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8)
2023(9869)
2022(7998)
2021(7009)
2020(5563)
2019(12490)
2018(12341)
2017(23191)
2016(12236)
2015(13726)
2014(13794)
2013(13914)
2012(13494)
2011(12621)
2010(13137)
2009(12293)
2008(12025)
2007(10993)
2006(10225)
2005(9688)
作者
(37816)
(31601)
(31396)
(29884)
(20470)
(15061)
(14269)
(12134)
(11936)
(11434)
(11016)
(10487)
(10394)
(10247)
(10138)
(9644)
(9355)
(9089)
(9015)
(8936)
(8249)
(7782)
(7774)
(7380)
(7279)
(7206)
(7054)
(6903)
(6491)
(6217)
学科
(78095)
经济(78038)
管理(33514)
(32034)
(24924)
企业(24924)
地方(24676)
中国(21923)
方法(19448)
业经(17498)
(16638)
数学(16327)
数学方法(16169)
地方经济(15731)
(13405)
(13404)
(11960)
农业(11765)
(11407)
金融(11404)
(11211)
银行(11193)
(10988)
(10491)
环境(10484)
贸易(10479)
(10358)
(9999)
产业(9734)
(9386)
机构
学院(188533)
大学(185759)
(88680)
经济(86713)
研究(74014)
管理(66397)
中国(56335)
理学(54693)
理学院(53963)
管理学(53202)
管理学院(52805)
科学(42236)
(40620)
(38167)
(38150)
研究所(33998)
中心(31971)
(31076)
(29477)
财经(29203)
经济学(27947)
北京(26758)
(26515)
(26329)
师范(26274)
(26206)
(24767)
经济学院(24542)
业大(23234)
(23024)
基金
项目(112190)
科学(87986)
研究(84731)
基金(79198)
(67870)
国家(67246)
科学基金(56977)
社会(55518)
社会科(52640)
社会科学(52627)
(44895)
基金项目(40438)
教育(37564)
(36860)
编号(33847)
自然(33426)
自然科(32587)
自然科学(32582)
资助(32265)
自然科学基金(31986)
(31542)
成果(28391)
发展(26310)
(25873)
重点(25513)
课题(25459)
(24015)
(23015)
国家社会(22858)
创新(21577)
期刊
(118614)
经济(118614)
研究(64951)
中国(46977)
(29089)
管理(29083)
(27970)
学报(25623)
科学(25272)
(21667)
金融(21667)
教育(21292)
农业(19627)
大学(19621)
经济研究(19465)
业经(18442)
学学(18412)
技术(17743)
财经(15499)
问题(14330)
(13624)
(11630)
世界(11092)
技术经济(11077)
国际(10762)
(10317)
商业(10112)
现代(9345)
经济管理(9291)
经济问题(9282)
共检索到317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朝阳  林毅夫  
本文构筑了一个两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实施"休克疗法"转型后产量大幅下降以及产业结构深度重组的现象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解释。在转型前,政府采用扭曲性政策扶持重工业部门,新上台的政府试图采用"休克疗法"尽快取消这些扭曲性政策。结果是,失去政策扶持的重工业部门回报率下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从该部门流出,导致其他非流动性的生产要素出现闲置和废弃,最终可能导致总产出下降。我们给出了"休克疗法"以后经济转型的数值模拟例子,结果表明,一个国家在转型之前的经济扭曲程度越高,其产出下降的幅度就越大;而且,在相同的扭曲程度下,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转型后的经济恢复速度会更快;另外,我们的模型也能预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明双  
考察国际上转型升级案例可以看到,绝大部分成功案例都是渐进式变革、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的产物。面对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宏观环境和互联网时代强势来袭的行业变局,国内企业将转型升级作为核心任务。部分企业将向死而生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旋律,采用激进的自杀式重生、毕其功于一役的休克疗法,以谋求在新一轮产业布局中的领先地位。以传统家电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孔田平  
剧变之后的东欧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轨。引人注目的是,在东欧各国所选择的经济转轨战略中,休克疗法占了上风。1990年1月1日,波兰、南斯拉夫实行了休克疗法,1991年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也实行了类似的转轨战略。1990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重建和开发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建议苏联实行激进的经济改革。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公布的短命的哈佛计划,其核心也是休克疗法。1992年俄罗斯在经济陷入极度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1992年1月,俄罗斯政府实行“休克疗法”式经济改革,声称进入了经济改革的“实际阶段”,以放开物价为突破口,试图在较短时期内将国內现行经济体制转变成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1月至今,俄罗斯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储玉坤  
美国经济学教授杰弗雷·D·萨克斯于1980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便进一步深入研究当前世界经济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特别重视一些发展中国家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及债务危机,因而针对经济陷于破产边缘的国家制定了一种“激进的经济纲领”。1985年他接受了玻利维亚总统的聘请,出任该国总统的经济顾问,实施他的“激进的经济纲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初出茅庐的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宁向东  
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采用激进策略是必要的。但是,激进改革只有在特定的前提下,才能以最小的社会震荡奏效。这些前提主要包括:稳定的政治环境与社会形势,市场主体及市场架构的雏型,承受力较强的社会保障体系。然而,这三个前提条件俄罗斯基本上都不具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志远  
波兰自1990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即"休克疗法",至今已近三年,波兰为转变经济体制的这一措施与东欧其它国家相比较,动作大、来势猛,但经济界理论界对其成败说法不一,下面我们对波兰近三年来实施"休克疗法"的作法及效果作一个具体的分析。一、"休克疗法"的内容和具体操作波兰的"休克疗法"是由美国著名的治理通货膨胀专家,现年37岁的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提出来的。此人曾于1985年帮助玻利维亚政府制订了一项自由经济政策,使玻利维亚当时24000%的通货膨胀率在几年内降为一位数,今玻濒于崩溃的经济起死回升,并持续增长,成为一些拉美和非洲国家效仿的榜样。此后,萨克斯名声大噪,...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1992年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过渡采取了激进的“休克疗法” ,这种做法的实行有客观背景。在实行“休克疗法”的探索中 ,对企业行为的结果、货币政策的尺度、改革方针的贯彻和实行的力度等方面 ,均有失误。传统势力也阻碍了“休克疗法”的进行。对市场经济过渡的方式、稳定财政和发展生产的关系、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等理论问题 ,值得再思考。“休克疗法”只实行了几个月 ,但它对俄改革的方针和路线产生了巨大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行巧  
近几年来,一个纯粹的医学术语——“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不时地见诸于报章及经济学论文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这个本来属于医学范畴的治疗方法,被移植用于治疗经济“综合症”——通货膨胀、它的出现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东欧国家和前苏联政局发生急剧变化后,“休克疗法”成了这些国家决策层和经济学家们争论的热门话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志远  
波兰自1990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即“休克疗法”,至今已近3年。波兰为转变经济体制的这一措施与东欧其它国家相比较,动作大、来势猛,但经济界理论界对其成败说法不一。下面我对波兰近8年来实施“休克疗法”的作法及效果作一个具体的分析。一、“休克疗法”的内容和具体操作
[期刊] 改革  [作者] 沈小红  
波兰和俄罗斯带头实施"休克疗法",期望在短期内迅速取得改革的成果,实现体制的顺利转轨,并明显改善整个国民经济。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怎样看待这种地震式的改革,如何评价它的实施效果?不仅在这两个国家人们看法大相径庭,而且国际上舆论界和学术界也意见纷纷,看法不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K.Z.波兹南斯基   董彦彬  
波兰新政府在1990年采取了称为“休克疗法”的激进的一揽子措施,在经济政策和制度框架两个方面同时发生彻底的变化。尤其是,这一计划要求实现高通货膨胀经济的稳定化,放开贸易以确保得到现实的价格结构和私有化。这种三方面齐头并进的经济方案,除1973年的智利外,以前从未被尝试过,即使在智利,初始条件似乎也比1990年的波兰好得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景贵  
文章指出,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即价格自由化,紧缩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及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但是,由于休克疗法完全以货币主义为基础,试图通过上述措施迅速将原来的国有企业迫入市场经济轨道,成为市场经济的多元化主体,而从根本上忽视了原有体制外市场经济成份的培育,因此导致了紧缩政策对所有生产领域的共同抑制,国民经济全面衰退。文章认为,俄罗斯的经济危机是极其深刻而又复杂的,它是一种包括结构危机、体制危机和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危机等在内的多重的综合性危机,因而不可能通过休克疗法一蹴而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文哲  
有人说,俄罗斯的改革是戏剧性的,也有人讲,俄罗斯的改革是悲剧性的.见智也好.见仁也罢,至少有一点已逐渐形成共识,那就是“休克疗法”的代价实在太大了.痛定思痛,不少俄罗斯及东欧国家的著名经济学家对此作出了认真的反思,并且提出了不少新的设想和建议.本刊在此选载一部分.其中有不少见解很值得正在从事市场化改革的中国人回味.话说至此,突然想起一件事:最近听一些来华访问的俄罗斯经济学家说,许多接待他们的中国学者和官员都表示出对“休克疗法”的相当兴趣,这使俄罗斯客人十分惊讶.因为在俄罗斯国内,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越来越感兴趣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由此形成的反差,真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也许,如同钱钟书先生在《围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