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2)
2023(13990)
2022(11692)
2021(10771)
2020(8398)
2019(19144)
2018(19138)
2017(35360)
2016(19051)
2015(21557)
2014(21807)
2013(21815)
2012(20661)
2011(19110)
2010(19864)
2009(18183)
2008(17811)
2007(16320)
2006(15016)
2005(14068)
作者
(56260)
(47385)
(46859)
(44482)
(30019)
(22645)
(21347)
(18429)
(17947)
(17238)
(16383)
(15700)
(15497)
(15101)
(14659)
(14430)
(13860)
(13850)
(13633)
(13595)
(12340)
(11689)
(11597)
(11178)
(10872)
(10673)
(10645)
(10379)
(9795)
(9536)
学科
(100075)
经济(99980)
(59483)
(50276)
管理(49472)
(34682)
企业(34682)
农业(33798)
地方(29110)
中国(29020)
方法(26585)
业经(25699)
数学(22144)
数学方法(21968)
技术(18239)
(18125)
(17912)
(16967)
地方经济(15908)
(15529)
贸易(15509)
(14919)
(14909)
银行(14882)
(14722)
(14671)
金融(14670)
(14519)
理论(13465)
发展(13261)
机构
学院(280938)
大学(273846)
(123883)
经济(121122)
管理(103093)
研究(102689)
理学(85960)
理学院(85012)
管理学(83816)
管理学院(83276)
中国(80306)
(60417)
科学(59628)
(59087)
(52424)
(52344)
中心(47815)
(47532)
研究所(46505)
农业(45446)
业大(42979)
(40056)
师范(39680)
财经(39611)
北京(37884)
(37857)
经济学(36812)
(36020)
(35602)
(34810)
基金
项目(173345)
研究(136525)
科学(135240)
基金(120143)
(103073)
国家(102022)
社会(86636)
科学基金(86328)
社会科(81613)
社会科学(81594)
(71595)
基金项目(63186)
教育(61441)
编号(59287)
(57259)
自然(49815)
成果(49040)
自然科(48545)
自然科学(48538)
自然科学基金(47638)
资助(47169)
(44635)
课题(41228)
重点(39079)
(37812)
发展(36970)
(36828)
(36369)
国家社会(35606)
(34492)
期刊
(162502)
经济(162502)
研究(89695)
中国(72943)
(64509)
农业(43543)
学报(39973)
科学(38791)
管理(38623)
教育(38507)
(38465)
大学(31653)
(31410)
金融(31410)
业经(30410)
技术(30354)
学学(29205)
经济研究(23482)
问题(21361)
(20839)
财经(19578)
图书(18950)
(17212)
世界(16872)
技术经济(16511)
农村(15851)
(15851)
农业经济(15603)
(15064)
论坛(15064)
共检索到467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崇义 ,穆跃军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河北省沧州地区同全国一样,在农村出现了一批新的服务组织,有的叫协会,有的叫合作社,还有的叫产业开发集团。它是由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一共同需要的农民、科技人员、经济实体按照自愿互利、共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贵荒  
辽宁省农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多是以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形式成立的。近二十年来,各类农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在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普知识普及、农业信息传递、农产品流通以及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今天,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农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正在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纽带和桥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理结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很关键。目前,中国农民面临的竞争对手,是组织程度很高的大农场主及其组成的合作社联盟,甚至是由农产品出口国组成的国际垄断集团。即使不考虑技术、价格,在组织层面上,我国农民不是外国竞争者的对手,明显处于劣势。合作社作为农民进入市场的载体,作为政府联系农民的纽带,很可能成为农村实现第二次飞跃的组织形式。本文在分析中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教训和意义基础上,提出应该用“罗奇代尔”原则对我国“新一代合作社”进行规范,并分析了中国现实与“国际合作社联盟”原则要求的差距,提出了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我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以农业类专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重点学校。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牢记农业职业学校的历史使命,发扬"勤俭公诚"的校训精神和"耕读传世"的优良传统,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俊梁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三大股份合作"是对传统合作社组织的创新发展。它初步解决了家庭联产承包与适度规模经营的矛盾,权力主体分散与集体经营的矛盾,农民投资意愿强烈与投资效果不佳的矛盾;促进了传统农民向现代公民的有组织过渡,培育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新农民,提升了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构建了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缩小了城乡差距,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表明"三大股份合作"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合作形式趋向集团化,合作经营内容多元化,日常运行"去行政化",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化,组织构成开放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俊杰  吴比  闫辉  
发展农民信用合作组织是破解农村金融改革难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构建新型农村合作体系的重要内容,其不仅符合农村发展实际、顺应农民发展需求,也体现了中央改革精神。论文以温州市发展农民信用合作组织的实践为例,分析其具体做法、实践效果和困难问题,总结改革得失,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晓旺  
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意见的出台,拉开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序幕。首批试点工作已进行了一年,试点省(区)正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异常活跃。实践证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是激发农村金融活力的有效途径。总结首批试点省(区)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经验和不足,对于推进新一轮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改革试点,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鹰  
进入新世纪,全球技术创新已呈现出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态势,随着技术革命浪潮的推进和产业结构发展的升级,新技术经济发展范式已逐步成型并产生较大影响。要全面了解新技术经济时代技术进步的演化及成长,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影响,以及与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共生融合的过程,需要我们对技术进步进行历史性考察和深入的分析,并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互动过程的趋势特点进行把握。在新技术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需要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在目标体系与运行机制上全方位的协同统一,而主动构建有利于两者协同发展的组织机制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寿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的发展,正在引人注目地迫使人们重新认识和估价乡村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对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决不能低估。特别是以“天府之国”著称的四川,向来以农业为本。在乡村建设中,又面临着人多、地少、森林资源贫乏三大难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迎秋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叫做"两个毫不动摇"。其中,一个是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另外一个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历史线索、总体走向及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基本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世明  
积极投身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和职责,也是新的发展机遇和舞台。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在深刻领会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意义的同时,着力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主动搭建三个服务平台,并在长效机制探索、实验方法创新、示范点建设和社区教育网络形成等方面大胆开拓和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勇  
面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已有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以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发展为重点,改造老专业,建设新专业,构建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的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多方联动推动专业建设,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的新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瑞强   刘烨斌   张宜红   蔡波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地处欠发达地区的X市Y区作为案例,系统梳理农村集体经济的演进脉络,聚焦试点地区的“政经分离”实践探索及其运行逻辑并展开深入探讨,基于“制度—资源—技术”理论和自主治理理论,构建多元共治的分析框架,剖析“政经分离”实践的发生机制和富民兴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政经分离”,乡村能够根据自身禀赋实现兼具明确治理制度边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等特征的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运作。这能够有效带动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并逐步构建坚实的要素互动基础,加强多元治理主体的利益共识,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仍存在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系统运行机制不顺、治理主体能力不强等共性问题。为此,本研究从优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发展动能和强化要素支撑等方面给出路径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府培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市各级党政领导抓住机遇,因势利导,积极探索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途径,农村经济迅速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扩大经济总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路子。即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大力兴办乡镇工业;以乡镇工业为后盾,稳定提高农业;以一二产业发展为契机,积极兴办第三产业;以各业经济外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全面繁荣。这也就是后来被许多经济学家概括为“苏南模式”的主要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