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7)
- 2023(10871)
- 2022(9043)
- 2021(8500)
- 2020(6721)
- 2019(15690)
- 2018(15367)
- 2017(28040)
- 2016(16364)
- 2015(18270)
- 2014(18439)
- 2013(17465)
- 2012(16535)
- 2011(15445)
- 2010(16192)
- 2009(14727)
- 2008(14350)
- 2007(13106)
- 2006(12024)
- 2005(11160)
- 学科
- 济(66892)
- 经济(66835)
- 管理(39626)
- 业(37470)
- 企(28191)
- 企业(28191)
- 中国(26526)
- 方法(24088)
- 数学(21515)
- 数学方法(21016)
- 教育(20801)
- 地方(20086)
- 农(19821)
- 业经(14600)
- 学(13578)
- 财(13427)
- 农业(13385)
- 理论(13258)
- 发(13031)
- 银(11997)
- 银行(11989)
- 融(11886)
- 金融(11886)
- 行(11728)
- 贸(11638)
- 贸易(11625)
- 策(11521)
- 制(11377)
- 易(11202)
- 地方经济(11116)
- 机构
- 学院(223589)
- 大学(223541)
- 济(88723)
- 经济(86521)
- 研究(84875)
- 管理(78877)
- 理学(66455)
- 理学院(65493)
- 管理学(63894)
- 管理学院(63427)
- 中国(60145)
- 京(50213)
- 科学(49364)
- 所(43075)
- 财(41547)
- 范(40897)
- 师范(40633)
- 研究所(38652)
- 中心(37508)
- 江(37050)
- 教育(35842)
- 农(34037)
- 北京(33518)
- 师范大学(32775)
- 财经(31212)
- 院(30401)
- 州(29900)
- 业大(28757)
- 经(28187)
- 技术(27579)
- 基金
- 项目(138310)
- 科学(110902)
- 研究(110173)
- 基金(95560)
- 家(81422)
- 国家(80529)
- 科学基金(68698)
- 社会(67161)
- 社会科(63467)
- 社会科学(63458)
- 教育(57835)
- 省(56622)
- 划(49113)
- 基金项目(47808)
- 编号(47726)
- 成果(42147)
- 自然(41694)
- 自然科(40752)
- 自然科学(40747)
- 资助(40695)
- 自然科学基金(39967)
- 课题(37434)
- 发(36009)
- 重点(32611)
- 部(31636)
- 年(31014)
- 发展(29558)
- 展(28996)
- 规划(28970)
- 创(28849)
共检索到368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慧娟
我国目前的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存在目标不清晰、设计缺乏系统性、政策主体较单一、政策地位附属性等缺点,不能有效保障流动儿童的教育权利。在当前流动儿童规模巨大且定居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策形态。本研究以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流动儿童相关教育政策。在对发展型社会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初步分析了发展型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内涵及特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国华 陈宣霖
在介绍印度、以色列、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基础上,文章从思想基础、动力因素、运行机制三个角度对三个国家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印度 以色列 美国 流动儿童 教育政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思帆 张希希
印度独立70年以来的残疾儿童教育政策轨迹,体现为路径演化从隔离到融合,法规体系从宪法逐步到专门法案,相关项目已经从初等教育延伸到了中等教育。依托教育政策,印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状况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教育数量、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态度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经济基础、顶层设计、管理水平及社会文化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印度 残疾儿童 教育政策 受教育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敏
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非正式教育制度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其一,流动儿童的教育利益受到损害;其二,学校教育中出现了以“身份”为标尺的“第二种评价标准”,这严重妨碍了流动儿童的教育发展。对此,人们应高度关注城市非正式教育制度在教育发展中的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华 俞国良
论当前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走向冯建华俞国良儿童教育是一个极富生机的研究领域。自八十年代以来,儿童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和结构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使得与儿童教育相关的几个重要课题又重新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诸如,如何加深对儿童发展和儿童学习问题的了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磊 侯玉娜 刘叶
利用中国西部农村抽样调查数据,以学业成绩和心理适应性两方面指标来度量儿童教育发展成果,特别关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这两类教育发展指标上的差异,以及两类家庭儿童的教育性别差异状况,我们尝试性地研究家庭规模与儿童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生育规模减小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学业成绩,这对于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女童尤其有利。但是,出生在较小规模家庭或独生子女家庭的儿童,其心理适应性水平也显著偏低。此外,相对于独生子女而言,拥有一个同胞的孩子其学业成绩并不会显著低于前者,但是其心理适应性却显著高于前者。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一然 边玉芳
通过对杭州市上城区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的538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别探讨了流动儿童与一般儿童家校合作的情况,以及家校合作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在情绪发展以及学业成绩上的表现都明显差于一般学生;(2)流动儿童的家校合作水平普遍差于一般学生;(3)家校合作水平对儿童发展存在影响。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家校合作 情绪发展 学业成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建河
本文指出 ,在深化中国教育改革 ,实施全民教育 ,推行教育机会均等的进程中 ,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教育机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并通过分析问题的成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教育机会 义务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武向荣
流动儿童跟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里上学,容易发生无学可上、不能按照正常时间入学、中途转学、辍学、升学困难和教学内容不衔接、教学方法不适应等教育不连续性的问题。流动儿童教育的不连续性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学习及其教育质量,这已经成为这个群体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需要尽快提供治理措施,以提高教育的连续性。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教育不连续 治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小红
本研究以《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特殊教育政策与文献,考查了1986年至2011年间我国大陆地区残疾儿童的教育安置形式,分析了安置形式的变化特点。同时指出: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政策的出台是国情所需,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发展受国际回归主流及全纳教育思想影响,随班就读在保障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方面逐步起到了主体作用。从中国未来的发展来看,要进一步解决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这两种安置形式虽然各有利弊,但还将在一定时期内齐头并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关美 朱永新
自2003年来,韩国共实施了四次“英才教育振兴综合计划”,不仅为韩国的科技发展贡献了大量创新型人才,也使韩国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英才教育体系。该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获得的经验对我国开展超常儿童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对韩国英才教育的内涵、历史和政策演变、发展成效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开展超常儿童教育的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谢超香 秦榕 刘振芳
发展超常儿童教育是美国支持卓越人才培养,保障超常儿童群体禀赋得以充分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三重逻辑路向包括满足超常儿童差异化发展需要的育人逻辑,回应国际竞争对特殊人才供给需求的历史逻辑,维护教育与社会公平发展要求的社会逻辑。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表征为教育体系一体化、教育实践专业化和培养方式多样化等。美国完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构建超常儿童教育制度体系;确保超常儿童教师专业化发展,维持具有胜任力的教师队伍;拓展学校资优课程内容,满足超常儿童个性化发展;汇聚超常儿童教育机构力量,形成协同的社会支持体系等实践路径,对我国制定系统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设置多样的教育课程、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建构多元的支持体系,保障超常儿童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发展,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全面保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
美国 超常儿童教育 逻辑路向 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嘉 张海峰 姚先国
父母外出务工引发的照料缺失会如何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不同于以往文献只分析留守儿童在某一调查时点上的短期教育情况,本文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不仅考察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照料缺失对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短期影响;并且首次考察了少儿时期的留守经历对儿童教育发展的长期乃至终身教育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父母外出务工引致的照料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在家庭沟通、家庭关怀、学习监督检查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少儿时期缺少父母照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了显著的长期负向影响,并且留守儿童群体内部因为照料缺失类型的不同其教育发展也存在差异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闫艳 周光琦
由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面对近60%的流动儿童,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宁波市鄞州区在"高位提升,惠及全民"的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指引下,在"幸福教育"创新工程实施的平台中,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纳入整体教育规划,采取各种措施,在"内涵式融合"中让流动儿童共享教育的幸福,以提升区域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
内涵式融合 幸福 流动儿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余益兵 邹泓
以916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流动儿童个人掌控感、乐观主义-悲观主义倾向、积极-消极情感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各指标得分均处于理论的中等水平。(2)流动儿童男生的乐观主义倾向得分高于女生;初二年级的个人掌控感得分最低,消极情感得分最高。(3)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个人掌控感和积极情感高于民工子弟学校中流动儿童;迁徙时间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研究者还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特点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