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4)
2023(13033)
2022(11216)
2021(10200)
2020(8420)
2019(19489)
2018(19247)
2017(37348)
2016(20371)
2015(23073)
2014(23509)
2013(23395)
2012(22633)
2011(20920)
2010(21627)
2009(20255)
2008(20121)
2007(18458)
2006(16631)
2005(15469)
作者
(61031)
(51295)
(51085)
(48810)
(32952)
(24420)
(23415)
(19787)
(19347)
(18555)
(17583)
(16990)
(16509)
(16479)
(16213)
(15939)
(15318)
(15194)
(14836)
(14815)
(13094)
(12791)
(12487)
(11841)
(11704)
(11561)
(11471)
(11339)
(10429)
(10246)
学科
(106852)
经济(106762)
管理(55843)
(52955)
(40047)
企业(40047)
方法(36964)
数学(32553)
数学方法(32227)
中国(29622)
地方(28618)
(28249)
(22286)
业经(21273)
(20187)
农业(18902)
(18253)
(17845)
贸易(17833)
(17167)
地方经济(16787)
(16333)
银行(16306)
(16093)
金融(16091)
(15804)
环境(14611)
(14318)
(14231)
(13845)
机构
学院(304592)
大学(302558)
(138078)
经济(135144)
研究(112805)
管理(112674)
理学(94519)
理学院(93386)
管理学(91951)
管理学院(91344)
中国(86425)
科学(66182)
(65087)
(63144)
(58769)
研究所(52613)
(51965)
中心(50691)
(49066)
财经(48229)
(43385)
经济学(42987)
北京(42169)
业大(41868)
(41532)
师范(41155)
农业(40435)
(39660)
(38876)
经济学院(38329)
基金
项目(186624)
科学(145996)
研究(140122)
基金(132677)
(114328)
国家(113320)
科学基金(95754)
社会(89087)
社会科(84386)
社会科学(84363)
(73661)
基金项目(68713)
教育(63321)
(61734)
自然(58515)
编号(58136)
自然科(57074)
自然科学(57055)
自然科学基金(56023)
资助(55475)
成果(49361)
(46352)
重点(42361)
(41399)
课题(41105)
发展(37984)
(37885)
(37377)
国家社会(36361)
(35715)
期刊
(167993)
经济(167993)
研究(99329)
中国(65730)
(48903)
(48231)
学报(43055)
管理(42276)
科学(40893)
(34242)
金融(34242)
教育(33546)
农业(32708)
大学(32487)
学学(30445)
技术(27632)
经济研究(27535)
业经(26581)
财经(24714)
问题(21819)
(21417)
(17814)
技术经济(17145)
(17099)
图书(16044)
世界(15890)
国际(15610)
统计(15384)
商业(15094)
理论(14423)
共检索到488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廖筠  李慧明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在经济学本质上是一致性的,因此,运用公共政策分析循环经济政策具有可行性。构建一个有制度保障的市场,使市场反映真实的生态成本,才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而我国循环经济政策的缺失和不足更是需要循环经济的公共政策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鸣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士双  曾菊新  
一、地方政府的实质《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认为,“地方政府一般来说是一种公共组织,它有权决定和管理一个较小地域内的有限公共事务,这一地域是某个区域性政府或全国性政府的分治区。地方政府在政府机构体系中位于底层,全国政府位于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丽莉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和分配格局,同时也对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重构产生影响。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作为政治活动的组成部分,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逐渐由单一宣传转变为协商沟通。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媒体参与的程度仍然十分有限。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案例两个层面,分析公共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媒体、政府和公众的互动关系。最后,针对现实问题,提出改善媒体作用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南客  
现代大文化建设 ,需要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保障性并且具有积极导向性的文化发展公共政策。本文就此从文化法规政策、文化管理政策、文化产业政策、文化区域政策、文化人才政策、文化科技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梁芷铭  朱念  罗福勇  
以公共政策为视角,基于我国物流产业自身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需求,分析了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对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公共政策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政府决策体系及其构建策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筠  李慧明  
本文从公共政策过程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政策的问题提出、方案的设计与选择、政策工具和实施全过程,并对家用电器以旧换新回收处理政策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肖飞  
公共政策分析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意义。本文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对美、德解决地区经济差异的宏观政策进行研究 ,其中包括政策效应、政策特点、政策产生的背景等方面 ,以期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云  
反垄断法规和管制政策是政府对市场竞争行为进行干预的主要手段。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与传统经济中的垄断是不同的,理解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模式是正确分析和制订政府公共政策的前提。本文从反垄断角度出发,对网络经济下的政府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和给予解释。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薛桥  
本文认为,地方政府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在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过程中往往存在偏差,导致变异行为,如地方主义、短期行为等。地方政府要科学实施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着力为区域创新活动提供创新的环境,营造创新的氛围,通过激励性政策、引导性政策、保护性政策、协调性政策等,提供政策支持系统,从宏观上为区域创新创造制度上的条件,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波  俞梅珍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人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是一种核心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手段之一。在选择增长方式时,由于缺乏人本关怀和充分集体理性的思维,高速增长常常并不同时带来社会整体福利增进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持,需要契入一个拥有"人的发展价值"诉求为宗旨的公共政策设计,对一系列有违于"一切经济发展应当服从于人的发展福祉之目的"资源配置行为进行规制和约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刚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渐凸显,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安全无保障等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我国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决策。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对经济结构调整、生活与生产方式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也离不开强有力的公共政策支持,本文从公共政策理论出发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乃云  
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推崇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目前要建立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现行的税收政策虽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内容,但存在着税法优惠条文不规范,优惠形式偏少,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等问题。因此,对我国目前现行的税种和税收收入分配体制应进行改革与完善,并加快专项环境保护税种的立法和开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晓安  
当前主流经济理论对公共政策的分析主要是基于其"广泛适用"的规则和假设,在进行演绎式分析推理过程中,其所使用的抽象效率标准将公平分析几乎完全排除在外,从而使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判断。现实中,社会性个体基于契约理性追求角色意义上的目标及其协调,因此,公共政策首先应考虑的是目标定位与一致认可,这必然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并全面考虑人类行为的伦理、经济和法律方面,这是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必然产物和要求。政府公共政策及其引导下的集体行动是对个体角色目标的协调一致的表现和结果,因此公共政策只有能够满足诸多个体实现不同的个人目标,才有被认可并得到执行的可能。由此可见,公共政策首先应当有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