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4)
2023(8848)
2022(7421)
2021(6676)
2020(5298)
2019(12013)
2018(11646)
2017(22694)
2016(12163)
2015(13402)
2014(13582)
2013(13550)
2012(13105)
2011(12094)
2010(12671)
2009(11630)
2008(11351)
2007(10477)
2006(9774)
2005(9101)
作者
(35353)
(29379)
(29188)
(27819)
(18821)
(13822)
(13230)
(11373)
(11235)
(10839)
(10048)
(9595)
(9529)
(9463)
(9368)
(9058)
(8773)
(8477)
(8454)
(8447)
(7602)
(7290)
(7162)
(6777)
(6760)
(6711)
(6676)
(6507)
(5983)
(5866)
学科
(60401)
经济(60352)
(33846)
管理(33134)
(25104)
企业(25104)
地方(21524)
中国(20335)
(19266)
方法(15652)
业经(15643)
数学(13074)
农业(12959)
数学方法(12906)
地方经济(12460)
产业(11478)
(11399)
(11316)
银行(11308)
(11278)
(11101)
(11097)
金融(11097)
(11084)
(10924)
贸易(10912)
(10498)
(10405)
技术(10024)
环境(9632)
机构
学院(176405)
大学(170937)
(79866)
经济(78149)
研究(66930)
管理(66054)
理学(54697)
理学院(54069)
管理学(53357)
管理学院(53002)
中国(52449)
科学(37715)
(37547)
(37004)
(33864)
中心(30465)
研究所(29963)
(29820)
(28209)
财经(27283)
(25220)
师范(25026)
北京(24709)
(24534)
(24253)
(23947)
经济学(23720)
业大(22344)
(21662)
农业(21438)
基金
项目(107215)
科学(85390)
研究(84633)
基金(74941)
(63473)
国家(62869)
科学基金(53992)
社会(53956)
社会科(51319)
社会科学(51314)
(44148)
基金项目(38361)
教育(37386)
(35960)
编号(35332)
自然(31440)
(30915)
资助(30688)
自然科(30647)
自然科学(30642)
自然科学基金(30086)
成果(29617)
课题(26114)
发展(25972)
(25516)
重点(24354)
(23134)
(22841)
国家社会(21720)
(21581)
期刊
(102600)
经济(102600)
研究(60893)
中国(42755)
(28233)
管理(27298)
(26240)
(23987)
金融(23987)
教育(23419)
科学(21814)
学报(20334)
农业(19300)
业经(19030)
技术(16748)
经济研究(16335)
大学(16217)
学学(15039)
问题(13407)
财经(13216)
(11639)
(10631)
国际(9781)
(9612)
商业(9536)
技术经济(9507)
世界(9382)
(9186)
论坛(9186)
现代(9032)
共检索到296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点(一)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从产业规模看。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主要产品销售产值增速约两倍于工业总体产值增速。特别是医药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医疗器械等行业的销售产值的增速超过20%,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胡以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过度依靠资源、能源和劳动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2010年9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本课题组  陈华  苏明  赵福昌  申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实际调研揭示了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运用财税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规范的财政长效投入增长机制;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果;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投资。二是充分发挥税收政策作用。要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体系;利用税收杠杆,引导和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直接优惠为主转向间接优惠为主,实现多种税收优惠组合。三是发挥政府采购政策作用。要提高政府采购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中明  李战奇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都将经济增长的关注点转向新兴产业,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旨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抢占经济制高点。我国也积极地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但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殊融资需求和现行金融体系的缺陷,创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模式,成立科技银行,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债券市场;开发保险新品种,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保险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谯薇  
促进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对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着整体竞争力不强、支持性要素供给不足、布局分散与园区建设落后等问题。对策措施为:制定科学规划、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资金困难、加快园区建设并培育产业集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姝  
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发展困境,如技术水平不高、资金匮乏、市场需求不旺等,迫切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扶持。因此,为把握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本文从产业政策、企业发展以及市场培育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未来发展的主导思路,并进一步提出了培育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友才  向倩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战略性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根据产业创新力、产业引领力、产业持续力、产业聚集力、产业碳减力五力特征正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要筑牢市场、科技、资本三大支撑力,最后要强化政策举措落实力,通过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艳杰  
当前,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把握全球经济危机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机遇,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领先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文章根据产业生命周期规律和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培育政策,以上海为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政策及成效,反思发展方式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要突出地区优势聚焦重点领域,适应新兴产业特征完善环境机制,创新消费环境和政策释放内需,优化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恩华  
一、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的税收政策。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吸引风险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助推器。稳定的资金来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产业融资狭窄的问题需要税收政策予以调控: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和市场风险非常高,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要综合衡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兴志  
财税政策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意义,其影响作用也较为明显和深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财税政策调节经济,通过财税政策立法和管理来引导调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宏观层次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朝晓  
一、广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政策(一)财政对创新活动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全面启动实施广西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即在广西的食品、汽车、石化等14个千亿元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4个新兴产业中建设23个产业研发中心(简称1823工程);组织实施35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简称350工程)。两大工程旨在通过对18个重点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丽娟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必须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成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飞  
文章首先对产业集聚与产业同构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二者之间的概念进行详细的界定与区分,并结合图表分析了山西省现阶段的产业同构与集聚现状。针对现有产业发展的模式提出了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以期帮助山西在下一步的转型发展中有更大的选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擎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河南省在今后一个时期实现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全省将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受技术难度大、市场风险高、回报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等因素制约,金融和民间资本缺乏投资积极性。因而需要进一步发挥财政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创新财政支持企业方式,优化涉企财政支出,营造优良政策环境,深度推进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