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24)
2023(21658)
2022(18070)
2021(16762)
2020(13661)
2019(30876)
2018(30742)
2017(57729)
2016(31558)
2015(35549)
2014(35373)
2013(34608)
2012(32222)
2011(29243)
2010(30175)
2009(28154)
2008(27834)
2007(25486)
2006(23088)
2005(21640)
作者
(90923)
(76474)
(75559)
(72123)
(48473)
(36522)
(34169)
(29293)
(29007)
(27394)
(26139)
(25552)
(24730)
(24591)
(23809)
(23362)
(22318)
(22054)
(21964)
(21904)
(19624)
(18895)
(18640)
(17830)
(17231)
(17084)
(17055)
(16987)
(15562)
(15156)
学科
(143082)
经济(142881)
(92490)
管理(91021)
(70625)
企业(70625)
(52525)
方法(50720)
中国(43187)
数学(42243)
数学方法(41542)
业经(36304)
地方(35228)
农业(35073)
(32346)
(31125)
(28437)
(24973)
银行(24940)
技术(24440)
理论(24079)
(24047)
(23637)
金融(23633)
(21478)
贸易(21457)
(21109)
(20872)
(20700)
(20621)
机构
学院(450126)
大学(447038)
(189079)
经济(184907)
管理(167436)
研究(160197)
理学(141482)
理学院(139831)
管理学(137168)
管理学院(136317)
中国(125061)
(96621)
科学(94740)
(90119)
(82307)
(81249)
中心(73828)
(73790)
研究所(72526)
财经(68531)
业大(65515)
农业(62749)
(62067)
(61950)
北京(61678)
师范(61502)
(58236)
经济学(57383)
(57246)
(52455)
基金
项目(287134)
科学(227034)
研究(215515)
基金(205491)
(178344)
国家(176700)
科学基金(151613)
社会(138484)
社会科(130485)
社会科学(130450)
(115097)
基金项目(107096)
教育(100234)
(95331)
自然(94269)
自然科(92085)
自然科学(92064)
自然科学基金(90434)
编号(88055)
资助(83328)
成果(73367)
(65675)
重点(65522)
课题(63565)
(63284)
(62241)
创新(57683)
国家社会(57045)
(55523)
(54983)
期刊
(231240)
经济(231240)
研究(144113)
中国(109522)
(81102)
(70109)
学报(67980)
管理(66584)
科学(64783)
教育(61327)
农业(54013)
大学(53420)
(51251)
金融(51251)
学学(49646)
技术(43699)
业经(39140)
经济研究(35480)
财经(35171)
(30414)
问题(29967)
(28403)
技术经济(23957)
(22579)
图书(22569)
统计(22240)
世界(22211)
科技(21257)
(21148)
(20816)
共检索到725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雪飞  
在市场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我国农业亟需发展规模经济,而地域性专业化规模生产是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的合适制度创新,具有可行性和诸多的优越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立雄  何炼成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诱致性制度变迁则比强制性制度变迁能获得更大收入流,同时付出更少变迁成本,是一种高效率的制度变迁。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三次大规模制度变迁表明,凡是有广泛制度需求基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都能取得好的绩效;而没有需求基础的强制性变迁则成本高昂并最终失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新的大规模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有广泛的制度需求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要顺势而为,防止落入高成本、低收益的强制性变迁陷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云生  刘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一种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新的总体发展思路,标志着我国开始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本文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因,而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源是制度安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力于制度创新,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一系列改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分布、人力资源状况方面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重点和建设途径,用以指导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泰城  刘家桂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尚没有依据我国国情,结合我国实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在实践中表现为农村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因此,利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中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加快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能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建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大多偏重于落实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本文首先分析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强调的八个方面内容,包括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虽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的提法,但是新的历史时期强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四川是农业大省,四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志勇  向一丹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鉴于我国农村的复杂性,新农村建设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实施方案,各地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农民减负增收、建设资金来源、农民素质提高等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以期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逐步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荣材  
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制度环境是二元经济制度。以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经济制度使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也是二元性的,农村居民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它已不能有效地使农村在平等的制度环境下谋求发展。二元经济制度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亟待改革的制度性障碍。新农村建设内在要求改革二元经济制度,赋予农民作为公民应当享有的平等权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丽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方略,也是落实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抓手。根据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形成新的发展机制和工作机制,分阶段、分步骤,统筹协调,扎实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建萍  
胡锦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与邓小平的农村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指导思想:实现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战略思想:完成从"两个大局"到"两个趋向"的历史跨越;指导方针:实施从"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归自己的"到"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转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少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就是要建立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视。针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遵循三项原则,即: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原则,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结合原则,可持续的农业科技推动原则。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东风  傅强  
作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针对这一要求,我国农业保险目前在整体上还比较滞后,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要实现我国农业保险的加快发展,就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法制建设、业务经营、政策扶持、社会引导、舆论宣传等方面采取切实举措,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适宜的主、客观环境和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