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63)
2023(2371)
2022(1766)
2021(1317)
2020(956)
2019(2134)
2018(1893)
2017(3740)
2016(1896)
2015(2121)
2014(2140)
2013(2197)
2012(2271)
2011(2120)
2010(2223)
2009(2040)
2008(1776)
2007(1738)
2006(1668)
2005(1487)
作者
(5995)
(5123)
(5090)
(4692)
(3205)
(2283)
(2274)
(1997)
(1948)
(1811)
(1803)
(1696)
(1608)
(1594)
(1555)
(1521)
(1504)
(1414)
(1400)
(1339)
(1284)
(1191)
(1174)
(1139)
(1134)
(1130)
(1029)
(1018)
(1011)
(959)
学科
(20468)
经济(20462)
地方(9667)
地方经济(7137)
管理(5544)
中国(5342)
业经(4227)
(4119)
产业(3849)
(3288)
环境(3287)
方法(3182)
(2839)
企业(2839)
(2836)
数学(2813)
数学方法(2810)
总论(2540)
信息(2483)
资源(2465)
信息产业(2406)
发展(2292)
(2286)
(2172)
金融(2172)
(2121)
农业(2114)
(2071)
技术(1875)
城市(1859)
机构
学院(32236)
大学(30509)
(18039)
经济(17696)
研究(12952)
管理(11580)
理学(9751)
理学院(9606)
管理学(9496)
管理学院(9421)
中国(8986)
(6936)
科学(6856)
(6306)
(6047)
经济学(6031)
中心(5438)
研究所(5415)
财经(5399)
经济学院(5342)
(5284)
(4854)
(4842)
(4546)
师范(4536)
(4332)
(4135)
科学院(4118)
北京(3969)
(3956)
基金
项目(20290)
科学(16679)
研究(15788)
基金(14522)
(12212)
国家(12109)
社会(11631)
社会科(11121)
社会科学(11120)
科学基金(10769)
(8627)
基金项目(7441)
(6743)
(6538)
教育(6147)
发展(6064)
(5969)
编号(5828)
自然(5511)
自然科(5378)
自然科学(5378)
资助(5305)
自然科学基金(5258)
(5186)
国家社会(5163)
经济(5148)
(4707)
重点(4636)
课题(4449)
创新(4409)
期刊
(24172)
经济(24172)
研究(12280)
中国(6086)
管理(5173)
(4503)
经济研究(4303)
业经(3945)
(3624)
科学(3512)
问题(3409)
(2995)
金融(2995)
技术(2898)
财经(2813)
学报(2799)
(2541)
农业(2454)
大学(2364)
学学(2336)
技术经济(2247)
商业(2233)
改革(2221)
(2221)
经济问题(2207)
(2144)
经济管理(2093)
教育(1919)
现代(1907)
城市(1839)
共检索到52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尹宏  
城市经济转型与创意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是后工业化阶段的一般规律,转型的核心是构建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竞争力下降、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等问题,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可以化解城市经济转型难题,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应推动文化创意与实体经济融合、合理布局创意文化产业聚集区、提高创意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发挥创意文化产业的先导作用,加快城市产业转型、空间转型、动力转型、绿色转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其现  
创意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章认为,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级经济区后,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要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使其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发挥其特殊作用。同时,发展创意文化还要充分认识到北部湾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和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德章  宋德军  
本文利用1990~2005年全国及相关地区的流通业发展水平和代表城市经济发展的指标的年度数据,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对应的误差修正模型,以此作为定量分析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研究表明,从长期看,流通业发展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城市的GDP、消费和就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地区之间差异还比较大。提出以流通业为先导,促进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恒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提升,客观上要求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提供更多、更优的文化产品。我国文化市场潜力巨大,需求旺盛,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助力下,文化产业也将迎来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机。但面对发展机遇,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文化产品质量不高,呈现低俗化、娱乐化、快餐化特点,文化市场中盗版侵权等行为屡有发生,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有待进一步规范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志平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与其他产业关联性很强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强烈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时候,能够充当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型产业,在发达国家中迅速兴起并成为世界财富创造的新源泉,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功能重塑和城市治理制度与政策的全面创新。对创意产业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将对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取向提供相关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军  万翠琳  
该文通过文献追溯法、耦合理论和结构模型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互动运行遵循特有的逻辑路径,而要素集聚在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运行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互动会经历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动态耦合过程,两大系统向更高层次的良性互动发展必须突破两大系统之间的交互胁迫这一瓶颈阶段。从要素集聚视角探索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选择,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经济发展效能提升提供实证指导和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寿山  
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是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主要特征是文化与经济、科技在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互为条件的前提下优化创新、快速发展。新闻出版业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在落实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着力发挥文化创意在出版内容创新和企业出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文化创新成果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要牢牢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坚定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率先实现文化创新。第二,进一步推动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新闻出版产业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文化产业不是一种必需品。但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十八大把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一环提出来,标志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都在做文化创意园区、基地的规划,这意味着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在我国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如火如荼发展的表象下,我们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其背后的不足。譬如,对于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的发展,国家相继颁布了许多相关规划,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就地方而言,却普遍缺乏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的视角和布局,导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清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市(州)城市创意指数进行了分析,基于各市(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条件的不同特点,提出各市(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应沿着两条不同道路发展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利哲  杨敏杰  孟庆铎  
本文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及其相互关系,推算出黑龙江省历年从业人才资源总量,并构建GM(1,1)模型和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黑龙江省2007-2015年从业人才需求进行了预测,并运用二模型最优组合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由此,提出了实现预测目标的策略建议,为黑龙江省人才开发和培养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华珂  何春  
基于中国2005-2019年的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2)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引导居民绿色消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途径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3)异质性检验表明在科教水平低的城市、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对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燕  
北京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写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中。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北京市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了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了城市就业;已形成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德章  约翰·亚当斯  宋德军  
流通业处于承上(生产)启下(消费)的地位,具有引导市场、决定生产、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先导产业”。现代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流通业增加值每增加1%,会带动城市GDP、消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较大的增长;所以要发挥好“先导作用”视角,统筹规划现代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在发挥好“先导作用”的前提下,使二者和谐共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俞梅珍  林志帆  
利用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0-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产业专业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对城市经济规模、投资水平、非农产业比重、是否为副省级城市、是否为珠三角城市、是否为沿海港口城市等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从总体上看,产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使用面板门槛模型对产业专业化的潜在异质性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倒U型的非线性特征:产业专业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有一个最优的临界水平;在到达该临界水平前,产业专业化程度提高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但在越过该临界水平后,过度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