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76)
2023(15140)
2022(12803)
2021(11894)
2020(9646)
2019(21798)
2018(21238)
2017(40494)
2016(22034)
2015(24765)
2014(24697)
2013(24477)
2012(22987)
2011(20768)
2010(21562)
2009(20225)
2008(20386)
2007(18742)
2006(17063)
2005(15787)
作者
(62610)
(52818)
(52027)
(49528)
(33482)
(25204)
(23524)
(20121)
(19966)
(19049)
(18106)
(17512)
(16992)
(16892)
(16874)
(15790)
(15446)
(15275)
(15144)
(15033)
(13500)
(13140)
(12775)
(12159)
(11967)
(11913)
(11803)
(11610)
(10624)
(10448)
学科
(92541)
经济(92361)
(75859)
管理(68246)
(52807)
企业(52807)
(49108)
(34061)
农业(32740)
中国(31524)
方法(27263)
(25829)
地方(25682)
业经(25668)
数学(22968)
数学方法(22662)
(18728)
银行(18710)
(17997)
(17919)
(17415)
(17325)
金融(17323)
(17054)
财务(16981)
财务管理(16925)
(16879)
贸易(16862)
(16389)
(16223)
机构
学院(314916)
大学(309449)
(136245)
经济(133278)
管理(119329)
研究(113221)
理学(100609)
理学院(99493)
管理学(98039)
管理学院(97429)
中国(90362)
(71763)
(66233)
科学(64072)
(63597)
(57076)
中心(52573)
(52204)
财经(51731)
研究所(50329)
农业(48139)
(46678)
业大(46429)
北京(42208)
(42074)
师范(41747)
(40505)
(40240)
经济学(40010)
(38282)
基金
项目(196324)
科学(155300)
研究(151841)
基金(140693)
(121139)
国家(119654)
科学基金(102327)
社会(97606)
社会科(92171)
社会科学(92149)
(78206)
基金项目(73112)
教育(68280)
(64099)
编号(63503)
自然(61682)
自然科(60162)
自然科学(60149)
自然科学基金(59057)
资助(56640)
成果(53629)
(47534)
课题(44896)
重点(44254)
(44214)
(42520)
(40985)
(40508)
国家社会(40131)
发展(39096)
期刊
(171369)
经济(171369)
研究(103287)
中国(78444)
(66266)
(58486)
管理(45678)
农业(44255)
学报(43714)
科学(43065)
(39892)
金融(39892)
教育(37920)
大学(35426)
学学(33379)
业经(31832)
技术(27164)
财经(26157)
经济研究(24880)
问题(22749)
(22420)
(21962)
世界(17855)
(16670)
农村(16471)
(16471)
(16350)
农业经济(15571)
经济问题(15379)
技术经济(15363)
共检索到518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凡  牛要聚  
对家庭农场的财政支持符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要求。但目前存在着财政支持"精准度"不高、规范性不够、补贴条件不合理等问题。文章提出规范家庭农场的认定条件、完善补贴的项目类型,通过制度建设实现补贴的系统性与连续性等应对策略,从而将财政补贴有效配置到家庭农场建设的关键性环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泉  
新农村建设中,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和保护耕地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被列为鼓励发展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之一。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需要通过政策扶持、机制创新等政策措施,使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由非法人型经营向法人型经营转变,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有效地提升农业主体的经营能力,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云  尚旭东  
家庭农场是新时代中国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形式,其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基于省级行政区财政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文本分析,得出当前省域财政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资金支持"、"涉农补贴"、"项目配套"、"信贷支持"、"保险服务"和"税费优惠",具体扶持措施既有针对要素集聚过程中相关当事人、物资和项目的奖补,也有对服务生产和经营环节涉事主体、产品和税收的补贴,还有对农场主进取和绿色生产行为、银行和保险机构配合政策的回报。但是对政策工具间是否具有传导性和替代性、各类政策工具效力的比较与筛选欠缺设计,成为下一步各地政策工具调整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娥芳  祁春节  
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地经营模式的美国,是世界发达农业的成功代表。本文从美国农业及其家庭农场发展的概况入手,对美国农地制度变迁及其家庭农场的形成、发展及衰退稳定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家庭农场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并始终保持主体地位和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其能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时俱进地平衡农地经营目标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而各种外部制度环境与政策支持条件的不断调整,以增加家庭农场这一制度安排与环境的相容程度,是提升和保持家庭农场效率的重要条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筱亭  
近年来,上海郊区(主要以松江区为代表)发展起来的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家庭农场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顶层设计和有关政策也在引导家庭农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论文回顾了国内外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以上海松江家庭农场为例剖析了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孝莹  朱红祥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发展家庭农场具有很大推动作用。"互联网+家庭农场"将激发我国农业后发优势,成为创新创业群体的新战场,还将推动家庭农场功能升级。"互联网+"视域下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流转与土地使用信息不对称,互联网金融支持不足,互联网人才缺乏,家庭农场经营水平不高。为实现"互联网+"与家庭农场融合发展,应利用互联网为土地流转搭建信息与技术平台,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家庭农场的建设,利用互联网优势为家庭农场搭建融资平台,通过互联网进行家庭农场专业化经营,完善家庭农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琳琳  刘文勇  王大庆  
澳大利亚农业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家庭农场的改革与发展。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开启农业改革为起点,分析了其家庭农场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家庭农场的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并提出几点启示。中国发展家庭农场尚在起步阶段,与澳大利亚有较大差距,澳大利亚为配合农业改革调整了家庭农场政策,对中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安排有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才  赵连阁  
一、黑龙江垦区土地经营制度历史及现状经营制度是指一定所有制中经营单位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的制度。一般来说经营制度包括在广义的所有制之下,但在通常场合下所有制主要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而经营制度是指在一定所有制下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农业土地经营制度就是指在一定所有制下,农业土地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化柱  周清明  
农户是推动家庭农场制度创新的主要力量,利益主体间相互博弈关系演化是家庭农场制度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本文引入演化博弈动态分析框架,从微观主体的利益动态博弈视角出发,在不完全信息约束与外生制度供给条件下研究家庭农场主"试探、学习、适应、成长"的机制,通过引入地域文化因素并进一步分区模拟,探讨了社区记忆与社会分化的强弱对中国农户参与家庭农场制度创新并维持稳定生产关系决策机制的影响,诠释了地域文化对家庭农场制度创新策略传导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强社区记忆特征的农村社区能够收敛于合作互惠的演化博弈均衡,弱社区记忆的农村社区难以实现稳定有效的制度演化。加强对家庭农场微观主体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因地制宜并进行分类指导是推动家庭农场制度创新健康发展的关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志雄  肖卫东  
家庭农场是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最为普遍的农业经营主体。各国对家庭农场的界定和认定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尽管如此,各国都认同家庭农场的一些核心定义要素和关键认定条件。发达国家家庭农场具有类型多样、专业化经营程度高、数量逐步减小、经营规模日益扩大、以自我经营为主和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产业组织化程度高和农场收入来源多元化等特征。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形成和发展壮大离不开相应的制度环境和支持政策,其中,农地制度是基础性制度环境,政府支持政策是坚强后盾,农业教育与培训制度是重要推进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重要支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德  
发展包容性金融,支持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调查家庭农场的金融需求和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实障碍,并提出改善家庭农场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论文探讨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和内涵,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索家庭农场的制度特征,并结合当前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安琪  杨国涛  武嘉旭  
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其发展的政策法规。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是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为系统梳理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支持性政策法规相关内容,本文从质性文本分析的角度,梳理总结2013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法规的整体性特征,并依据特征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国家相关部门关于家庭农场的政策法规特征为:方向上兼顾一贯性与多样性、结构上侧重阶段性与现实性、主体上关注府际职能的广泛性与协调性。为进一步优化家庭农场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应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推动多样政策供给;明确法律主体地位,加快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执行部门间协同治理,明确部门职责边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大蓉  
探讨江苏省农业发展家庭农场的环境,讨论如何借鉴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先进经验,积极进行家庭经营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道路。适度发展家庭农场是江苏省农业经营的有效途径,在分析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提出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政策扶持、农民素质培养和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可行的策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