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5)
2023(11302)
2022(9304)
2021(8594)
2020(6603)
2019(14940)
2018(14684)
2017(26104)
2016(14372)
2015(16106)
2014(16445)
2013(15599)
2012(14752)
2011(13308)
2010(13720)
2009(12474)
2008(12301)
2007(11555)
2006(10359)
2005(9594)
作者
(39743)
(33058)
(32920)
(30929)
(21048)
(15783)
(15009)
(12658)
(12641)
(12159)
(11239)
(11114)
(10755)
(10550)
(10078)
(9982)
(9762)
(9743)
(9580)
(9421)
(8443)
(8076)
(7932)
(7900)
(7655)
(7453)
(7402)
(7375)
(6693)
(6669)
学科
(56589)
经济(56533)
管理(43042)
(42478)
(35674)
企业(35674)
中国(23219)
地方(20138)
技术(18542)
(18115)
业经(17671)
方法(14381)
教育(12990)
技术管理(12947)
理论(12868)
农业(12707)
(11672)
银行(11661)
(11531)
(11508)
(11352)
(11234)
(11094)
金融(11091)
地方经济(10768)
(10111)
(10021)
数学(9944)
数学方法(9802)
环境(9436)
机构
学院(198294)
大学(195001)
(75129)
经济(73154)
管理(71321)
研究(68807)
理学(59212)
理学院(58434)
管理学(57373)
管理学院(56970)
中国(52333)
(42699)
科学(40532)
(36094)
(34637)
(33925)
(32020)
师范(31760)
中心(31608)
研究所(29946)
(28454)
(28434)
北京(27971)
财经(26912)
(25548)
技术(24946)
师范大学(24806)
业大(24781)
(24102)
(22825)
基金
项目(121519)
研究(99504)
科学(95994)
基金(81028)
(68304)
国家(67481)
社会(61083)
科学基金(58218)
社会科(57670)
社会科学(57662)
(53037)
教育(47488)
编号(43281)
(42761)
基金项目(42367)
成果(37137)
自然(33077)
(32903)
课题(32833)
自然科(32291)
自然科学(32288)
自然科学基金(31698)
(31575)
资助(30593)
创新(28279)
重点(27897)
(27870)
发展(27171)
(26654)
项目编号(26171)
期刊
(100017)
经济(100017)
研究(68798)
中国(55939)
教育(44485)
管理(31548)
(29052)
(28198)
学报(25490)
科学(25266)
(21643)
金融(21643)
大学(21291)
技术(21146)
农业(19854)
业经(19289)
学学(18123)
经济研究(14626)
图书(13929)
财经(12949)
科技(12589)
职业(12325)
(12126)
论坛(12126)
问题(12066)
(11396)
(10685)
书馆(10606)
图书馆(10606)
技术经济(10334)
共检索到333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云川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撰文提出,大学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之外,还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引领文化的重任,并将之阐释为大学的第四功能。他进一步提出,大学要想担当起引领文化的重任,创新是必由之路。围绕这一论述,专家、学者展开了广泛而深入地讨论,厦门大学还就此话题专门举行了学术沙龙,对引领文化是否属于大学的第四功能各抒己见。毋庸置疑,这些讨论对于我们明晰相关概念,加深对大学文化的认识大有裨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卫  
高等教育发展至今,是需要从更宏观、更深层次去把握和思考自身的目标和功能了。从功能层次上,一般有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之说。赵沁平撰文较系统论述“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引发了人们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我认为,大学教育应当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它服务、促进并引领人类发展。具体可体现在三个方面:发展人本身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罗立云  陈隆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以创新文化引领推动国企创新发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大渡河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激发全员创新积极性、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着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强大创新动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沁平  
引领文化,是大学的第四功能,而且是大学与生俱来、更为独有、影响更为深远的社会功能大学要引领文化,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创新文化建设,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创新激励机制,坚定不移地守护大学的精神家园大学引领文化的功能往往集中在社会转型、生产力水平跃升,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和政治变革时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申静  李沁芯  
我国正在倡导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职能之一,探究公共文化服务对创新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系统论和协同创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创新文化发展模型,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研究表明:公共文化活动及产品对创新文化的精神层构建发挥了重要影响,公共文化产品及设施对创新文化的物质层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建议通过建立激励性管理体制机制、开展科技性公共文化活动、开发智能型公共文化产品和提供数字化公共文化设施四条路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对创新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永辉  
集群创新文化因素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集群间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的内涵,提出集群创新文化包括价值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产业集群创新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慧  薛伟业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遵循高校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根据学校自身特色来定位,构建具有职业性的校园文化。根据社会、企业对高职学生的特殊需求,以"准职场"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过渡,其关键在于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抓手,构建"准职场"校园文化环境,提升高职学生未来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万龙  
本文讨论了推进中国科技书法创新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提出了推进和发展中国科技书法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四平  
党的十七大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需要我们努力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作为社会文化的引领者和知识创新的高地,大学理应是建设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首善之区。如何认识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关系,发挥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对大学自身科学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面对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帅东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全球企业都在通过创新抢夺竞争优势或者保持市场地位。从企业创新模式来看,可口可乐(日本)通过产品与包装创新实现了差异化突围,成为品牌营销的业界典范。从创新文化的导入路径来看,可口可乐(日本)的产品创新主要是围绕传统茶食文化、民众健康观念、内外市场需求、日本企业文化、自然地理环境等五个维度同步展开的,而包装创新则是基于激发消费者传播欲望、引发消费者话题讨论、迎合消费者关注热点等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方式逐层推进的。对于我国饮料企业而言,可口可乐(日本)的创新思路及路径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即在创新过程中兼顾"三个注重":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产品创新力度;注重本土文化导入,增加包装设计投入;注重民众消费需求,丰富市场营销手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钱旭红  潘艺林  
社会组织都有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但不同的组织,服务的内容与方式都有差别,准确定位与分工,是任何组织获得快速发展的根基。如果分工模糊或分工不当,势必职能错位,效率低下。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探讨,我们对研究型大学(以下简称“大学”)的职能会有新的理解,对大学与公司企业、职业院校和中小学等其他社会组织的不同职能也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以大学精神为魂,大学文化为基,创新文化,引领未来,这就是我们对大学职能的崭新认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杰  
科技创新呼唤创新文化先行,创新文化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加以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在现实文化的土壤里不断成长的。构建科技创新文化就是在承传传统基础上,又要立足于现实,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延荣  
伴随着世界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的浪潮 ,我国从 1988年开始相继创办了 5 3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中比较重视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 ,而文化的缺失同样也会影响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健康发展。因此 ,创建具有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的创业文化是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健康发展的重要的文化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天伟  
创新文化决定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创新能力的根源。求异也是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鼓励学生创新的做法。创新文化不是短期形成的,不能急功近利。大学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大学多年来形成的核心学术价值取向。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是创新与文化的交集,它是特定的群体或社会普遍认同、崇尚并参与下形成的创新氛围。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是人类的本性和本能,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显章  
当前,中国正在加速向创新型国家转型,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国家的基础与内涵。大学是国家创新事业的重要生力军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高地,应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营造创新文化,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创新成果的积累,并肩负起积极的引领社会发展的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