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3)
- 2023(8385)
- 2022(7097)
- 2021(6176)
- 2020(4932)
- 2019(11326)
- 2018(10962)
- 2017(20870)
- 2016(10983)
- 2015(12307)
- 2014(12289)
- 2013(12255)
- 2012(11815)
- 2011(11007)
- 2010(11354)
- 2009(10220)
- 2008(10134)
- 2007(9073)
- 2006(8264)
- 2005(7722)
- 学科
- 济(57267)
- 经济(57229)
- 业(26023)
- 管理(24837)
- 贸(20082)
- 贸易(20068)
- 易(19411)
- 地方(19309)
- 方法(18851)
- 中国(18436)
- 企(17506)
- 企业(17506)
- 农(16544)
- 数学(16175)
- 数学方法(16057)
- 业经(12842)
- 农业(11359)
- 地方经济(10671)
- 发(10501)
- 融(10205)
- 金融(10205)
- 银(9529)
- 银行(9505)
- 财(9469)
- 行(9375)
- 环境(9152)
- 学(8885)
- 制(8263)
- 关系(8113)
- 发展(7847)
- 机构
- 学院(164400)
- 大学(161437)
- 济(76388)
- 经济(75004)
- 研究(63663)
- 管理(57698)
- 理学(48667)
- 理学院(48014)
- 管理学(47283)
- 中国(47216)
- 管理学院(46962)
- 科学(36956)
- 京(35290)
- 所(32701)
- 财(31231)
- 农(30200)
- 研究所(29529)
- 中心(27713)
- 江(25767)
- 财经(24395)
- 经济学(24011)
- 业大(23801)
- 范(23637)
- 农业(23542)
- 师范(23405)
- 院(22862)
- 北京(22704)
- 经(22107)
- 经济学院(21814)
- 州(20641)
- 基金
- 项目(105161)
- 科学(82700)
- 研究(78755)
- 基金(74810)
- 家(65269)
- 国家(64672)
- 科学基金(54394)
- 社会(51272)
- 社会科(48863)
- 社会科学(48853)
- 省(41946)
- 基金项目(38977)
- 教育(35368)
- 划(34872)
- 自然(32435)
- 自然科(31671)
- 自然科学(31666)
- 编号(31627)
- 自然科学基金(31116)
- 资助(30526)
- 发(29858)
- 成果(25770)
- 发展(24465)
- 重点(24249)
- 展(24072)
- 部(23086)
- 课题(22969)
- 创(21855)
- 国家社会(21647)
- 创新(20487)
共检索到264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翔 张二震
发达经济体出现持续贸易逆差,发展中经济体出现持续贸易顺差,是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利用1995~2009年跨国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结果揭示了:南北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要素非对称性流动,使得全球生产或者说供给能力从发达经济体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但后者消费能力并未因此而得到相应提高,全球消费依然倚重于发达经济体,这是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本质。因此,解决全球贸易失衡的根本途径,需要发达经济体践行全球"包容性"增长理念,给予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以更多的帮助和扶持,切实缩小南北发展差距。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发展差距 非对称要素流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启斐 张群
文章从贸易内部结构出发,分析非对称开放条件下,服务贸易兴起与全球失衡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全球59个主要贸易国家2000—2014年双边贸易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服务贸易净值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服务贸易净值提高100万美元,经常账户余额减少98. 7万美元。在引入交互项之后这种关系依然显著成立。因此,服务贸易的非对称开放是造成全球失衡的重要原因。第二,技术进步和利率上调可以扭转服务贸易对经常账户的抑制作用。第三,金融危机之后,服务贸易和经常账户的负向关系进一步强化。后危机时代,全球失衡现象有可能继续恶化。第四,分位数回归发现,在低点位处服务贸易净值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更为强烈。文章的研究为理解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扭转服务贸易逆差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服务贸易 非对称开放 经常账户 全球失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钧浩
全球化经济区别于以往世界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改变了各国的显性要素结构和比较优势,促进并超越了以贸易相联系的传统的国际分工,对经典贸易理论形成了挑战。新的贸易理论的发展已充分注意到国际贸易变形的现象,但仍在就贸易现象发展贸易理论。未来贸易理论发展需要基于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理论构建,以全球化经济理论整合国际贸易理论。
关键词:
要素流动 全球化经济 贸易理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启良
本文利用1992-2009年期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了贸易开放度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但在不同时期影响方向不同:1992-2001年期间,由于开放的程度不大,要素流动性不强,贸易开放度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的效应;2002-2009年期间,由于开放度的加大,要素流动性加强,对外贸易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剑 李林艳
本文从全球金融发展不平衡的视角研究全球贸易失衡,建立一个流动性约束的跨时贸易模型,证明了金融发展差异、消费者跨期消费能力与贸易余额之间的关系。通过选取86个国家1990~200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市场规模、金融市场活力等金融发展指标与贸易余额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全球贸易失衡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根本上缩小各国金融发展的差异,发展新兴市场国家的本土金融市场,改变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和支配地位,构建多元化的国际金融体系。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贸易失衡 跨时消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文龙
一、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利润低。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工业生产发展迅速,但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贸易附加值低,处于贸易价值链的底端(张二震,2016)。中国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轻工业产品为主,例如服装、纺织品、塑料品、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2015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1.31万亿元,占出口贸易总额的57.6%,同比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强 谢宇
针对当前服务贸易研究中偏重个体属性指标的现实,以世界银行数据库为基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构建全球服务贸易网络模型。在无权网络中,全球服务贸易网络呈现出明显核心—边缘特征,且网络密度呈下降趋势。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网络联系紧密且稳定;发展中国家贸易网络松散且不稳定。特别是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网络呈现出密度上升、聚集效应增强的特点,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网络则与此相反。在加权网络中,美国、中国及印度等国的影响与地位较为突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是影响当前国际服务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应推动各国提高"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度,维护WTO权威性,实施服务贸易多元化,以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均衡、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建成
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需要优化要素流动。一方面,保持要素流入为我国融入全球化创造了前提,保持要素流动促使我国经济增速稳定在中高速水平,保持要素流动创造政绩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招商积极性;另一方面,国外流入的高级要素挤压国内要素,不利于我国自由要素的培育与积累,要素开放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流入流出的要素收益难以计算,要素的组合结构不合理导致我国要素的国际地位偏低。我国贸易强国之路要抓住要素流动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一是加快要素集聚,推进单向要素流入向双向要素流动转变;二是加强要素创新,培育高级要素,为我国
关键词:
要素流动 影响 贸易强国 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申蕾
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从本质上来讲是在要素流动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发达国家资产存量丰富,资本价格较低,因而成为资本流出国家,同时,它们通过以资本要素流动为本质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客观上造成了产业转移的结果。新兴经济体资产存量匮乏,资本价格较高,因而成为资本流入国家,同时,它们通过参与全球产业转移迅速积累起大量贸易顺差,随后出于保值目的购买发达国家金融资产从而支撑了后者长期的巨额贸易逆差。因此可以说,要素流动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微观成因。本文将构建一个基于资本要素流动的全球经济失衡理论模型,用以说明要素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的背后形成机制及失衡存在的必然性。其次利用实际数据分区域验证要素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受全球经济增长总体放缓的掣肘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与"逆全球化"的袭扰,国际贸易跌入到了二十五年多以来的最低谷。阻止与逆转这种趋势,有必要刷新全球治理模式。而对于最大的贸易国中国而言,更有必要在谋求更多的多边贸易合作、发展服务贸易以及争取充沛的国际贸易话语权等方面深耕与拓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钻石 张娟
本文利用外部金融依赖度、有形资产率两个行业特征指标对中国贸易失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在这27个行业中大部分是贸易顺差,这种顺差的变化趋势是向外部金融依赖度高的行业和有形资产率低的行业转移。利用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可知金融发展会引起中国外部金融依赖度高的行业顺差和形成比较优势,但会引起有形资产率高的行业逆差。本文还利用国别贸易失衡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总体上会引起一国贸易逆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贸易结构 贸易失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娜 肖楠
在异质性企业模型与贸易伙伴啄食顺序假说的基础上,研究金融发展差异对贸易区域性失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缓解出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降低出口企业生产率门槛,在微观上促进贸易落后地区的企业实现贸易伙伴的多元化,进而在宏观上缓和贸易区域失衡的现状。并利用2002—2014年中国省域出口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于区域贸易失衡的缓解作用。因此,为推进我国区域贸易的协调发展,政府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和完善金融与贸易之间的协调机制,推动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钻石 张娟
在异质企业模型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一国金融发展水平低于临界值时,金融发展会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出口贸易;而高于临界值时,金融发展会引起贸易成本的变化,从而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DI)会替代出口,此时金融发展会减少出口贸易。进一步利用国际面板数据,利用实证方法证实了商品出口贸易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ODI对出口有显著替代作用,金融发展会降低一国的贸易盈余,甚至引起国际收支逆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钻石 张娟
在异质企业模型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一国金融发展水平低于临界值时,金融发展会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出口贸易;而高于临界值时,金融发展会引起贸易成本的变化,从而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DI)会替代出口,此时金融发展会减少出口贸易。进一步利用国际面板数据,利用实证方法证实了商品出口贸易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ODI对出口有显著替代作用,金融发展会降低一国的贸易盈余,甚至引起国际收支逆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顾国达 张正荣 张钱江
研究世界经济失衡背景下,汇率波动对一国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福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不完全竞争模型,研究了世界经济失衡条件下汇率波动对劳动力资源无限供给的国家(以中国为代表)的出口结构与出口福利的影响,并就汇率波动对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的出口量、企业利润、就业和出口贸易福利等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具有一定资本要素密集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受汇率波动的影响最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受到的影响较大;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所受的影响较小;汇率波动对各种产业出口幅度的不同影响将改变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关键词:
汇率波动 出口结构 就业 贸易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