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32)
- 2023(18498)
- 2022(15248)
- 2021(14205)
- 2020(11621)
- 2019(26559)
- 2018(25947)
- 2017(49210)
- 2016(26474)
- 2015(29431)
- 2014(29135)
- 2013(28530)
- 2012(26356)
- 2011(23497)
- 2010(24113)
- 2009(22199)
- 2008(21815)
- 2007(19578)
- 2006(17349)
- 2005(15756)
- 学科
- 济(119378)
- 经济(119240)
- 业(98038)
- 管理(87130)
- 企(83929)
- 企业(83929)
- 方法(47434)
- 农(43518)
- 数学(38448)
- 数学方法(37844)
- 业经(36365)
- 财(34987)
- 中国(32822)
- 农业(30077)
- 地方(28156)
- 制(24142)
- 务(22435)
- 财务(22373)
- 财务管理(22331)
- 技术(21303)
- 企业财务(21150)
- 理论(20174)
- 学(19336)
- 和(19205)
- 策(19032)
- 划(17990)
- 贸(17989)
- 贸易(17968)
- 银(17678)
- 银行(17664)
- 机构
- 学院(370788)
- 大学(363092)
- 济(154457)
- 经济(151192)
- 管理(148526)
- 理学(126684)
- 理学院(125363)
- 管理学(123199)
- 管理学院(122478)
- 研究(120439)
- 中国(96095)
- 京(76681)
- 财(74283)
- 科学(70301)
- 农(62834)
- 江(59100)
- 所(58644)
- 中心(57982)
- 财经(57099)
- 业大(52468)
- 研究所(52279)
- 经(51831)
- 北京(48174)
- 范(47988)
- 农业(47755)
- 师范(47551)
- 州(46855)
- 经济学(46120)
- 院(43877)
- 财经大学(41900)
- 基金
- 项目(243433)
- 科学(194509)
- 研究(183403)
- 基金(176934)
- 家(152452)
- 国家(150801)
- 科学基金(132006)
- 社会(118326)
- 社会科(112126)
- 社会科学(112096)
- 省(97696)
- 基金项目(92573)
- 教育(84477)
- 自然(83224)
- 自然科(81312)
- 自然科学(81294)
- 划(79978)
- 自然科学基金(79840)
- 编号(75023)
- 资助(71594)
- 成果(60187)
- 发(56214)
- 重点(54290)
- 部(53599)
- 创(53202)
- 课题(52039)
- 创新(49054)
- 国家社会(49045)
- 制(46845)
- 教育部(46595)
- 期刊
- 济(182815)
- 经济(182815)
- 研究(110550)
- 中国(83249)
- 农(62461)
- 财(61036)
- 管理(60167)
- 科学(50691)
- 学报(49774)
- 教育(43042)
- 农业(42084)
- 大学(40208)
- 学学(37778)
- 融(37771)
- 金融(37771)
- 技术(37469)
- 业经(33985)
- 财经(28345)
- 经济研究(27175)
- 经(24494)
- 问题(23644)
- 业(22619)
- 技术经济(20098)
- 统计(17943)
- 版(17564)
- 现代(17474)
- 世界(17269)
- 策(17021)
- 商业(16733)
- 科技(16730)
共检索到575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慧荣
在土地流转中,为什么有的村干部成为企业家,有的充当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中间人,而有的则为旁观者?本文基于对山东省N县土地流转的实地考察。笔者认为,在农地工业化价值不高的情况下,县镇政府具备发展型政府的特征,相比于村民选举的压力和村社团体的道德约束,地方政府的作用对村干部行为最有解释力。镇政府通过三种机制影响村干部行为:负责制、扶持措施和自由度。三种机制的不同组合塑造了村干部不同的行为模式。县镇政府既让村干部负责,又出台扶持措施,给予村干部充分的自由,才能更好地培育村干部的企业家精神,让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益更多。本文对于界定地方政府性质以及探究村干部行为逻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伟 马威 孙洁
从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视角,利用历史回顾法和比较分析法,考察我国土地契约发展的历史,以期为当前农地流转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定位提供思路和建议。研究发现土地契约制度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萌芽、定型和成熟三个时期,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土地权属的确定、交易程序的规范、契税制度和交易后权利保障等方面。土地契约制度的发展具有延续性,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即使局限于当时土地制度的弊端,但对于当前土地交易尤其是农地流转的相关制度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研究结论认为当前地方政府应当从契约订立、中介组织建立和民间契约吸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逸韬 杨德才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制胜要诀。本文利用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政府的企业家精神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的企业家精神在总体上对区域经济差距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南方地区政府的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作用机制分析显示,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和改善创新环境是政府的企业家精神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渠道。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政府的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效果因支持对象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扩展分析结果表明,南方地区在市场化环境、非正式制度、民间企业家精神等层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得南方地区政府的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强。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战略引领、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引导作用,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提供有效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传岗
基于地方政府流转土地治理绩效的经济学分析,本文着重分析了政府流转土地的内在路径与特征,及流转成本与治理绩效,最后提出降低中央治理成本的对策。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流转成本 治理绩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霓裳
天津近郊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但当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政府推动土地流转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则通过对土地的整合及重新规划,推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提升,也加快了农民身份的转变,并为失地农民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是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的需要,而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演化升级和农民的就业转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武威 吉富星 曹碧茹
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合作倾向并主动开展考察学习来获取先进发展经验。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合作导向下地方政府开展考察学习强度越高,则所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绩效考核压力越大,则地方政府考察学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显著;考虑到竞合因素的相互影响,地方政府竞争程度会抑制地方政府考察学习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正向关联。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基础上,文章运用2003—2019年间247个地级市政府考察学习数据验证了上述结论。同时,结合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具体实现形式,地方政府考察学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在产业政策、产业园区、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法治建设、乡村建设等多维度体现出来。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考察学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影响与考察学习类型、能力因素存在紧密关联。文章立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需求,探索构建政治激励影响下地方政府行为的完整认知框架,揭开地方政府履职行为的“黑箱”,研究结论有助于地方政府树立更为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履职导向,为完善地方政府合作式治理关系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伟娟 李忠旭
近年来,土地流转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的土地流转形式出现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及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大力支持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土地流转合作社的继续发展带来政策性支持。本文结合沈阳市法库长岗子辣椒合作社的成功案例,对土地流转合作社发展的实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进行了理论探讨,从而得出了相应的实践启示,以期促进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发展。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合作社 法库 规模经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克·施耐德 保罗·特斯克 胡晓东
政治学家们对改变政治进程的企业家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文章综合企业家精神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对政治型企业家进行了全面研究。作者把上述理论用于出现政治型企业家的地方政府中,并测试这些理论在一些大的郊区政府中的适用性。根据研究结果,作者确定了若干在一个地方政府中可能出现政治型企业家的条件,即特别宽松的公共预算,因为,宽松的公共预算可以保证政治型企业家们对此进行重新分配。同时,文章发现,在地方政府中出现的政治型企业家可能会对在政治型社区中的集体行动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政治型企业家 市场 利润 集体行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谢琳 罗必良
村干部的土地所有权认知是村庄农地制度秩序生成的重要因素,对农地流转纠纷的产生和抑制有着重要影响,而村干部不同的角色定位进一步使得他们对待自身认知的关注重点有所不同。作为上级政府的代理人,村干部们在采取行动时更顾及上级的利益而忽视农民的利益,农地流转纠纷由此增加。在社会关联度大的集体里(自然村),村干部更像是村民的监护人,因此小集体所有权认知能够抑制纠纷的产生;在社会关联度小的集体里(行政村),村干部更像是个人经营者,因此大集体所有权认知往往成为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土地所有权 农地流转 纠纷 村干部认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阳 孙萍 孙大雄
基于四川南充JL区两个相邻试点村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的案例分析,发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民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尤其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地方政府乱作为与不作为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保护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同当前政府绩效考评缺乏合理性密切相关。要确保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真正代表农民、根植农民和服务农民,需要构建独立科学、多元主体协同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多样化、奖罚行为分明、责任落实到位的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阳 孙萍 孙大雄
基于四川南充JL区两个相邻试点村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的案例分析,发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民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尤其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地方政府乱作为与不作为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保护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同当前政府绩效考评缺乏合理性密切相关。要确保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真正代表农民、根植农民和服务农民,需要构建独立科学、多元主体协同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多样化、奖罚行为分明、责任落实到位的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阳 孙萍 孙大雄
基于四川南充JL区两个相邻试点村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的案例分析,发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民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尤其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地方政府乱作为与不作为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保护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同当前政府绩效考评缺乏合理性密切相关。要确保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真正代表农民、根植农民和服务农民,需要构建独立科学、多元主体协同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多样化、奖罚行为分明、责任落实到位的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军 简小鹰
村干部扮演角色的多重性与复杂性,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常会出现冲突的情况,如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与角色外冲突。角色内冲突基于村民社会分化以及村干部理想与现实角色的差异,角色间冲突基于村干部的多种代理人身份的张力、应然角色与实然角色的分歧,角色外冲突基于乡镇干部对村干部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界定以及村庄政治的竞争性格局等。经过对土地流转过程中村干部角色冲突类型及冲突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从三个层面来缓解角色冲突的调适策略:即要在社会与政策层面、村庄层面和村干部层面开展具体的行动,采取具体的措施,如此才能让土地流转规范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村干部角色 角色冲突 调适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磊 杨振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聚焦于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从政府、村集体与农户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考察。政府行为、村集体的介入程度以及农户家庭类型影响了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流转价格和流转意愿。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农户主体地位缺失、土地常被掠夺性利用、土地流转合同纠纷频发等问题。从制度设计上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机制等措施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磊 杨振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聚焦于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从政府、村集体与农户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考察。政府行为、村集体的介入程度以及农户家庭类型影响了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流转价格和流转意愿。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农户主体地位缺失、土地常被掠夺性利用、土地流转合同纠纷频发等问题。从制度设计上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机制等措施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府的合约性质及其经济治理——基于中国地方政府若干实践的交易费用考察
改革开放后村干部职业化和行政化之路——基于我国东中西部乡村治理实践的考察
地方政府创新驱动与中国南北经济差距——基于企业生产率视角的考察
国外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权实践考察
控制性赋权:基层政府精准扶贫的实践逻辑——基于国家级贫困县J村的田野考察
国家高新区:“体制回归”还是创新发展——基于地方政府供地行为的考察
基于“五四”模型干部考察评价体系的实践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时空模式变迁——基于厦门市的微观考察
嵌入型村干部与村民自治的冲突及调谐——对下乡干部的考察
“不出事”治理:地方政府软化钉子户的行动逻辑——基于江苏省A市3个社区的实践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