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7)
- 2023(8960)
- 2022(7444)
- 2021(6614)
- 2020(5188)
- 2019(11551)
- 2018(11281)
- 2017(21393)
- 2016(11234)
- 2015(12451)
- 2014(12641)
- 2013(12796)
- 2012(12595)
- 2011(11890)
- 2010(12184)
- 2009(11313)
- 2008(10917)
- 2007(9831)
- 2006(9255)
- 2005(8894)
- 学科
- 济(77173)
- 经济(77122)
- 地方(27082)
- 管理(26850)
- 业(24048)
- 中国(21359)
- 方法(18957)
- 农(17000)
- 数学(16576)
- 地方经济(16545)
- 数学方法(16499)
- 企(15888)
- 企业(15888)
- 业经(15101)
- 学(13407)
- 农业(12245)
- 发(11919)
- 环境(11521)
- 融(11350)
- 金融(11349)
- 银(10186)
- 银行(10177)
- 制(10083)
- 行(10068)
- 贸(9184)
- 贸易(9174)
- 易(8636)
- 产业(8597)
- 财(8543)
- 和(8537)
- 机构
- 学院(172244)
- 大学(169571)
- 济(83071)
- 经济(81448)
- 研究(70750)
- 管理(59704)
- 中国(53939)
- 理学(49261)
- 理学院(48526)
- 管理学(47812)
- 管理学院(47469)
- 科学(41265)
- 京(38442)
- 所(36554)
- 财(34651)
- 研究所(32726)
- 中心(31205)
- 江(28200)
- 农(27478)
- 经济学(26670)
- 财经(26507)
- 范(25627)
- 师范(25425)
- 院(25424)
- 北京(25414)
- 经(23854)
- 经济学院(23553)
- 州(22900)
- 科学院(22153)
- 业大(21946)
- 基金
- 项目(106193)
- 科学(83846)
- 研究(80191)
- 基金(74912)
- 家(64677)
- 国家(64106)
- 科学基金(54264)
- 社会(52955)
- 社会科(50268)
- 社会科学(50258)
- 省(42238)
- 基金项目(39155)
- 划(35476)
- 教育(34785)
- 编号(31881)
- 自然(31621)
- 发(31144)
- 自然科(30788)
- 自然科学(30781)
- 自然科学基金(30191)
- 资助(30099)
- 成果(26019)
- 发展(25907)
- 展(25499)
- 重点(24747)
- 课题(23907)
- 部(22770)
- 国家社会(22116)
- 创(21595)
- 创新(20388)
共检索到291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凤山 戴国华 冀春贤
所谓市域经济,就是以市级行政区域为地理空间,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以市级政权为主要调控主体,市域内要素合理流动,城乡一体、区域均衡、利益协调,开放的、可持续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优势的区域经济。市域经济不是对县域经济的否定和替代,而是建立在县域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它是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程度上实现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市域经济,有利于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城乡融合,推动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市域经济 农村建设 宁波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军 乔观民
自从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宁波市大力进行农村建设改革,尤其从宁波"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实施以来,农村的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社会风气得到净化,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有了较大提高,宁波市新农村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也存在很多空间层面上的问题,本文从宁波分片区的人口分布、劳动力数量、人均收入的空间差异的角度来研究宁波市的空间发展问题,最后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分片区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
新农村 空间差异 宁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萍鲜 黄永前
在良好政策和大环境的推动下,宁波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规划不到位、村干部与村民关系协调不力及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不足等矛盾正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本文认为,政府在大力倡导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应制定必要的政策保证规划先行,还应该切实采取措施培育和提高村干部及村民的现代理念,更应加紧制定有力的政策保证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得到公平共享,只有这样,宁波新农村建设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并最终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明伦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标志着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宁波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动因、内涵类型、运行机制、治理机制等基本问题,对于认真落实中央政策,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宁波市 合作社 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凯文 刘卫东 张恒义
基于供求分析模型、脱钩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建设项目供地分析,揭示经济发达地区城乡转型过程中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演变特征。研究显示:(1)2010—2015年,宁波市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演变特征表现为强负脱钩模式,供求不平衡加剧;(2)农村新增建设项目需求多元化且主要来源于外部需求,主要通过增量供给方式满足;(3)农村建设用地增加主要是因为工业用地和房地产开发向农村地区延伸,农村房屋拆迁和征地成本等地价因素对于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影响显著。以上结果进一步表明,未来农村建设用地合理供给,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严格控制和建设项目用地的批后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关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玲儿
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宁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对宁波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寻求宁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立法促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政策引导循环经济的有序发展;正确构建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厦;加强循环经济试点和推广工作;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研究和开发。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发展现状 对策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方玲玲 陈昊
循环经济是社会未来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宁波市石化产业是该市最有条件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分析其发展循环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该市石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石化产业 循环经济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跃进
杭州湾大通道与北仑深水港两项巨型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均地处宁波,且互为配套,是国家大力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与关键举措。杭州湾大通道与北仑深水港的建成,将有力地推动宁波市整个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区位优势,吸引国内外产业资源,尤其是国际资本、国际先进技术、国际信息和国际人力资本等资源向宁波市的新一轮更大规模、更快节奏和更高层次的集聚。这种产业资源的集聚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结构效益、基础效益和联动效益,促进宁波市第二产业的升级、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第一产业的转型,从而对宁波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忠才 佟国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吉林省洮南市具体情况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洮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影响因素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悦
采用城市化综合水平测度模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及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在GIs技术支持下,以宁波市1991—2014年城市化相关数据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数据,定量评价和分析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宁波市各项城市化指数均呈逐渐递增趋势,城市化发展进程呈阶段化特征。快速城市化水平驱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导致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2)宁波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各县(市、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区域城市化水平越高其所贡献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越低。(3)当前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之间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彦
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为发展县域经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是助推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强大动力。如何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县域经济的关系,从而实现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新农村建设 互动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新法,唐国增,张义文,田淑霞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确实得到很大发展。但是 ,我国农村仍未摆脱落后、贫困的境况。由于对农村改革存在的片面理解 ,使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多年来徘徊不前 ,农民生活尚未能从根本上得到彻底改善。这期间 ,而实行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农村 ,却显示了勃勃生机 ,发展势头强劲。两种生产组织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究其原因 ,前者是分田到户 ,放任自流 ,后者则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生产组织形式。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 ,其发展的情形炯然不同 ,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非常沉重的问号———我国的农村经济究竟应如何发展
关键词:
村域经济 比较 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其林 刘光德 王显军
文章在分析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农村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剖析,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环境保护纳入农村经济系统。树立水土资源综合治理和农村污染治理的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生态农业和精确(细)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小城镇规划和乡镇企业的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工农业关系和农村经济结构,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思考 发展 环境 经济 新农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顺成
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如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如何在实现温饱后加快实现小康的步伐?如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江苏省连云港市如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有自己区域特色的路子。 从“如意之路”到龙头带动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斌
农村经济经过十二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令人困惑,概括起来有两个大方面:一个是农产品价格与流通,它与整个国民经济及其体制密切相关,这里不作讨论;另一个是近几年来反映日益强烈的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双层经营、社会化服务、集体经济、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等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看上去纷繁复杂,归结起来实际上是一个问题,是对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内部经济体制的呼唤。 我们在对安庆市八县一郊村级经济的调查研究中认为,发展村级经济不仅是个经济实力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经济管理形式与内部体制问题。通过发展村级经济,深化农村改革,理顺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