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40)
- 2023(19855)
- 2022(16584)
- 2021(15351)
- 2020(12940)
- 2019(29585)
- 2018(29341)
- 2017(56313)
- 2016(30235)
- 2015(34083)
- 2014(34283)
- 2013(33954)
- 2012(31519)
- 2011(28507)
- 2010(28930)
- 2009(27215)
- 2008(27067)
- 2007(24504)
- 2006(21685)
- 2005(20119)
- 学科
- 济(145357)
- 经济(145180)
- 业(105195)
- 管理(101947)
- 企(92357)
- 企业(92357)
- 方法(57103)
- 数学(46960)
- 数学方法(46424)
- 财(40888)
- 农(38805)
- 业经(37637)
- 中国(36585)
- 地方(31468)
- 制(29873)
- 农业(26751)
- 务(26577)
- 财务(26508)
- 财务管理(26451)
- 企业财务(25103)
- 学(24953)
- 贸(23242)
- 贸易(23226)
- 技术(22905)
- 和(22471)
- 易(22470)
- 理论(22114)
- 银(21621)
- 银行(21582)
- 体(21525)
- 机构
- 学院(443679)
- 大学(439282)
- 济(191717)
- 经济(187855)
- 管理(172341)
- 研究(149146)
- 理学(146633)
- 理学院(145073)
- 管理学(142828)
- 管理学院(141983)
- 中国(116628)
- 京(92732)
- 财(91945)
- 科学(87683)
- 所(75515)
- 农(72600)
- 财经(71341)
- 江(69513)
- 中心(68863)
- 研究所(67414)
- 经(64493)
- 业大(62173)
- 北京(58694)
- 经济学(58648)
- 农业(56530)
- 范(55010)
- 州(54491)
- 师范(54435)
- 院(53510)
- 经济学院(52465)
- 基金
- 项目(282746)
- 科学(223728)
- 研究(208232)
- 基金(205538)
- 家(177595)
- 国家(176019)
- 科学基金(152408)
- 社会(133872)
- 社会科(126999)
- 社会科学(126968)
- 省(111726)
- 基金项目(108153)
- 自然(97200)
- 教育(95580)
- 自然科(94936)
- 自然科学(94909)
- 自然科学基金(93241)
- 划(92647)
- 资助(84326)
- 编号(83986)
- 成果(68092)
- 发(63987)
- 重点(63620)
- 部(62789)
- 创(60427)
- 课题(58441)
- 创新(56020)
- 国家社会(55421)
- 制(54525)
- 教育部(54244)
- 期刊
- 济(226241)
- 经济(226241)
- 研究(134318)
- 中国(91583)
- 财(76121)
- 管理(70414)
- 农(67335)
- 学报(63121)
- 科学(60524)
- 大学(49293)
- 学学(46766)
- 农业(45418)
- 融(44378)
- 金融(44378)
- 教育(43326)
- 技术(42936)
- 财经(36745)
- 业经(36509)
- 经济研究(35616)
- 经(31670)
- 问题(29038)
- 业(25808)
- 技术经济(24904)
- 贸(22633)
- 统计(22097)
- 世界(21559)
- 现代(20970)
- 策(20726)
- 商业(20682)
- 财会(20144)
共检索到685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辉 徐毅宏
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政府既是循环经济的参与者,又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设计者。本文基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过程的博弈分析,认为可以设计出一套既让政府的行为有效率,又能对企业产生激励或约束,使得双方行为结果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制度。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博弈 制度设计 激励相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志荣 陈雪梅
近几年来,制度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制度创新的效果取决于政府与企业在博弈过程中所需的激励相容条件。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承担着公益者、策划者和仲裁者的责任,企业则承担着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责任。笔者通过对政府与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博弈分析,探求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二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的实施机制。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设计 博弈均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明元 邹冬生 李东晖
提出并分析了政府、企业或农户,消费者及社会独立的农业R&D机构等组成的"四元并联"主体系统模型;运用博弈论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了主体之间的博弈规律以及通过经济学理论探讨了主体协同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以龙须草生态产业链作为实例分析其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方面的优势。从增加政府的制度供给、明确环境资源产权、建立绿色认证制度和建立生态技术创新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政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制度设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伟琨 聂锐
低碳供应链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它牵涉从设计到消费到循环的各个过程。而有效的制度安排,既要解决低碳供应链中的市场失灵,同样也要避免政府失灵。文章指出,通过构建完善的要素价格体系和制度、构建支持低碳供应链发展的金融体系、提升国民低碳意识和增加市场对低碳产品的需求三个方面建设低碳制度。
关键词:
低碳供应链 博弈均衡 制度安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苗天青 闫二旺
本文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条件,采用系统分析方法,遵循企业的自我经济关系网络→区域经济关系网络→区域生产系统→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思路,构建起基于企业间经济关系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分析模型。构建这一模型旨在探索区域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以指导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企业 经济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 系统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任慧 徐梦然
矿业循环经济具有正外部效应,该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是政府和矿业企业。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其特殊性,尤其矿业企业的经营区别于其他工业企业,因此,文章基于外部效应理论,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深入探究矿业循环经济中政府与矿业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并根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政府与矿业企业的行为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外部效应 矿业企业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郑云虹 田海峰
《循环经济促进法》框架下的中国EPR制度存在着制度安排缺失的问题。本文采用博弈分析方法探讨了EPR制度下政府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生产企业在政府不同EPR制度设计下的行为反应。研究发现:回收市场没有利益刺激时,如果政府不实施激励,生产企业不会主动承担EOL产品的回收处置责任;政府的激励强度影响企业EOL产品的回收再利用程度;激励强度需要一系列EPR配套制度作为保障。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具有激励性的EPR制度体系应包括激励性制度和约束性制度两方面内容的观点,同时做出了相应的制度设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梅轶群 张燕 张金诚
在供应链中通常以契约的形式去协调各方利益,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竞争优势。文章研究了供应链契约的机制设计,分析了除激励机制外,核心企业如何设计一种惩罚机制对参与企业进行奖惩,以达到约束参与者个体行为的目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宏
各级地方政府是中央宏观调控的执行者和地方微观经济的指导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文从当前地方政府所处的利益格局出发,深入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地方政府与其他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得到一个理解地方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经济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中揭示出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驱动力缺失的原因,认为中央政府的外力干预是打破这种路径依赖的关键,并从中央层面进行激励约束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经济发展方式 驱动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本越 焦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信息的关注,尤其是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在政府的引导监管下也逐步规范,但情况仍不乐观。文章从政府和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博弈的角度,分别设立收益函数,建立博弈模型,以求得纳什均衡解,进而对均衡解进行分析,并针对政府如何进行有效监督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政府监管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博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本越 焦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信息的关注,尤其是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在政府的引导监管下也逐步规范,但情况仍不乐观。文章从政府和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博弈的角度,分别设立收益函数,建立博弈模型,以求得纳什均衡解,进而对均衡解进行分析,并针对政府如何进行有效监督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政府监管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博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本越 焦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信息的关注,尤其是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在政府的引导监管下也逐步规范,但情况仍不乐观。文章从政府和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博弈的角度,分别设立收益函数,建立博弈模型,以求得纳什均衡解,进而对均衡解进行分析,并针对政府如何进行有效监督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政府监管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博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立龙 于涛 夏同水
通过对博弈模型中纯战略Nash均衡、占优战略Nash均衡和混合战略Nash均衡的分析,揭示了政府质量监管部门与生产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监管博弈的内部运行机理。为实践中政府如何有效进行质量监管以及生产企业如何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出了建议,并为该监管博弈模型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 监管 博弈 Nash均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其末
当代西方主流企业理论遵循科斯的"企业——市场"两分法,把企业间的关系主要定性为竞争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平衡配置和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然而资源的相互依赖性促使企业间不能仅仅依靠竞争的获胜来取得规模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成龙 郑秋鹛
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制造业+物流业两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不断得到增强。新时期制造业物流生态的技术创新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参与,本文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不同行为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重点考察在政府参与情况下,二者技术协同创新投入行为的稳定策略,并通过数值仿真,讨论制造业物流技术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转化收益能力越强、信息共享度越高、风险系数越低,制造与物流企业参与主体更倾向于技术协同创新;当技术协同创新收益在不同的区间范围时,双方投入策略会呈现出不同的演化稳定状态;当双方不进行技术协同创新而选择模仿创新时,引入政府的参与,找到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都进行技术协同创新投入的最优干预策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政府干预机制下,补贴额度、激励标准、税收减免和监管惩罚力度都对技术协同创新起到了正向作用,防止了搭便车现象发生。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技术协同创新 演化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