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
2023(468)
2022(431)
2021(424)
2020(347)
2019(755)
2018(730)
2017(1223)
2016(863)
2015(1088)
2014(1064)
2013(867)
2012(704)
2011(637)
2010(697)
2009(581)
2008(552)
2007(486)
2006(399)
2005(354)
作者
(1854)
(1484)
(1464)
(1383)
(909)
(735)
(694)
(601)
(551)
(547)
(539)
(530)
(519)
(470)
(470)
(448)
(442)
(413)
(411)
(406)
(403)
(402)
(370)
(362)
(355)
(354)
(343)
(324)
(320)
(310)
学科
教育(2318)
(2227)
管理(2199)
(2018)
企业(2018)
技术(1671)
(1666)
经济(1664)
技术管理(1332)
政治(1293)
思想(1289)
思想政治(1279)
政治教育(1279)
治教(1279)
德育(1274)
中国(1163)
教学(1141)
理论(918)
方法(750)
学法(685)
教学法(685)
数学(648)
数学方法(630)
学理(537)
学理论(537)
研究(515)
业经(502)
学校(444)
(438)
地方(429)
机构
学院(9825)
大学(9359)
管理(3318)
理学(2983)
理学院(2945)
(2927)
经济(2855)
管理学(2851)
管理学院(2839)
研究(2470)
(2027)
师范(2008)
教育(1988)
(1881)
职业(1881)
技术(1809)
(1593)
科学(1520)
师范大学(1466)
职业技术(1379)
中国(1368)
技术学院(1336)
(1335)
北京(1195)
中心(1167)
业大(1164)
(1155)
(1061)
科技(1016)
研究所(972)
基金
项目(6642)
研究(6238)
科学(5507)
教育(4063)
基金(3971)
(3491)
社会(3430)
社会科(3196)
社会科学(3196)
(3067)
国家(3017)
编号(2957)
科学基金(2808)
(2681)
成果(2661)
课题(2623)
(2390)
(2341)
基金项目(2179)
大学(2099)
创新(1931)
规划(1857)
项目编号(1750)
(1662)
自然(1616)
学生(1599)
(1593)
自然科(1590)
自然科学(1590)
科学研究(1575)
期刊
教育(5868)
中国(4086)
研究(3249)
(3043)
经济(3043)
职业(1845)
技术(1600)
管理(1547)
成人(1190)
成人教育(1190)
高等(949)
科学(915)
科技(889)
技术教育(834)
职业技术(834)
职业技术教育(834)
(792)
大学(781)
学报(745)
(739)
论坛(739)
高等教育(735)
(715)
技术经济(594)
学学(584)
农业(566)
业经(504)
(491)
(483)
教研(481)
共检索到14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荣娜  狄敬国  
本文在分析高职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及教学特点,以"创新型实训室"为教学平台,结合机电类专业核心课程《PLC、变频器及触摸屏综合应用技术》实际上课情况,从创新实训室教学管理、学生创新兴趣小组组建、学生科研基金申报、学生专利申请、技能竞赛等方面入手,通过项目化教学以及创新型校本教材编写开发等手段,促进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学术氛围,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志兵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影响高校就业率的重要因素,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勤工助学、公益活动、见习实习、暑期实践、创业尝试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竞争优势。高校、政府、用人单位要通力合作,履行各自的社会责任,发挥各自的社会功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社会实践常态化,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素珍  王燕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呈现普遍缺乏的状况,这一状况不仅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障碍。针对这一情况,文章分析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更好地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初步探索出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国平  
"四大国家战略"(是指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浙江试点,给高职学生就业带来了极大机遇。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通过内外结合,互动共赢,构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长效机制,共赢"四大国家战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颂平  赵莉  
充分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职能,也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学生需要有"候单位时代"的素质型就业能力、面向信息时代的持久性就业能力、面向市场经济的技能性就业能力、面向人才市场的竞争型求职能力、适应学分制时代的职业规划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渤  游菲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就业难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伴生问题。文章提出通过强化多维度培养概念、提升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构建全程化职业辅导体系、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力,促进就业与人才培养的交叉融合、提升形成就业能力的合力三方面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机制,以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长效性和可行性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鸣  潘红  张日新  
大学教育不仅仅关注大学生的学业,同样也要关注他们的就业以及职业的发展。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是通过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使之与学生未来工作有关的能力得到培养,并形成各种与工作相关的品质,以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仔细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并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文瑜  
文章明确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手段和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制定合作机制、改善管理体系。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环节主要包括:以就业能力开发为导向的培养途径、与雇主合作的培养机制和实施全过程指导等三个方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贻杰  
问卷调查及因素分析表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由职业能力、自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应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五个维度构成;对就业能力影响较大的学校教育因素主要是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和实训教学环节以及专业设置;职业能力、自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教育对学生影响较大且学生较为欠缺的就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娟  张耀华  
徐娟、张耀华在《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年第1期中撰文,基于对东中部地区18所高职院校和35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伟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日益引起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从择业教育的角度入手,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容以及通过择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进而基于择业教育视角指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所要实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条主要途径:合理安排课程、增加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指导性内容,增加就业指导的宽度和深度,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与就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丰富心理疏导方面的教育手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平  贾作璋  
当代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目前有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发展不匹配。因此,有必要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抓好落实,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指明发展的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蕴洁  
大学生就业能力低是"就业难"的核心症结,各高校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期望通过通识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及与通识教育的耦合关系,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通识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探索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小涛  
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缺失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意识淡薄、学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和学校与就业市场之间就业交流平台的不完善。对此,应当通过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意识,不断挖掘大学生的自我就业教育能力,转变学校的就业服务的态度,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训和完善学校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等手段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彬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受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限制等多种因素,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教育,从而大力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这既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值得每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思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主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所占据的必要地位,所起到的特有作用,以及具体工作实践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