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7)
- 2023(15168)
- 2022(12694)
- 2021(11606)
- 2020(9513)
- 2019(21580)
- 2018(21486)
- 2017(40958)
- 2016(21710)
- 2015(24448)
- 2014(24233)
- 2013(23671)
- 2012(22049)
- 2011(20210)
- 2010(20987)
- 2009(19700)
- 2008(19249)
- 2007(17454)
- 2006(15748)
- 2005(14702)
- 学科
- 济(109373)
- 经济(109258)
- 管理(69499)
- 业(64671)
- 企(54571)
- 企业(54571)
- 方法(37782)
- 数学(32711)
- 数学方法(32132)
- 中国(30434)
- 地方(27717)
- 农(24778)
- 业经(24493)
- 财(22549)
- 制(22232)
- 技术(20726)
- 学(18886)
- 银(17981)
- 银行(17960)
- 融(17730)
- 金融(17727)
- 行(17395)
- 农业(16650)
- 地方经济(16530)
- 贸(15875)
- 贸易(15858)
- 理论(15856)
- 体(15522)
- 环境(15274)
- 易(15250)
- 机构
- 学院(315071)
- 大学(312536)
- 济(139148)
- 经济(136331)
- 管理(120272)
- 研究(110665)
- 理学(101849)
- 理学院(100725)
- 管理学(98918)
- 管理学院(98322)
- 中国(85863)
- 京(66617)
- 财(65200)
- 科学(63242)
- 所(55217)
- 江(49945)
- 财经(49905)
- 中心(49664)
- 研究所(49152)
- 农(45079)
- 经(44948)
- 经济学(43131)
- 北京(42975)
- 范(41088)
- 师范(40710)
- 业大(40706)
- 院(40129)
- 州(39629)
- 经济学院(38187)
- 财经大学(36600)
- 基金
- 项目(199666)
- 科学(159139)
- 研究(150047)
- 基金(143811)
- 家(123651)
- 国家(122599)
- 科学基金(106483)
- 社会(97682)
- 社会科(92809)
- 社会科学(92787)
- 省(80189)
- 基金项目(74655)
- 教育(69441)
- 划(65923)
- 自然(65722)
- 自然科(64253)
- 自然科学(64241)
- 自然科学基金(63086)
- 编号(59782)
- 资助(58882)
- 成果(49288)
- 发(47725)
- 创(46152)
- 重点(45496)
- 部(43682)
- 课题(43647)
- 创新(42419)
- 制(40695)
- 国家社会(40499)
- 发展(38882)
- 期刊
- 济(169374)
- 经济(169374)
- 研究(102517)
- 中国(73429)
- 管理(51696)
- 财(50667)
- 农(42741)
- 科学(42087)
- 学报(41558)
- 教育(38694)
- 融(34292)
- 金融(34292)
- 大学(33375)
- 技术(31977)
- 学学(31282)
- 农业(28640)
- 经济研究(27864)
- 业经(26742)
- 财经(25763)
- 经(22347)
- 问题(20741)
- 技术经济(18485)
- 统计(16922)
- 策(16389)
- 贸(15934)
- 科技(15783)
- 业(15591)
- 世界(15091)
- 商业(15086)
- 现代(14518)
共检索到504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英东
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依赖于制度重构和制度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包括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基础,制定与执行各项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与政策措施;进一步实施产权制度与价格制度改革,构建充分竞争的市场制度,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设施。发展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包括转变观念,为发展循环经济创设思想基础;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及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等。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问陶 邓可斌
文章构建了较为新颖的理论博弈模型,以研究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与路径依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创新是我国实施循环经济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制度创新过程中很可能遇到严重的路径依赖问题;政策及相关信息的高透明度、利益集团间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较强的资源利用能力都是循环经济相关政策制度能够顺利实施落实的基础条件,而这些条件在我国尚有待进一步成熟。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创新 路径依赖 纳什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建光
发展循环经济面临许多非技术性难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加以破解。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安排,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对循环经济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协调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规范循环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激励和引导人们作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行为,降低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所发生的交易费用,塑造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秩序。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包括法律制度、政策和市场运行机制。循环经济制度安排要坚持"以人为本",循环经济制度创新要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循环经济制度构建要着力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安排 制度创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伟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成功的发展模式。然而,各地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却无法被其他地区所克隆,其原因在于:模式形成的过程就是制度的变迁过程,而制度的变迁取决于“私人剩余信息”所导致的主观博弈的再生。另外,若一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对另一种模式产生影响,前者在人口数量上要占绝对的优势。
关键词:
模式 制度 制度变迁 制度再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宏伟
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制度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是通过激励或压抑创新实现的 ,因为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创新。因而 ,好的制度是能够持续激励创新的制度 ,同时 ,这种制度本身也应是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不断调整和创新的。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创新 制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小芳 卢现祥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技术与制度的协同创新。低碳技术的创新与使用需要相应的组织创新,需要相应的外在激励因素和制度环境,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来降低低碳产业的高风险。创新低碳技术、解除碳锁定的过程是提高一个社会应对环境危害的社会能力和制度能力的过程。研究表明15种能源"楔子"(低碳技术),可以在未来的50年内让世界排放量趋于稳定,实行战略"缝隙"管理是解除碳锁定的最优路径。从现有低碳技术创新与使用、研发投入等方面的情况来看,解除碳锁定的技术创新障碍主要来自制度层面。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要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要把降低在能源短缺面前的脆弱性所需的技术和减少碳排放所需的技术结合起来;要把形成有利于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均胜
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工业园模式一直以来被韩国政府用于发展制造业和推动产业升级。韩国工业园模式是一种制度创新,该创新能通过适应性进化将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固定下来,并同原有的安排进行整合,最后形成互补性的制度体系。经济绩效上,工业园模式对制造业贡献巨大,促进了产业升级和跨区产业带的形成。工业园模式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制度性红利和对市场经济原则的制度性保障。
关键词:
韩国工业园模式 制度创新 经济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辉艳
诺斯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应用现代产权理论说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根本问题是缺乏发展市场经济的制度背景。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如何使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是实现市场经济顺利转型并高效运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模式转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宗新
经济转轨期国家控制型融资制度安排,充分动员国民储蓄并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融资效率损耗。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进行融资制度模式的重构与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金融体系,以此按照市场化和效率化原则充分动员资本和配置资本。
关键词:
融资制度 金融资源配置 制度重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莉莉
在国外公校私营的大背景下,透过中国公办高校制度变革的现实,提出公办学校高校改制不再是一种“逻辑推理”,而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一定程度上冲击着计划经济束缚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敦促人们对公办高校办学质量与效益进行反思与改革。
关键词:
制度创新 高校改制 创新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建设
1.创新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包括三个层次:(1)综合性的循环经济法律;(2)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3)在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充实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定。2.创新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产权模糊一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德敏 杜健勋
循环经济是基于资源稀缺性理论产生并发展的,其思想可追溯至中国的远古时代,而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则是西方发达国家首先阐述并实践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循环经济是后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所能找到的最理想的经济发展形态,它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法律规范的明确指引与切实保障。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8年8月29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于2009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文章描绘了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保障下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图景,以各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为基点,实现产业合理布局、区域循环有序与微观消费的生态和谐。基于资源稀缺性的理论背景与现实基础来探讨循环经济与资源稀缺性的互动关系模型,强调了边际收益与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贾彧
发展方式落后已成为阻碍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转变发展方式是化解资源对经济快速发展的约束,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从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实际看,发展方式的转变受到以产权制度为中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约束,完善产权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制度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发展方式 产权制度 制度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照华 张燕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定祥 黄莉
当前我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依然是技术创新驱动,其路径既包括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过程,又包括创新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的投入产出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均存在失灵,需要协调处理好政府、市场的功能定位和有效分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政府机制、政府和市场耦合机制的驱动作用,并健全配套的科技投融资制度,创新人才培育与管理、创业平台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成果交易转化等制度,以构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经济发展 制度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