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7)
- 2023(8289)
- 2022(7068)
- 2021(6375)
- 2020(4992)
- 2019(11487)
- 2018(11075)
- 2017(21496)
- 2016(11725)
- 2015(13233)
- 2014(13454)
- 2013(13536)
- 2012(13227)
- 2011(12108)
- 2010(12543)
- 2009(11693)
- 2008(11857)
- 2007(10965)
- 2006(10336)
- 2005(10071)
- 学科
- 济(59063)
- 经济(58993)
- 业(32597)
- 管理(30953)
- 企(22857)
- 企业(22857)
- 中国(22059)
- 地方(19865)
- 农(19447)
- 方法(16481)
- 业经(14198)
- 数学(13894)
- 数学方法(13696)
- 农业(13520)
- 制(12229)
- 融(12193)
- 金融(12193)
- 银(12101)
- 银行(12089)
- 行(11808)
- 财(11506)
- 地方经济(11043)
- 贸(10652)
- 贸易(10635)
- 发(10543)
- 学(10364)
- 易(10166)
- 环境(8644)
- 技术(8049)
- 发展(7874)
- 机构
- 学院(175035)
- 大学(173270)
- 济(77430)
- 经济(75757)
- 研究(68427)
- 管理(62352)
- 中国(55462)
- 理学(50633)
- 理学院(49991)
- 管理学(49222)
- 管理学院(48878)
- 京(39084)
- 科学(38631)
- 财(37645)
- 所(35934)
- 研究所(31442)
- 中心(30877)
- 江(30277)
- 农(30220)
- 财经(28004)
- 北京(26095)
- 范(25242)
- 经(25143)
- 师范(25031)
- 州(24370)
- 院(24320)
- 经济学(23826)
- 省(23245)
- 农业(22822)
- 业大(22507)
- 基金
- 项目(101659)
- 科学(79873)
- 研究(78066)
- 基金(71502)
- 家(61677)
- 国家(61061)
- 科学基金(51464)
- 社会(49690)
- 社会科(47072)
- 社会科学(47062)
- 省(40337)
- 基金项目(36597)
- 教育(35016)
- 划(33930)
- 编号(31923)
- 自然(30686)
- 资助(30016)
- 自然科(29962)
- 自然科学(29956)
- 自然科学基金(29394)
- 发(28471)
- 成果(27524)
- 课题(23952)
- 发展(23485)
- 重点(23341)
- 展(23053)
- 部(22307)
- 创(20982)
- 性(20135)
- 国家社会(20104)
共检索到307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韬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又是一个社会与政治问题,因为它最直接地体现了一个经济制度为谁服务的问题。如果劳动力市场制度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改革建设事业的成功就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一个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对此,我们必须充分给予重视。在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尤其是私营企业,外资和合资企业有较大发展的情况下,要建立起一个健康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市场设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汉川 夏敏仁
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最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特对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关于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个著名模型,即刘易斯模型、费-拉尼斯模型、托达罗乡-城人口迁移模型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所启迪。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剩余劳动力转移 模型 评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若建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大和最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之一。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固然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因素,但是与其周边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也息息相关,正是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下,才形成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力市场。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为今后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志平
关于劳动力资源利用的三个模型庞志平计划经济机制是同市场经济完全不同的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在劳动力利用方面不存在市场经济中那种厂商经济原则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矛盾,因而不存在劳力利用的市场失败问题,但是,由于计划经济的特别规则,它吸收劳动力的无限能力,将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伦
我国发展高职本科教育需着力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即高职本科教育机构(学校)名称、培养目标、发展路径。高职本科教育机构(学校)名称既要符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又要体现本土化的学校组织形态;培养目标既要体现高职本科的本质属性,又要体现高职本科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发展路径可灵活多样,即专业升本、高职院校升本、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但必须满足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乔纳森·普拉克
大多数的文化都重视人的才智,然而,很少有国家能够形成持久的文化氛围让这种才智自由发展。缺乏通用定义,过分强调超常学生的学习成就以及缺乏相关的学术研究和评价机制是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要营造超常教育文化氛围,需要找到天赋、天才以及创造力等概念的通用定义;同时,必须承认天才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概念而非仅仅是学习成就上的或者认知性的。另外,必须有效地做好成果的评估工作以及超常儿童的扎实培育和后天开发工作。
关键词:
才智 超常教育 创造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伍艺 刘后平
现代市场经济的产业发展需要资本与劳动力的有机结合,我国正在推进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都面临着城乡劳动力分割问题。本文借助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我国两化互动发展中的劳动力分割问题的内生性进行了分析,从劳动力和资本的互动关系中揭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根源,提出了立足于两化互动发展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两化互动 劳动力市场分割 内生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玉敏 杨先华
论劳动力产权中的劳动力发展权王玉敏杨先华目前,我国理论界已经重视并开始把劳动力作为产权理论的研究对象。参照物质财富的产权含义,当前理论界对劳动力产权的定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主要包括劳动力的所有权、支配权、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芹 李焕荣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方法稍显单一,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佛山市为例,通过分析佛山市第三产业和就业人数的相关数据,先通过图形观察数据之间隐含的关系,然后建立相适应曲线估计模型,对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块对回归残差函数进行逼近,并对预测值进行残差补偿,从而减少单一曲线估计模型的误差波动性,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就业 预测 MLP神经网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冯仁毅,王杰
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确定的三次产业的分类范围,就浙江第三产业劳动力结构及其发展变化作一简要的分析,并对今后浙江第三产业的发展略作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万海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10%左右,从一个低收入国家成为一个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而且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尤其突出的是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恶化。这种状况不得不让人们联想到一个问题:中国是否会掉人"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在人均GDP处于3000美元至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人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社会经济矛盾高发期,一旦这些矛盾得不到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英俊
一、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不到位。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劳动力市场上必须有两个主体,即招聘者和求职者。从招聘者看,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该享有资源配置的自主权,而劳动力配置的自主权是企业自主权的重要内容。目前,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劳动用工权力落实状况是:在自行制定用工计划.自主决定招工时间、方式、条件和数量上比较落实了,但作为一个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立见 林志平
我国现阶段劳动力仍具有商品的属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说明了在我国建立劳动力市场有其客观必然性;根植于生产资料公有占主体与劳动力个人所有占主体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性质,说明了我国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既是必要的,亦是可能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对带有明显的传统经济体制痕迹的我国现行劳动人事制度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是培育和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途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金泓汎
The government's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he labor market ha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Japa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after World War Ⅱ. Both the employment organism and wage system in that period had many saliences worth noticing. With the revolution of the society, these saliences has chan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