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7)
2023(9676)
2022(7933)
2021(7231)
2020(5581)
2019(12785)
2018(12352)
2017(23169)
2016(12381)
2015(13866)
2014(13745)
2013(13474)
2012(13022)
2011(11778)
2010(12540)
2009(11645)
2008(10751)
2007(9592)
2006(8812)
2005(8591)
作者
(34414)
(28124)
(28025)
(26568)
(18062)
(13531)
(13009)
(10967)
(10925)
(10257)
(9625)
(9494)
(9155)
(8960)
(8921)
(8848)
(8258)
(8210)
(8119)
(8036)
(7328)
(6839)
(6817)
(6605)
(6533)
(6500)
(6351)
(6236)
(5785)
(5672)
学科
(52088)
经济(52008)
(30704)
管理(28184)
(27252)
金融(27252)
中国(25669)
(24318)
银行(24306)
(23765)
(22677)
企业(22677)
地方(20457)
(16434)
业经(14073)
(13234)
(12632)
方法(12597)
农业(11495)
(11153)
中国金融(11137)
贸易(11137)
(10782)
(10479)
地方经济(10199)
数学(10108)
数学方法(10008)
理论(9731)
(8232)
环境(8110)
机构
学院(167731)
大学(164087)
(72103)
经济(70381)
研究(64041)
管理(56851)
中国(56684)
理学(46089)
理学院(45482)
管理学(44872)
管理学院(44542)
(36320)
(35793)
科学(35060)
(32231)
中心(31057)
研究所(28577)
(27658)
财经(26573)
(26451)
(24811)
师范(24566)
北京(24316)
(23974)
(23664)
(22961)
经济学(22674)
(22524)
银行(21652)
(20403)
基金
项目(100115)
研究(81141)
科学(77604)
基金(68004)
(57344)
国家(56696)
社会(50248)
科学基金(47787)
社会科(47596)
社会科学(47589)
(40947)
教育(37277)
编号(34873)
基金项目(34681)
(33541)
成果(30161)
(28695)
资助(27788)
自然(26225)
课题(25877)
自然科(25577)
自然科学(25574)
自然科学基金(25093)
发展(23978)
(23551)
重点(23217)
(21979)
(21764)
(21674)
(21556)
期刊
(90781)
经济(90781)
研究(60180)
中国(45136)
(36924)
金融(36924)
教育(27739)
(27031)
(26098)
管理(23492)
学报(20562)
科学(20134)
农业(18080)
大学(16606)
技术(16255)
业经(15330)
学学(15138)
经济研究(14519)
财经(12994)
国际(12228)
问题(11609)
(11200)
(10965)
世界(10023)
(9813)
(9228)
论坛(9228)
图书(8872)
职业(8846)
理论(8551)
共检索到294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娄飞鹏  
美国、日本、德国养老金融发展的历史比较长,经过不断的探索改革,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养老金融发展体制,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全球有多个国家建立养老金三支柱框架,美国养老金融发展的特色产品创新、日本农村养老金融发展的支持政策、德国通过李斯特改革建立的养老金三支柱框架,分别对应了我国养老金融发展中针对性产品缺乏、农村养老金融发展薄弱以及对基本养老金依赖过重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美国、日本、德国养老金三支柱框架、养老金融发展的产品创新、农村养老金融发展情况,分析其具体做法和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岩   张红卓  
养老金融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着力点,其快速发展需要财税政策的有力支持,国际上一些较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运用财税政策培育和支持养老金融发展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本文基于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个层面,系统梳理总结了国外财税政策支持养老金融发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构建了推动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波  郑联盛  郭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程度不断加深,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结构性、高龄化特点突出“,未富先老”的老龄化危机加速到来。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发展养老金融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建立了以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为主体的养老金融体系。但受实践经验不足、供需不平衡等因素影响,我国养老金融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借鉴英国、日本、美国在发展养老金融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发展我国养老金融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洪崎  
多数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于1975~1990年先后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发达国家在养老产业及养老金融方面针对本国国情开展了一系列举措,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养老金融具有重要启示。一、发达国家发展养老金融的经验做法。瑞典和日本是世界上开展养老服务较为成功的国家,其成功之处在于拥有最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和最完善的养老服务设施。瑞典是典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娄飞鹏  
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人口老龄化水平仍将提高并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发展养老金融对我国而言意义重大。养老金融出现及其发展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的预期寿命延长以及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养老金融并非是专门服务老年人的金融,而是服务整个社会、所有人口的金融,服务老年人是养老金融发展中的一个重点"。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人口老龄化特点决定了我国在养老金融发展中没有试错的机会,需要有正确的思路来引领养老金融发展,也需要在养老金融发展中突出重点,发挥政府、金融机构、个人三方的合力,利用有限的资源优先解决关键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瑞怀  
<正>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因此,做好养老金融工作意义重大。一方面,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老龄群体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发挥金融在社会养老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将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转化为“银发经济”红利,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当前,湖南省养老金融工作已取得初步进展,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产品服务不断完善,金融适老化改造持续优化。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加强养老服务金融创新,强化金融支持养老产业配套保障机制。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淮北市分行养老金融课题组   李彤  
<正>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全面深入发展养老金融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国家战略。国外主要老龄化国家的养老金融发展社会环境、养老金金融特点及养老产业和服务金融发展实践等,可以为我国养老金融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繁荣  
国家普惠金融战略(NFIS)是从国家层面系统地提出加快普惠金融发展的综合性公共政策。随着中国2015年11月9日审议通过《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NFIS成为全球共同政策工具的特征日益明显。本文分析了普惠金融主要国际组织——普惠金融联盟(AFI)的成员国推动NFIS发展的最新实践,以期为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长健  孙富博  
本文总结国外金融发展权制度实践方式和特点,对国外制度实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国外在金融发展权制度实践中,重视农村地区、农业领域发展以及金融消费者保护,特别是弱势金融消费者保护;并且,国家干预以及法律制度在金融发展权制度推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研究结论,结合我国金融发展权制度发展实际,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借鉴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是消解金融排斥,向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通过回顾分析普惠金融的发展实践,我们认识到发展普惠金融应坚持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原则,激励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符合弱势群体金融需求、成本适度的金融产品,以营造普惠金融发展的持续动力,实现互利共赢,才能推动普惠金融大发展。普惠金融不是无条件向所有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而是有服务边界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冲  
西方银行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重点围绕管理气候变化风险、拓展低碳金融业务和加强内部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努力打造低碳领先银行,低碳金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西方银行的主要经验包括组建专门机构与团队、夯实研究基础、发挥综合化经营优势以及重视同外部专业机构的合作。我国银行业机构应积极借鉴国外最佳实践,从制定发展战略、加强基础建设、防范高碳排放行业风险、拓展新兴业务市场、完善自身碳排放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深入推进低碳金融建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万霞  
本文首先结合日本经济社会背景,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并从组织结构、信贷事业内容、功能等方面,重点对日本农协的实践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农村金融的特点:主要是重视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注重协作金融、地区性金融以及发挥金融的指导功能。通过借鉴日本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提出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应重视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信用合作,鼓励其他合作性非正规金融组织发展,加强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是消解金融排斥,向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通过回顾分析普惠金融的发展实践,我们认识到发展普惠金融应坚持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原则,激励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符合弱势群体金融需求、成本适度的金融产品,以营造普惠金融发展的持续动力,实现互利共赢,才能推动普惠金融大发展。普惠金融不是无条件向所有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而是有服务边界的。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张剑颖  
一、养老金融市场发展与实践的情况1.从市场规模看,养老金融市场受到国家政策扶持,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在退休后颐养天年是老百姓考虑的头等大事,这不仅有赖于国家对养老金制度的持续完善,更需要专业的投资机构对养老金进行配置管理,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近几年来,伴随人口结构调整,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国民养老的需求开始逐渐释放。站在投资端来看,养老资金的持续良好投资运营关系到国运及民生福祉。为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礼慧   董希淼   方嘉奇   
当前,转型金融备受关注。转型金融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下,以与《巴黎协定》目标一致的方式,对市场主体、经济活动和资产项目向低排放和净零排放转型提供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与绿色金融相比,转型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支持低碳转型方面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发展转型金融对破解我国转型发展的困境、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际社会在转型金融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国也陆续推出了一些转型金融产品。下一步,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