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84)
- 2023(16250)
- 2022(13316)
- 2021(12158)
- 2020(10006)
- 2019(22320)
- 2018(22031)
- 2017(41476)
- 2016(22290)
- 2015(24740)
- 2014(24718)
- 2013(24690)
- 2012(23330)
- 2011(21294)
- 2010(22005)
- 2009(20817)
- 2008(20634)
- 2007(18997)
- 2006(17573)
- 2005(16406)
- 学科
- 济(119074)
- 经济(118934)
- 业(91408)
- 企(72525)
- 企业(72525)
- 管理(71535)
- 农(50881)
- 方法(37241)
- 业经(35931)
- 农业(34118)
- 中国(32038)
- 地方(29737)
- 数学(28262)
- 数学方法(28047)
- 财(27914)
- 制(23313)
- 学(19518)
- 技术(19401)
- 策(18735)
- 务(18455)
- 体(18453)
- 财务(18416)
- 财务管理(18394)
- 理论(17690)
- 和(17536)
- 企业财务(17381)
- 发(17275)
- 贸(17258)
- 贸易(17242)
- 银(17205)
- 机构
- 学院(332704)
- 大学(324026)
- 济(150706)
- 经济(147827)
- 管理(127677)
- 研究(118594)
- 理学(107566)
- 理学院(106442)
- 管理学(105000)
- 管理学院(104372)
- 中国(94778)
- 京(69426)
- 农(68115)
- 科学(67553)
- 财(67481)
- 所(60386)
- 江(54941)
- 中心(54192)
- 研究所(53766)
- 财经(51811)
- 农业(51760)
- 业大(49851)
- 经(46652)
- 经济学(45304)
- 北京(44023)
- 州(43090)
- 范(42602)
- 师范(42215)
- 院(41749)
- 经济学院(40432)
- 基金
- 项目(206709)
- 科学(163806)
- 研究(157534)
- 基金(148559)
- 家(127736)
- 国家(126400)
- 科学基金(108914)
- 社会(103517)
- 社会科(97715)
- 社会科学(97691)
- 省(83576)
- 基金项目(77585)
- 教育(69758)
- 划(67340)
- 自然(65420)
- 编号(64585)
- 自然科(63883)
- 自然科学(63867)
- 自然科学基金(62767)
- 资助(59274)
- 成果(52361)
- 发(50916)
- 重点(45997)
- 部(45511)
- 课题(45216)
- 创(45101)
- 业(43107)
- 国家社会(43038)
- 发展(42171)
- 展(41529)
- 期刊
- 济(192598)
- 经济(192598)
- 研究(105782)
- 中国(77808)
- 农(70459)
- 财(53895)
- 管理(52392)
- 学报(47481)
- 农业(47251)
- 科学(47101)
- 大学(37820)
- 融(37255)
- 金融(37255)
- 学学(35892)
- 业经(35817)
- 教育(35084)
- 技术(32464)
- 经济研究(29033)
- 财经(26852)
- 问题(24898)
- 业(24783)
- 经(23428)
- 技术经济(20353)
- 世界(19968)
- 贸(17730)
- 经济问题(16813)
- 农村(16758)
- 村(16758)
- 版(16756)
- 现代(16561)
共检索到541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来煦泉 邹树人
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是九十年代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这篇调查报告以翔实的文字描述了“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萧山市航民村在八十年代的改革中如何因地制宜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集体化的农场式规模统一经营,发展农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提前达到了小康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武装
中国三十多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渐次取消集体的"统一经营"权。集体的"统一经营"原本是《宪法》赋予的责任和权利,不仅有其深刻的农业"生产力"寓意,而且属于村庄最重要的产业组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代中国,重视和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经营",完善村庄统一治理,有望为中国"三农"问题的真正求解获得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
农村改革 集体经济 统一经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武装
中国三十多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渐次取消集体的"统一经营"权。集体的"统一经营"原本是《宪法》赋予的责任和权利,不仅有其深刻的农业"生产力"寓意,而且属于村庄最重要的产业组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代中国,重视和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经营",完善村庄统一治理,有望为中国"三农"问题的真正求解获得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
农村改革 集体经济 统一经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之舟
现阶段集体土地统一经营实践存在集体经营模式、土地入股模式、土地租赁模式等多种模式;其本质是农民集体出资设立的集体企业对集体土地的直接占有和经营收益;其特点是以集体企业为经营主体,以农业发展为经营宗旨,以团体自治为经营原则。我国农地立法应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严格界定统一经营的法律内涵,启动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健全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建立经营方式选择机制,完善统一经营中的权利配置。
关键词:
集体土地 统一经营 制度实践 立法完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芦千文 于雅俐 苑鹏
农业生产托管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有效实现形式。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托管主要有直接服务、居间服务、流转集中再托管三种形式。通过参与农业生产托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了集体统筹功能,做实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中的统一经营作用。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广大乡村地区,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应把农业生产托管作为重要选择,并以此作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举措。但不宜盲目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生产托管,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业务,重点发挥其居间服务优势,创新组织小农户统一接受服务的多种形式,规范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实现农业生产托管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循环互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祝之舟
农民集体或集体企业通过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集体土地统一经营,已经广泛地存在于农村并发挥了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适法困境。对此,我国农地立法应当予以合理的法律回应,有条件地允许统一经营方式的实现,并通过健全土地承包合同解除规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以及其他相关制度,完善统一经营实现的法律路径。
关键词:
集体土地 统一经营 实现路径 立法完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冯道杰 王成利
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当前学界存在着多种声音和看法,实践中也存在着多种理解和做法。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当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集体层面统一经营为主导,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为主体,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为龙头,私营工商企业等为辅助和补充。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组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国家补贴和扶持政策由倾向于扶持少数人受益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为主,转变为扶持惠及多数人、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与活力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为主,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当务之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锡根
正确认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是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前提,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前提。 一 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自力 顾惠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这不仅是消除绝对贫困与乡村振兴对接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对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在新时代的传承。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尤其是"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分析范式,探索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演进路径,有助于从其内在关联及相互作用机制中更好把握核心要义与生成逻辑。理论上的可能性,不意味着就必然自发转化为现实,从生产关系出发构建中国特色新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才是应有之义。这就要调整生产关系,在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基础上,通过生产方式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其中关键是农业生产托管,以其再组织化等优势引导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为新时代创新公有制实现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打开关键突破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查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一、农村集体经济现状、特点和问题农村改革以来山东省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集体统一经营和乡村企业,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1995年,全省共有乡镇集体经济组织367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明忠 陈晓杰 魏滨辉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基于集体行动视角,利用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双重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检验村庄特征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相较感到比较幸福或非常幸福的农民,仍有35.6%的农民感到不幸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农民幸福感,这一结论通过了工具变量法等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来增强农民幸福感。进一步分析发现,处于中西部地区、民主水平越高、拥有大学生村官和村主任任期越长的村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越明显。据此,建议应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积极倡导乡村民主,并鼓励村干部任期适当延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劭泊
十八大以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国民经济调整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中,农村土地流转是关键问题。为此,本人在山西省几个县区的农村进行了走访调研,了解土地流转的现状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情况,依据法律和政策撰写此文。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解释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其次根据调查结果,举例说明四种典型的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情况,从主体和价值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了发展集体经济与土地流转的关键问题;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践探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法律主体、发展阶段和必要条件,希望对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土地流转 法律主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栾健 张哲晰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和核心载体。本文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构建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2020—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得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户增收,多种检验均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带动农户增收,具体表现为提升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户就地就近稳定就业;考虑乡村治理环境异质性的检验发现,实施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村干部文化程度较高、村两委“一肩挑”的村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户的增收效应更强;拓展讨论表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低收入农户群体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能够有效缩小收入差距,在保障效率的同时兼顾了公平。因此,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抓手,引导农地流转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协同推进乡村治理环境优化,将会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中华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要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路径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但是,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模小、产业结构单一、缺少有效抵押物等问题,导致金融支持缺乏基础,同时金融机构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创新不多,也亟须在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延信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需要从法律上理清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概念及内涵。本文辩析了农村集体经济、集体所有制的性质、成因、趋势,集体经济组织的特征,集体所有权人,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集体资产权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