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
- 2023(857)
- 2022(747)
- 2021(599)
- 2020(460)
- 2019(1030)
- 2018(1038)
- 2017(2271)
- 2016(1187)
- 2015(1276)
- 2014(1245)
- 2013(1346)
- 2012(1264)
- 2011(1274)
- 2010(1206)
- 2009(993)
- 2008(947)
- 2007(892)
- 2006(750)
- 2005(681)
- 学科
- 济(9662)
- 经济(9659)
- 地方(4482)
- 地方经济(3228)
- 业(2931)
- 产业(2885)
- 业经(2282)
- 管理(2104)
- 方法(1964)
- 结构(1927)
- 企(1912)
- 企业(1912)
- 农(1896)
- 中国(1895)
- 数学(1759)
- 数学方法(1758)
- 技术(1393)
- 农业(1348)
- 制(1268)
- 发(1208)
- 体(1132)
- 产业结构(1063)
- 融(1009)
- 金融(1009)
- 信息(965)
- 总论(949)
- 信息产业(929)
- 体制(928)
- 新技术(915)
- 高新(915)
- 机构
- 学院(17118)
- 大学(15790)
- 济(9650)
- 经济(9549)
- 研究(6767)
- 管理(6479)
- 理学(5495)
- 理学院(5446)
- 管理学(5401)
- 管理学院(5376)
- 中国(4661)
- 科学(3708)
- 京(3478)
- 财(3356)
- 所(3284)
- 经济学(3168)
- 研究所(2932)
- 中心(2889)
- 经济学院(2851)
- 财经(2604)
- 江(2538)
- 院(2528)
- 发(2376)
- 经(2326)
- 农(2311)
- 北京(2291)
- 科学院(2219)
- 省(2078)
- 范(2057)
- 州(2046)
共检索到26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毅 汪波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已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然而,随着滨海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比重较大造成的能源、土地、水等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健 周慧
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的转变需要新区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产业的生态化,文章首先阐述了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内涵,而后分析了滨海新区在优势产业及其他产业两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构建了滨海新区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总体架构,并对该模式的内容和特色作了具体阐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毅 汪波
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形生产模式,以及以资源消耗型制造业为主的滞后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直接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素质高低的区域产业结构,就成为了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关键。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阐述了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结构优化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各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工业生态化改造、三次产业间形成三产互动的良性体系、通过虚拟产业链的延伸和对接实现区位优势互补,加强区域合作"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区域 产业结构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鲍健波
滨海新区产业结构现状与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一)产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整目前,滨海新区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平稳中略有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柴彦威 马静 相云柯 韩雅飞
化工产业作为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对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对其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造成严峻压力,城市水环境安全保障问题已成为制约滨海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基于空间的视角,对滨海新区化工产业的历史沿革、空间布局调整及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梳理,并尝试从微观企业层面、中观园区层面以及宏观区域层面探讨基于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滨海新区应重点从中观层面对典型化工园区进行改造并构建其水环境-经济系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薄文广 欧阳伟军
调整完善符合实际、顺应国家发展战略的规划,以大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的抓手,创新开发模式,是天津滨海新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同时滨海新区也面临着赶超与跨越的双重挑战、体制机制不顺和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滞后问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是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战略调整 区域发展 滨海新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田香兰
中国天津与韩国仁川在城市地理位置、地位、功能、作用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天津与仁川可以在汽车零部件产业、相互引进投资、有效管理海洋、扩大两市空港、海港物流合作以及挖掘各自城市的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天津滨海新区与仁川经济自由区的互动发展将不仅带动两市整体经济发展,也为环黄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示范作用,进而为东北亚地区经济繁荣作出贡献。
关键词:
天津 仁川 互动发展 经济自由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晅煜
在国际经济危机影响作用下,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面临多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滨海新区作为当前我国着力打造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虽然经济长期保持了高速增长,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亟需通过构筑高端产业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道路。
关键词:
滨海新区 发展方式 转型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天津滨海新区处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开发区、保税区、天津港,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梅珍
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体现出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模式。本文总结了天津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成就,分析了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针对滨海新区特点提出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以泰达生态工业园、大港化工生态工业园为中心,以功能产业区为主线建立和完善了各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运用健全制度、市场化运作和信息化管理等方式,实现动态的、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超英
天津市滨海新区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正在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天津教育肩负着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全面支撑的重要使命。天津教育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强化为滨海新区服务的主题,着力抓好人才资源和知识、技术创新资源供给两个重点,实施三大战略举措,在加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发挥重要的支持、引领作用。
关键词:
天津教育 滨海新区 人才资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建新
天津滨海新区全方位开发开放的模式选择天津商学院贸易经济系胡建新在《全方位开发开放天津滨海新区———世纪之交的战略抉择》一文中(该文载于1997年第12期《国际贸易问题》),我们对天津滨海新区的综合优势、开发开放滨海新区的战略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拟...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夏来保 魏亚平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经济新区投资绩效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各个非DEA有效决策单元中存在的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DEA 经济新区 投资绩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睿先
在总结国内产业安全研究的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产业结构、产业活力和产业依存度3个方面以及12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区域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进行了区域产业安全度测算。结果表明:2001—2010年滨海新区的产业安全度较低,基本处于不安全状态。造成滨海新区安全度较低的原因包括:三次产业中工业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远低于同类区域,工业内部结构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比重较大,区域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同时,滨海新区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度较高也是造成安全低的原因。最后,针对滨海新区实际,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提高产业安全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玉桢 张晓 刘智勇 马祥柱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阐述了产业集群由于在生产成本、产业配套能力、集聚效应和地区开放度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对于FDI有巨大的吸引力。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天津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吸引外资的诸多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对滨海新区产业集群的引资政策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 天津滨海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