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4)
2023(9022)
2022(7504)
2021(6825)
2020(5537)
2019(12712)
2018(12567)
2017(24949)
2016(13524)
2015(15547)
2014(15525)
2013(15849)
2012(15592)
2011(14434)
2010(14865)
2009(14142)
2008(13966)
2007(12967)
2006(12119)
2005(11594)
作者
(43447)
(35906)
(35472)
(33857)
(22774)
(17134)
(16229)
(13774)
(13768)
(13071)
(12332)
(12033)
(11735)
(11619)
(11483)
(11237)
(10595)
(10586)
(10453)
(10287)
(9202)
(8984)
(8883)
(8318)
(8205)
(8131)
(8096)
(8079)
(7489)
(7112)
学科
(66650)
经济(66581)
(35514)
管理(34561)
中国(24925)
(24591)
企业(24591)
方法(22508)
(20450)
数学(19826)
数学方法(19700)
地方(18752)
(14726)
业经(14515)
(14164)
银行(14134)
(13821)
(13766)
金融(13766)
农业(13763)
(13379)
(13039)
贸易(13023)
(12563)
(12147)
(11158)
地方经济(10611)
环境(9704)
(9285)
技术(9005)
机构
大学(207948)
学院(207696)
(92009)
经济(90072)
研究(80633)
管理(72824)
中国(64397)
理学(59932)
理学院(59197)
管理学(58310)
管理学院(57937)
科学(47011)
(46767)
(45201)
(42911)
(38150)
研究所(38030)
中心(35454)
财经(34295)
(33840)
北京(31126)
(30965)
农业(29882)
经济学(29007)
业大(28986)
(28840)
(27951)
师范(27608)
(27167)
经济学院(26009)
基金
项目(122230)
科学(94843)
研究(89935)
基金(86723)
(76281)
国家(75605)
科学基金(62397)
社会(56762)
社会科(53792)
社会科学(53778)
(47475)
基金项目(44473)
(40803)
教育(40335)
自然(38701)
自然科(37718)
自然科学(37704)
资助(37116)
自然科学基金(37024)
编号(36271)
(32747)
成果(31170)
重点(28054)
(27340)
课题(26973)
发展(26407)
(25967)
(24856)
创新(23428)
国家社会(23225)
期刊
(115160)
经济(115160)
研究(72394)
中国(50749)
(36552)
学报(32517)
(32136)
管理(30457)
科学(30294)
(29015)
金融(29015)
农业(24834)
大学(24575)
教育(23482)
学学(23045)
业经(19624)
经济研究(18952)
财经(18077)
技术(17343)
问题(15728)
(15609)
(13399)
(12549)
国际(12299)
理论(11327)
商业(10950)
世界(10675)
技术经济(10641)
实践(9976)
(9976)
共检索到348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英俊  
一、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不到位。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劳动力市场上必须有两个主体,即招聘者和求职者。从招聘者看,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该享有资源配置的自主权,而劳动力配置的自主权是企业自主权的重要内容。目前,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劳动用工权力落实状况是:在自行制定用工计划.自主决定招工时间、方式、条件和数量上比较落实了,但作为一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立见  林志平  
我国现阶段劳动力仍具有商品的属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说明了在我国建立劳动力市场有其客观必然性;根植于生产资料公有占主体与劳动力个人所有占主体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性质,说明了我国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既是必要的,亦是可能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对带有明显的传统经济体制痕迹的我国现行劳动人事制度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是培育和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东  
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加速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因此 ,笔者从就业形势、主观意识、客观需求、软件建设和社会保障等五个方面剖析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从社会化、劳动监察、价格信息体系、社会保障及拓展就业岗位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设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继明  彭东春  
价格机制紊乱、竞争机制微弱、供求机制失灵、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了劳动力市场的深入发展。改革的途径是完善三级劳动力市场,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体系;深化劳动工资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保证劳动力市场良好运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劳动部就业司课题组   劳动部劳科所课题组  
本报告主要从确立市场主体、培育运行机制和调整国家干预的角度,设计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总体目标,并拟定实现这一目标近期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报告立足于三个基本要求,一是把研究目标放在中期和近期,即以今后七年时间为限,特别突出今后两、三年的改革进程;二是以劳动力市场为准绳,评判以往劳动领域的各项重大改革并提出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道路;三是力求突出可操作性,集中研究面临的难题和实践方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荣清  王静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劳动统计制度和相关的劳动统计体系,它在我国现行的劳动力配置和就业的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现有的劳动统计尚存在着一些与劳动力市场不相适应的地方,它表现在:(1)劳动力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纪明山  
党的十四大报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全面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要不要建立劳动力市场?怎样建立劳动力市场?这些长期被回避而近年来又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思祺  
我国在劳动力流动和就业上的城乡分隔的问题,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无论从农村或城市的角度来看,建立和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打开农民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大门,都是十分必要的。这当然会给城市交通和住房带来压力,因而只能根据城市容纳能力逐步吸收,但从总体上衡量是利大于弊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玉敏  杨先华  
论劳动力产权中的劳动力发展权王玉敏杨先华目前,我国理论界已经重视并开始把劳动力作为产权理论的研究对象。参照物质财富的产权含义,当前理论界对劳动力产权的定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主要包括劳动力的所有权、支配权、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富良  
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迟缓的制度因素●陈富良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进入发展阶段,市场对新增就业人员中的一部分已开始发挥配置作用。但目前,劳动力市场在整个市场发育链条中仍处于瓶颈状态,其发展是缓慢的,要使我国劳动力市场达到统一、开放、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茜  
FDI投资规模的扩大缓解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非均衡状态,同时,FDI通过扩大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以及对员工的培训和外资企业的技术扩散效应提高了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外资企业市场化、法制化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和管理手段也对我国的企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劳动力薪酬制度的合理化,健全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FDI从这三个方面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均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晓  张鹏翥  万鹏  
随着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劳动力市场受到冲击,在线劳动力市场开始繁荣发展,为进一步拉动就业、改善民生、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路径,但目前与此相关的研究尚不多见。文章对当前共享经济业态下的在线劳动力市场现状进行了分类剖析,探讨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丽美  
在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在设计社会保障制度时,不应当将社会保障政策与劳动力市场政策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即不仅应考虑社会保障自身需要,也要关注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趋势在构建社会保障中的作用,以避免最终出现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双重危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若建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大和最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之一。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固然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因素,但是与其周边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也息息相关,正是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下,才形成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力市场。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为今后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一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