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4)
- 2023(10801)
- 2022(9187)
- 2021(8425)
- 2020(6647)
- 2019(14899)
- 2018(14481)
- 2017(27759)
- 2016(15019)
- 2015(16497)
- 2014(16376)
- 2013(15827)
- 2012(15288)
- 2011(14097)
- 2010(14648)
- 2009(13648)
- 2008(13440)
- 2007(12244)
- 2006(11365)
- 2005(10675)
- 学科
- 济(64816)
- 经济(64753)
- 管理(48162)
- 业(41309)
- 企(32314)
- 企业(32314)
- 中国(21973)
- 地方(21277)
- 农(20599)
- 方法(18716)
- 财(17266)
- 环境(16373)
- 业经(16046)
- 数学(15723)
- 数学方法(15520)
- 制(13717)
- 农业(13459)
- 银(12238)
- 融(12234)
- 金融(12234)
- 银行(12228)
- 贸(12197)
- 贸易(12185)
- 发(12119)
- 学(11991)
- 行(11988)
- 易(11770)
- 策(11703)
- 地方经济(11589)
- 划(10894)
- 机构
- 学院(214115)
- 大学(210173)
- 济(91968)
- 经济(89927)
- 管理(80518)
- 研究(79175)
- 理学(67352)
- 理学院(66599)
- 管理学(65741)
- 管理学院(65310)
- 中国(61785)
- 财(45712)
- 京(45590)
- 科学(45319)
- 所(39780)
- 中心(36090)
- 研究所(35285)
- 江(34988)
- 财经(33998)
- 农(33303)
- 经(30722)
- 范(29802)
- 师范(29564)
- 北京(29475)
- 院(29207)
- 州(28001)
- 经济学(27620)
- 业大(27479)
- 农业(25350)
- 省(24779)
- 基金
- 项目(134631)
- 科学(107022)
- 研究(104018)
- 基金(96185)
- 家(82314)
- 国家(81579)
- 科学基金(70109)
- 社会(67390)
- 社会科(63896)
- 社会科学(63882)
- 省(53701)
- 基金项目(49307)
- 教育(46447)
- 划(44558)
- 编号(42614)
- 自然(42045)
- 自然科(40918)
- 自然科学(40907)
- 自然科学基金(40128)
- 资助(39157)
- 成果(36079)
- 发(35094)
- 课题(31061)
- 重点(30621)
- 部(29844)
- 发展(28974)
- 展(28466)
- 创(28000)
- 国家社会(27710)
- 性(26606)
- 期刊
- 济(115043)
- 经济(115043)
- 研究(70780)
- 中国(51001)
- 财(34335)
- 农(32720)
- 管理(32062)
- 科学(28174)
- 学报(27969)
- 教育(26692)
- 融(25982)
- 金融(25982)
- 农业(22270)
- 大学(22088)
- 学学(20628)
- 业经(20058)
- 技术(18472)
- 经济研究(18180)
- 财经(16760)
- 问题(14739)
- 经(14478)
- 贸(12184)
- 国际(11100)
- 业(10885)
- 世界(10815)
- 坛(10492)
- 论坛(10492)
- 现代(10483)
- 图书(10276)
- 技术经济(10270)
共检索到350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安福仁
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它的副产品环境污染,这使人类享受物资财富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紧迫的生存危机。正确处理发展工业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昱
本文基于协调电力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视角,考察了当前以行政监管为主的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对电力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中所承担的责任问题。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排污费收入能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却不利于电力产业发展,而政府污染治理补助有利于促进电力产业发展,因而,政府增加排污费收入的同时增加环境污染治理补助是协调电力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重要经济手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安
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环境李新安现代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废渣污染;大量使用农药,造成了农药污染;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工业企业技术落后,生产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物料流失率高,使大量资源,能源变成污染物;滥伐森林造成了水土流失;其后果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伟娜
文章从产业集聚这一新的视角回顾中国建国以来经济版图的变迁,分析了不同时间段内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结论指出,产业集聚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一定程度上的区域协调,但也带来了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环境污染 协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孝珍 魏萍
基于中国2004~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媒体关注提高了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总体投入水平,尤其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于废气污染治理的投入水平,但对废水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投入水平并无促进作用。可能的原因是,废气污染物具有流动性,本地区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会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到其他地区,因此不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新闻媒体,都更多地将关注点集中于地方政府废气污染的治理投入,但对废水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治理投入的关注相对较少。进一步研究表明:从时间动态效应来看,媒体关注对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从空间动态效应来看,媒体关注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督促作用仅限于本省份。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我国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做到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活动信息的充分公开,有效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
媒体关注 污染治理 地方政府 废气污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21世纪议程》,其核心是把环境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环境保护局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一、组织或参与制定一系列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方案 和计划,并付诸行动 (一)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国家环保局接连组织或参与制定了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对策、计划和方案,经批准后,正在逐步实施。 1.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2.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批准的《中国环境保护战略》; 3.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国家方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沈秋明
《199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我国乡镇工业的发展,使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90年代,如何运用生态经济协同的思想,来提高乡镇工业发展的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我国乡镇企业是在传统手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六、七十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李焰 陈少平
发展中国家发展贸易与保护环境两者存在着冲突。然而,面对这一冲突,发展中国家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很多,主要有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整合与投入、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谈判和制定以及在国内大力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等。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贸易 环境问题 冲突 解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卫国 马瑾 张立恒
本文对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进行了定量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差异,揭示了各地区不仅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环境污染治理也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特征。因此,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追赶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工业经济 污染治理 地区差距 新型工业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学栋 董建文 崔旺盛 王继国
日照作为发展起步较晚的新兴沿海开放城市,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确立了"生态建市"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初步走出了一条新兴城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子,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日照模式"。日照生态建市的实践,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做好统筹管理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玉君 韩冬临
公众对政府的评价一直是政府治理中的重大问题。本文以中国公众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评价为例,通过201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和匹配的区县层面的社会经济指标和空气污染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环境治理绩效的客观指标、公众对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主观感知以及公众对地方政府环保工作评价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客观的空气污染状况通过影响人们对空气污染的主观感知来间接影响个体对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的评价。因此,政府治理一方面需要切实提高政府社会治理和服务的客观能力,增进民生福祉;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对民众主观感受的调查和数据收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威 余贵玲
近年来,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强度逐步降低,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大,工业污染的控制和处理的任务艰巨。我国工业污染强度下降的原因在于技术效应的作用,但结构效应的节能潜力仍需充分挖掘。未来,我国工业环境的约束日趋增强,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因此,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污染强度 环境约束 未来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伯安 吴海燕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环境资源的公共财产属性 ,决定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 ,需要政府的必要调控和干预。政府干预包括有关法规的制定和经济制度的安排。经济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率作用 ,且应针对不同情况安排与市场机制相沟通的不同制度形式 ,如“排污收费”、“治污收费”、“开征环境税”和“排污权交易”等。将环境保护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转变为一种由政府调控与经济利益机制驱动相结合的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排放和治污收费 排污权交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彭昱
中国电力业环境效率低下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实施效果不显著的事实表明,政策执行主体,即电力企业及地方政府在执行环境政策方面存在被动性,这可能与电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地方政府追求经济高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文章运用联立方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环境污染治理支出对电力业发展及地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是电力企业及地方政府缺乏环境保护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主要原因,而电力投资显著的增长效应以及财政分权对地方经济增长的激励是地方政府重投资、轻环境保护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电力业发展 环境污染 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