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1)
- 2023(12736)
- 2022(10775)
- 2021(9636)
- 2020(7813)
- 2019(17827)
- 2018(17520)
- 2017(33577)
- 2016(17915)
- 2015(20139)
- 2014(20366)
- 2013(20133)
- 2012(19194)
- 2011(17626)
- 2010(18266)
- 2009(17328)
- 2008(17045)
- 2007(15639)
- 2006(14365)
- 2005(13682)
- 学科
- 济(94909)
- 经济(94804)
- 管理(55984)
- 业(52426)
- 企(42674)
- 企业(42674)
- 方法(27372)
- 中国(26962)
- 地方(26483)
- 数学(23034)
- 数学方法(22822)
- 农(22682)
- 业经(21580)
- 制(21306)
- 财(20316)
- 学(16754)
- 地方经济(16209)
- 银(15666)
- 银行(15643)
- 农业(15636)
- 融(15492)
- 金融(15490)
- 行(15139)
- 贸(14499)
- 贸易(14486)
- 体(14211)
- 易(13942)
- 环境(13682)
- 发(13527)
- 策(12264)
- 机构
- 学院(267050)
- 大学(266270)
- 济(121332)
- 经济(118714)
- 研究(101168)
- 管理(97166)
- 理学(81083)
- 理学院(80109)
- 管理学(78963)
- 管理学院(78441)
- 中国(76951)
- 财(57806)
- 京(57676)
- 科学(56174)
- 所(51081)
- 研究所(45266)
- 中心(43855)
- 财经(43782)
- 江(43719)
- 农(40804)
- 经(39348)
- 经济学(38000)
- 北京(37395)
- 院(36782)
- 范(35941)
- 师范(35606)
- 州(34365)
- 业大(33784)
- 经济学院(33578)
- 财经大学(31875)
- 基金
- 项目(163166)
- 科学(128919)
- 研究(123494)
- 基金(117291)
- 家(100889)
- 国家(99999)
- 科学基金(85429)
- 社会(80621)
- 社会科(76525)
- 社会科学(76510)
- 省(64279)
- 基金项目(60538)
- 教育(56636)
- 划(53246)
- 自然(51507)
- 自然科(50245)
- 自然科学(50231)
- 编号(49608)
- 自然科学基金(49357)
- 资助(48020)
- 成果(41998)
- 发(41100)
- 重点(37528)
- 课题(36740)
- 部(36384)
- 制(34648)
- 创(33847)
- 发展(33759)
- 国家社会(33488)
- 展(33218)
- 期刊
- 济(155019)
- 经济(155019)
- 研究(93403)
- 中国(64877)
- 财(45441)
- 管理(41705)
- 农(39480)
- 学报(36201)
- 科学(35890)
- 教育(33320)
- 融(30539)
- 金融(30539)
- 大学(28705)
- 学学(26894)
- 农业(26229)
- 经济研究(25043)
- 技术(24291)
- 业经(23913)
- 财经(23250)
- 经(20186)
- 问题(19260)
- 贸(15600)
- 世界(14458)
- 技术经济(14395)
- 国际(14239)
- 业(13568)
- 商业(12789)
- 现代(12784)
- 经济管理(12486)
- 改革(12324)
共检索到442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丹丹 付才辉 吕朝凤
将不完全契约和内生制度引入包含R&D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型,在内生增长框架下研究不完全契约条件下重工业赶超发展战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重工业偏向性发展战略将通过影响契约制度而降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不完全契约的宽泛实施会扩大其对长期增长率的负影响。基于交互项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重工业偏向性赶超战略会降低中国各省(市)的经济增长,即过度的偏向性赶超战略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效应”;契约执行效率是经济发展战略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中介机制。政府应逐渐将重工业偏向性发展战略向全面发展战略转化,不断完善契约制度、提高契约执行效率,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缓解区域发展差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许宪春 蔡志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9.36%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25年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在这一基础上,2002年,中国又提出了在20年里使GDP再翻两番的新的长期经济增长目标。本文从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比较、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趋势、增长速度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封旭红 郝寿义 倪方树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认为制度首先影响的是资本与劳动,并将资本和劳动作为制度发挥作用的载体,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尝试将制度分别纳入资本与劳动中,刻画制度首先作用于资本与劳动上,使二者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而后带来产出总量增长的内生增长模型。
关键词:
制度创新 资本 劳动 内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朝凤 陈汉鹏 Santos López-Leyva
本文将不完全契约和社会信任引入包含R&D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型,通过Nash-Rubinstein讨价还价谈判和Bloom-Sadun-Reenen信任模型来刻画企业、中间品厂商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在一个内生增长框架下研究了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社会信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将会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不完全契约的实施会扩大其对长期增长率的正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2000—2010年中国省区25个工业行业数据,采用交互项计量模型,并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在控制了FDI、专业化以及社会信任水平的其他传导渠道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本文在为理解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新视角的同时,也为政府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支持。
关键词:
社会信任 不完全契约 经济增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孔令池
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可从要素投入、结构转型、贸易开放、制度改革四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进行理论回顾。通过经验数据对比,可分析中国与高收入经济体、中高收入经济休、中低收入经济休和低收入经济休在劳动力投入、资本投资、技术进步、资源环境、工业化与结构转型、城市化、国际贸易、腐败等方面的现实差距,明确中国经济增长动力阶段性转换的事实。应当着力从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科技创新、土地要素和企业家精神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重塑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机制。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可系统阐述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翟林瑜
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近10%,其成功赢得了世界的瞩目。然而,在这一高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令人不解的疑问:为什么政府官员的寻租现象屡禁不止?为什么长线投资无利可图?为什么国有资产的体制渗漏日趋严重?为什么银行与企业关系欲理还乱?为什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潘慧峰 杨立岩
本文将制度变迁引入了内生增长模型,刻画了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求解了社会计划者问题的均衡解,并对解的经济含义进行了讨论。模型的基本结论是,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本来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明兴 陶然 章奇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 ,欲实现快速的工业化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就必须能够以最低廉的成本来获取技术的进步。半个多世纪以来 ,大量的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文献均对该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学说。 80年代中期兴起的内生增长理论 ,无疑再次对发展经济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在近二十年来发展 ,是否真正使发展经济学摆脱了以往的困境 ?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 ,对现有文献进行一个简单的讨论。并试图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 ,进而对将来的理论进展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发展经济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刘佑军
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使得后发的国家对先发国家的赶超成为了可能和现实。由于制度供给的短缺,经济后发优势的发挥通常与政府推动结合在一起,也容易在短期取得明显的经济绩效。但是,政府行为对制度规则的替代实际上使得经济增长面临"制度陷阱",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需要构建一种刚性的制度系统,形成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有效约束,增强市场主体对未来制度预期的信心,形成对经济长期增长的稳定促进。
关键词:
后发优势 制度陷阱 制度 经济系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毅夫 龚强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的模型以阐述一个经济的要素禀赋和政府的发展战略对经济体经济制度选择的影响。当经济体的资本禀赋水平较低时,如果政府偏好本国工业部门的优先发展,政府将通过对经济的扭曲以达到其战略目标。尤其当资本的禀赋水平低至一定程度时,依靠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税收和补贴的手段将无法实现政府的战略目标,政府就只能选择对资源配置进行直接干预和剥夺企业自主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来实现其发展战略。这一研究对发展中国家的制度选择和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安排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泽 李东
新古典增长理论发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找到经济长期增长的进路与方向。但是圉于经典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理论,技术进步的作用被看作是外生的。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发现对于研究工作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经济外部性,确立了经济内生增长的基础。它们具有总的边际报酬不变,甚至递增规律,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增长,而相当大的外部性又不致引起私人垄断的存在。在贸易理论和分工理论之后,新增长理论成为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动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在经历最近十年的两位数增长之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逐步减弱,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逐步增强。通货膨胀、资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和外汇储备风险不断积聚,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沙化等生态环境约束不断强化,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和能源成本不断上升,改革遇到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增大。然而,改革红利仍然是巨大的,人口红利阶段并没有结束,城市化、教育、科技进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我国经济仍具备实现7%-9%中高速增长的潜力。维持经济在此区间内运行需要转变宏观调控思路和发展方式,围绕改善民生和建设美丽中国这个主题,处理好总需求管理和总供给管理的关系,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的关系,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重创新、调结构、扩内需的内生增长方式,经济增长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从多种因素分析预测,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与消费升级、民生基础设施投资等将为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一)新型城镇化将强力拉动内需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12年的7.12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怀国
韩国的经济增长基本支持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预测。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互相补充而非彼此替代的经济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是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内生增长理论是新古典内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殷小丽
文章基于江苏省1978-2016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数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指标构建模型,通过协整分析与结构模型方法,探讨了金融发展影响社会经济增长的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的金融发展通过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制度因素这三种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物质资本存量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影响途径;而技术进步不是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传导渠道,证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GDP增长的推动较少地通过技术进步这一影响因素来实现,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积极引导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技术含量,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