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1)
2023(10612)
2022(8897)
2021(8038)
2020(6291)
2019(14407)
2018(13980)
2017(27334)
2016(14517)
2015(16190)
2014(16504)
2013(16431)
2012(15865)
2011(14847)
2010(15562)
2009(14655)
2008(14274)
2007(13249)
2006(12387)
2005(11871)
作者
(43264)
(35940)
(35884)
(34308)
(23459)
(17140)
(16221)
(13890)
(13735)
(13215)
(12465)
(11925)
(11880)
(11695)
(11619)
(11265)
(10652)
(10505)
(10499)
(9996)
(9420)
(8863)
(8785)
(8500)
(8325)
(8186)
(7985)
(7875)
(7400)
(7029)
学科
(87040)
经济(86978)
管理(40119)
(37648)
(28241)
企业(28241)
地方(25453)
中国(24816)
方法(24617)
数学(21673)
数学方法(21480)
(20777)
业经(17365)
地方经济(15823)
(14919)
金融(14919)
(14627)
(14557)
(14480)
银行(14472)
(14188)
(14132)
农业(13861)
(13504)
贸易(13489)
(12925)
(12478)
(11974)
环境(11726)
(9784)
机构
学院(220525)
大学(217553)
(107982)
经济(105803)
研究(85130)
管理(80720)
中国(68064)
理学(66600)
理学院(65843)
管理学(65012)
管理学院(64571)
(49641)
(47101)
科学(45682)
(43227)
研究所(38082)
中心(37997)
财经(37558)
(36195)
经济学(34358)
(33935)
(32588)
北京(31248)
经济学院(30366)
(30113)
(29792)
师范(29573)
(28703)
财经大学(27461)
业大(25736)
基金
项目(128546)
科学(102138)
研究(99380)
基金(92358)
(78434)
国家(77734)
科学基金(66604)
社会(65138)
社会科(61897)
社会科学(61886)
(49854)
基金项目(46700)
教育(44474)
(41471)
编号(40168)
自然(39167)
资助(39143)
自然科(38230)
自然科学(38221)
自然科学基金(37533)
(34499)
成果(34189)
课题(29417)
发展(29007)
重点(29000)
(28841)
(28527)
国家社会(26893)
(26199)
(25736)
期刊
(138848)
经济(138848)
研究(80176)
中国(51464)
(36133)
管理(34024)
(32454)
金融(32454)
(31656)
科学(27068)
学报(25735)
教育(24672)
经济研究(23251)
业经(21455)
农业(21134)
大学(20682)
技术(20600)
财经(20181)
学学(19395)
(17606)
问题(17337)
(14738)
国际(13850)
世界(13267)
技术经济(12991)
商业(11472)
经济问题(11179)
经济管理(11026)
统计(10999)
理论(10841)
共检索到375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经济生活中的一些不协调现象亦初露端倪。比如,一方面居民储蓄存款持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商品市场销售长期疲软;一方面投资需求高度膨胀,另一方面投资效益普遍低下,一方面生活资料销售不畅,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市场过热。针对这些现象,储蓄工作应如何开展,国家的储蓄政策应作何调整?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曹文炼  
1989年我国城乡储蓄创纪录增长,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扣除物价上涨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市场销售继续平淡,储蓄增势仍然旺盛。如何估价去年以来的市场波动与储蓄增长,关系到当前宏观政策的抉择。本文试通过对我国近年来消费与储蓄变动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有关看法和对策思路。一、“市场疲软”与耐用消费品波动市场波动也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消费需求约占社会总需求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居民消费需求又占消费总需求的90%。所以,居民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最主要部分。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可以划分为生活必需品需求、一般日用品需求和耐用消费品需求三个部分。由于我们缺乏专门的耐用品零售额历年统计资料,只好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申琳  
美国储蓄国债是该国公众为中长期目标进行储蓄的重要投资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迁,已趋于成熟稳定。本文从发展变迁的角度分析美国储蓄国债相关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储蓄国债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文章在大量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产品结构、利率形成、行销渠道和发售目的等四个方面较详细地研究了美国储蓄国债的发展与变迁过程,同时揭示了这些变迁背后的内在逻辑,并以此为落脚点,提出完善我国储蓄国债发展的"两步走"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铁军  
本文从广义储蓄的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储蓄政策工具。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储蓄政策工具可按调控方式的不同而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利率、汇率和税收在内的市场工具;另一类则是包括公积金上缴率和赤字融资在内的计划工具。文章对上述各种工具的传导机制及其效果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最后指出,发展中国家应运用多样化的储蓄政策工具来动员国民储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申琳  
美国储蓄国债是该国公众为中长期目标进行储蓄的重要投资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迁,已趋于成熟稳定。本文从发展变迁的角度分析美国储蓄国债相关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储蓄国债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文章在大量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产品结构、利率形成、行销渠道和发售目的等四个方面较详细地研究了美国储蓄国债的发展与变迁过程,同时揭示了这些变迁背后的内在逻辑,并以此为落脚点,提出完善我国储蓄国债发展的"两步走"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晴辉  
在一个世代交叠的内生经济增长框架内分析了财产险和人身险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发现,保险中介在跨时平滑行为主体面临的生产率风险和疾病风险冲击的同时,减少了行为人的流动性资产持有,提高了行为人的非流动性资产投资。在行为人的储蓄由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构成的情况下,保险发展产生储蓄结构效应,而储蓄结构效应导致的非流动性资产投资的相对增加促进了资本和知识的积累,进而形成内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支持了这一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汝银  
中国城乡居民的个人存款或家庭储蓄已达8000亿左右人民币~1。不少人将这种巨额个人存款看作“笼中虎”,对它明显地抱有一种恐惧心理,将其视为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稳定的潜在威胁之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峰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与储蓄增长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在实践中具体涉及到基础条件各异、发展程度不同的各个不同经济区域,储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机制的作用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来。一般认为,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储蓄增长表现为一种良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彦  赵彩虹  
在标准的发展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都将I-S缺口作为判断储蓄缺口是否存在的依据。本文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对此提出疑义,认为此标准与较早对储蓄缺口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先行者罗森斯坦———罗丹的解释不符。按照对储蓄含义的剖析,在资本自由流动的今天,I-S缺口并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真实的储蓄供求状况,而中国在此基础上所兼有的巨额存差和银行呆坏帐则表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已经由储蓄不足演变为储蓄过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晓曜  苏基溶  
隐形税收机制瓦解后,储蓄动员型的金融发展模式取代了财政投资的主导地位,通过金融支持政策为公有经济部门融资,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随着市场约束机制的变化,金融支持政策的收益逐渐下降,成本却在递增。本文认为储蓄动员型的金融支持政策在一定阶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伴随着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成本,比如降低了资本配置效率,过度投资产生的宏观经济成本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外部风险加大等。因此,中国金融体制应深化改革,提高金融体系的资本配置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改进。同时,通过发展消费信贷和商业保险,减少信贷约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虞关涛  吴颖  
储蓄作为国内资源的资金部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所不可缺少的,而储蓄动员的成功又在于一个高效率的融资体系的建成,使储蓄投资制度化,以动员储蓄为基本职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本文意在研究储蓄动员中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所发挥的作用,力求通过理论的阐述以及实证上的分析说明,一国金融发展的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储蓄动员的效果以及经济中的资金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克任  谢俊士  
本文从核算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数据出发,经实证研究后发现:我国居民金融资产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总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但相比之下,结构调整和优化明显滞后,其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结构非均衡发展,货币性资产占了过大比重,资本性发展严重不足。作者认为,化解高企的银行存款的一条可行途径是发展金融资产、拓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途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琳  
建国初期是我国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时期,其间逐渐形成的计划经济思想对当时储蓄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显著提升了储蓄总量和国民储蓄率,强化了政府对国民储蓄的控制,而且通过储蓄总量、结构政策以及强制储蓄等方式,最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储蓄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