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4)
2023(13956)
2022(11438)
2021(10305)
2020(8350)
2019(18591)
2018(18379)
2017(34279)
2016(18842)
2015(21005)
2014(21270)
2013(20525)
2012(19272)
2011(17404)
2010(17922)
2009(16995)
2008(16754)
2007(15369)
2006(13828)
2005(13102)
作者
(55219)
(46027)
(45725)
(43479)
(29295)
(21894)
(20774)
(17739)
(17643)
(16614)
(15815)
(15490)
(14942)
(14723)
(14711)
(14192)
(13646)
(13480)
(13253)
(13193)
(11707)
(11472)
(11238)
(10509)
(10418)
(10397)
(10322)
(10205)
(9340)
(9175)
学科
(74812)
经济(74689)
管理(55040)
(53893)
(40989)
企业(40989)
中国(28628)
(24730)
方法(22764)
(22118)
地方(21430)
(20517)
业经(19783)
数学(18864)
数学方法(18625)
(18591)
银行(18562)
(17892)
(17084)
金融(17076)
农业(16653)
(14842)
(14800)
理论(12739)
(12589)
环境(12515)
(12479)
贸易(12462)
技术(12186)
(12012)
机构
学院(266345)
大学(262988)
(107146)
经济(104530)
研究(96088)
管理(95698)
理学(79219)
理学院(78285)
中国(78226)
管理学(76917)
管理学院(76415)
(57632)
科学(56836)
(56570)
(49126)
(45723)
中心(44451)
(44219)
研究所(43725)
财经(42203)
(38011)
业大(37187)
北京(37091)
(35764)
(35503)
师范(35348)
(35268)
农业(35266)
经济学(32657)
(32543)
基金
项目(168963)
科学(132332)
研究(128008)
基金(119150)
(103443)
国家(102447)
科学基金(87018)
社会(80738)
社会科(76257)
社会科学(76242)
(68325)
基金项目(61538)
教育(58633)
(56870)
自然(53270)
编号(52859)
自然科(51986)
自然科学(51970)
自然科学基金(50990)
资助(48457)
成果(44819)
(41131)
课题(39118)
重点(38714)
(36602)
(35802)
(35287)
(33220)
发展(33114)
创新(33088)
期刊
(133419)
经济(133419)
研究(88107)
中国(67666)
(45417)
(44386)
学报(41258)
管理(38974)
科学(37810)
教育(35923)
(35716)
金融(35716)
大学(32169)
农业(30196)
学学(30189)
技术(24277)
业经(23183)
财经(21213)
经济研究(20488)
(18173)
问题(16703)
(14821)
(13147)
(12734)
科技(12426)
(12232)
论坛(12232)
理论(12180)
现代(12079)
世界(11805)
共检索到437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裴敏  
实践表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能够实现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但我国当前养老保险三支柱的不平衡使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倍增。基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改革动力和约束条件,分别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探究其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提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发展集合年金计划、规范发展个人养老保险等建议,旨在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可持续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文军  
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事业加快建立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王文军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逾1亿,到本世纪末,将达到13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以上。社会人口的迅速老龄化,给生产力不高、经济还不发达的我国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为尤为突出的是老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成欢  林义  
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重要指导原则,推进养老保险多层次协同发展是深化社会保障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基本养老保险实际费率和替代率的测算发现补充养老保险发展存在较大空间;通过分解个人账户基金现值及权益,尝试在多层次体系下建立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间的转换衔接通道。本文研究发现,允许个人账户基金纵向转续是弱化多层次挤出效应的重要方式,能够在保证第一层次覆盖率的前提下促进二三层次扩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关博  
我国补充保险存在发展水平滞后、结构分布失衡、运营模式不成熟和可持续风险集聚等方面问题,成为我国社保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短板"。为加快推动社保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补充保险的有效供给能力,应坚持供需双向同时发力,完善顶层设计改革,明晰制度结构框架,健全税收优惠和投资管理政策,精简降低"五险一金"费率,调动社会建立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关博  
我国补充保险存在发展水平滞后、结构分布失衡、运营模式不成熟和可持续风险集聚等方面问题,成为我国社保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短板"。为加快推动社保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补充保险的有效供给能力,应坚持供需双向同时发力,完善顶层设计改革,明晰制度结构框架,健全税收优惠和投资管理政策,精简降低"五险一金"费率,调动社会建立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利军  冯卓  杨静  
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而居民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需求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匹配可能会在未来数年内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国务院最新出台的保险业"新国十条"凸显了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视和决心,结合欧洲各国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向多支柱体系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强  李吉利  
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老年经济保障制度。三个层次的互动发展是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三个层次各自的发展向互动发展的转变的思路是:适度化基本养老保险金替代率;改进保险资金投资运营;政策支持企业年金和商业人寿保险;商业寿险公司更新经营观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正斌  刘慧侠  
文章探讨了我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问题症结,结合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构建由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多层次的城镇医疗保险体系,是我国深化医疗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秋明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日渐清晰 ,即通过调整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结构和养老金待遇的结构 ,将原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部分责任转出来 ,由其它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来承担。本文从实现功能上、待遇水平上及基金管理模式上分析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的协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万鹏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部分地区试点实施,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障体制、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仍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在涉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产品吸引力、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应抓紧总结评估政策试点效果,完善个人养老保障制度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涉税政策,增加养老产品有效供给,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长期健康发展,助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房连泉  
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公共养老金与私人养老金呈混合发展态势。从国际经验看,国家推动私人养老金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税收激励的自发型、协议退出型、劳动契约型和国家强制型四类。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内部面临突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二、三支柱养老金发展滞后。我国应实施多层次混合型养老保障体系的整合发展战略,调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年金市场发展提供空间,打通二、三支柱养老金账户,加强立法和税优政策支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冼青华  
国外关于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运行机制与基金管理和金融市场条件、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多支柱模式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等方面;国内的研究则主要是对有关制度的经济学分析、多支柱模式的实践与可行性、各支柱的协调发展以及针对某些特殊群体或者某一支柱的分析。国外的研究成果丰硕,尤其是关于多支柱模式适应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同时我国相关研究应在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上不断拓展和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小萍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借鉴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对传统的养老方式进行改革,逐步构建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在第一支柱的发展过程中,制度"碎片化"问题严重,同时还存在着制度的覆盖率偏低、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偏低、个人账户空帐运行和贬值风险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第一支柱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由省级统筹逐步过渡到全国统筹、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对资金进行优化管理与运作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祥佑  徐玫  
我国是世界上巨灾风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保险业应在巨灾风险管理中发挥应有的功能,起到"减震器"的作用。因此,我国应构建由巨灾风险共保联合体、商业再保险、巨灾保险基金和政府最后再保险人共同形成的多层次可持续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在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巨灾风险证券化的条件下,保险公司或政府应积极尝试到境外资本市场上发行巨灾债券,以充分分散我国的巨灾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玫  
国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企业迎接中国“入世”后的挑战等都需要我国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应建立一种以政府承办的社会保险为基础 ,行业或企业职工补充保险为辅助 ,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