值服务促进和阶段性投资及激励等作用。本文选取节能环保产业中小板和创业板的43家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了风险投资对该产业发展的作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率、净资产收益率与公司成长性显著正相关,总资产规模、期间费用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与公司成长性显著负相关,表明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体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应进一步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有效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完善中介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等,以进一步发挥风险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方旺
一、完善税收政策体系,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落实好现行各项促进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等税收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特点和税种特征,结合税制改革方向,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从激励自主创新、引导消费的角度,研究完善相关税收政策,进一步促进战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