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4)
2023(13474)
2022(11327)
2021(10274)
2020(8515)
2019(19397)
2018(19150)
2017(36274)
2016(19370)
2015(21752)
2014(21675)
2013(21367)
2012(19967)
2011(18315)
2010(18864)
2009(17687)
2008(17471)
2007(15816)
2006(14216)
2005(13490)
作者
(56330)
(47278)
(46949)
(44120)
(30054)
(22352)
(21373)
(18201)
(17820)
(16984)
(16000)
(15902)
(15274)
(15070)
(14685)
(14430)
(13987)
(13552)
(13445)
(13439)
(11986)
(11514)
(11467)
(10775)
(10568)
(10534)
(10511)
(10392)
(9521)
(9252)
学科
(89380)
经济(89261)
管理(57254)
(56597)
(46809)
企业(46809)
方法(31979)
数学(27261)
中国(26837)
数学方法(26837)
(23700)
地方(23649)
业经(22336)
(20305)
(19418)
技术(16124)
(16008)
贸易(15994)
(15959)
金融(15956)
(15836)
农业(15824)
银行(15821)
(15493)
(15333)
(15003)
(14068)
产业(14013)
环境(13340)
地方经济(13243)
机构
大学(282220)
学院(281632)
(120197)
经济(117715)
管理(107327)
研究(100952)
理学(91025)
理学院(89959)
管理学(88324)
管理学院(87757)
中国(75919)
(60965)
科学(58361)
(56861)
(50704)
中心(45378)
研究所(45293)
(44482)
财经(43690)
(43000)
(39386)
北京(39354)
(39122)
师范(38789)
业大(37641)
经济学(36726)
(36340)
(35508)
农业(32981)
经济学院(32839)
基金
项目(181912)
科学(145382)
研究(137275)
基金(131516)
(113858)
国家(112566)
科学基金(96960)
社会(88936)
社会科(84516)
社会科学(84498)
(72417)
基金项目(67934)
教育(62734)
(60210)
自然(59529)
自然科(58179)
自然科学(58169)
自然科学基金(57112)
编号(55281)
资助(53691)
成果(46455)
(44455)
重点(41279)
(40223)
课题(39576)
(39423)
(37849)
国家社会(37062)
创新(36759)
发展(36169)
期刊
(143280)
经济(143280)
研究(90776)
中国(65723)
管理(44675)
(42962)
(41730)
学报(39467)
科学(38654)
教育(36184)
大学(31206)
(29900)
金融(29900)
学学(28793)
农业(28391)
技术(25874)
业经(24315)
经济研究(22805)
财经(21787)
(18872)
问题(18505)
科技(15456)
(15386)
(15069)
技术经济(14623)
图书(14490)
世界(14467)
国际(14239)
(14214)
论坛(14214)
共检索到450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瑞  梁正  
颠覆性创新是战后美国走上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源泉,但在金融资本介入下,美国形成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与产业界资助的应用研究之间的"死亡之谷"。40年间,美国在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努力,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凸显美国由于制造业空心化导致的"死亡之谷"困境,先进制造计划成为美国克服危机、重塑"美国优先"的战略决策。美国先进制造战略部署是美国发展型网络国家的典型案例,基于发展型网络国家理论视角,深入剖析美国先进制造计划的顶层设计、组织部署和运行机制,发现美国力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战略愿景压力和自下而上的技术选择推力,共同促进新的创新生态形成,最终形成变革性力量,跨越"死亡之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梓鑫  贾根良  
颠覆式创新是美国战后保持其世界领先科技强国优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在颠覆式创新过程中,联邦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与产业界资助的应用性研发之间存在着一条由融资真空带所导致的"死亡之谷",使得大量基础研究成果无法实现商业化。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国政府的作用并没有局限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是对基础研究成果的商业化过程进行直接干预,通过创建多种混合公私资源的杂交型创新机构,吸引和激励大量私人资本共同推进基础研究的商业化,在信息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今,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已经在战略上提出要发展颠覆性技术,增强本国原始创新力,但长期以来,基础研究与生产相脱节、商业化率低一直就是中国科技创新中的"老大难"问题,美国颠覆式创新的投融资机制不仅为中国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而且对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化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程兆谦  马剑云  
"不知"、"不愿"或"不能"是企业不能成功适应环境变化的三个基本原因。不过这很难归罪于单个或少数几个人,而是有着深厚的组织背景,确切来说与由组织演化形成的三种组织机能障碍造成的。与动植物、人类等有机体一样企业也会经历生老病死;不一样的是,企业有潜力活得更长,诸如培养接班人、新产品研发、战略转型等方式均可帮助企业汰旧迎新,保持活力。但是,在人类寿命越来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广岭  
美国大学"概念验证中心"定位于弥补大学研发成果与可市场化成果之间的空白,是跨越"死亡之谷"的新尝试。此类中心起始于私人捐资建立的李比希中心、德什潘德中心,并探索出获得资助者不离开大学实验室并得到中心顾问的帮助,进行概念验证、市场定位和商业谋划,进而与天使或风险投资衔接,迈出跨越"死亡之谷"的第一步。2010年以来美国商务部、NSF和NIH分别牵头实施i6计划、I-Corps计划和转化中心建设,形成政府、非营利机构和大学共同推动此类中心的新局面。通过比较分析,美国的经验对中国有借鉴意义。中国建立此类中心有必要性、可行性,政府部门和大学应支持此类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原磊  王加胜  
"十一五"期间,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呈现了一些与过去不同的变化趋势。传统产业改造投入规模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和投入强度却呈现减弱趋势,国内技术在技术来源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在技术改造中越来越重视技术的消化吸收,基础零部件产业和民生产业得到了更多重视。同时,我国传统产业改造中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制约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强度太低,在信息化领域还存在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障碍,体制、机制性障碍造成企业的技术改造动力不足,很多企业在改造中缺乏全方位考虑的长远规划,等等。"十二五"期间,应从四个方面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发展先进制造业。一是将传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计划,敏捷制造、智能制造成为其先进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政策支持上,美国以创新政策引领,推动官产学研合作,助力大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依托其"软实力"自上而下重新塑造制造业发展动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汤霓  石伟平  
美国社会两大时代主题"制造业危机"和"产业革命"催生了奥巴马政府《振兴美国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的出台。该计划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鼓励公共与私营部门产学研合作、提升制造业公众形象与职业教育吸引力、培养合格的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对我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是:加快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升级、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建立适应经济转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学徒制培训和技能补偿培训力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志红  章鸣  屠帆  孙佳骏  
核心提示本文总结了浙江省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用地政策改革和土地利用特征,并通过分析先进制造业发展及其空间适配需求特征,提出以坚持供需适配、城创融合和区域协同的原则推进产业用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产业平台形成和协调区域平衡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京文  
我国先进制造领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等障碍。为促进我国先进制造领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要处理好引进与创新、研究开发与结构优化、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技术进步与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关系。同时 ,在政策上可采取建立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实行优惠税收政策、财政扶持和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创业风险投资等措施 ,扶持先进制造领域高技术产业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殷醒民  
依据劳动力、资产、劳动生产率、利润/销售收入比率等指标的变动态势,本文认为必须同时具有高劳动生产率和高盈利率的先进制造业才能成为上海新一轮制造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领域的细分研究后的结论是,上海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先进领域并不是像电子计算机和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电子器件这样以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制造领域,而是要发展面向生产者需要的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其盈利能力更强,劳动生产率也更高。因此,上海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性调整是要重点发展那些生产先进技术产品所需要的产业制造技术,而不是产品制造技术领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对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工作进行了部署,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了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的"路线图""时间表"。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正面对发达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晓华  高旭东  李纪珍  
跨越“死亡之谷”是学术创业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从需求视角探索技术开发与应用场景的匹配至关重要,但鲜有研究对该问题提供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证明。本文以四家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学术创业企业说明如何通过连续性创新模式跨越“死亡之谷”。研究发现,柔性框架是产生连续性创新的关键前因,并总结出柔性框架的三个维度:技术抽象化、行业具象化和确定性试错。柔性框架不仅增进了企业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与反馈,还提高了技术开发与客户需求的互动频率,最终缩小了技术开发与应用场景之间的断层。本文丰富和完善了技术框架理论,提供了需求视角下技术商业化的实现路径。同时,对学术创业企业跨越“死亡之谷”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并对建立市场导向型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提供政策启发。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龚唯平  薛白  董华  
先进制造业是广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采用先进制造模式、拥有先进市场网络组织的工业生产系统。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配置、市场网络组织三个内部动因与政府作用、发展环境两个外部动因的变动,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并由此形成了耦合动力机制。对先进制造业综合评价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选择指标和构造指标体系,以便有效的实现评价目标。基于先进制造业的系统结构体系,并结合指标体系设立的功能要求及其原则,本文构建了由四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子指标构成的先进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峦叶  崔春莹  周昱岑  徐晓林  
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由此引发对该政策效果的讨论。为评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设立对相应领域的促进效应,以湖北为典型对象展开事件研究设计,基于2016—2019年季度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设立对湖北省先进制造业的推动效果。结果表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设立的确能显著推动所处领域的当地产业发展。进一步检验发现,通过创新投入扩张的中介机制,该政策对集成电路制造业产出的促进效应最大,其次是金属冶炼设备和金属切削加工业。基于创新载体功能定位,发现创新中心建设能有效激励创新活动,服务于区域内先进制造业核心产业集群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若凡  夏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