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76)
2023(6861)
2022(5775)
2021(5272)
2020(3819)
2019(8841)
2018(8561)
2017(15858)
2016(8508)
2015(9652)
2014(9626)
2013(9653)
2012(9507)
2011(8871)
2010(9100)
2009(8365)
2008(8201)
2007(7389)
2006(6923)
2005(6602)
作者
(26302)
(21944)
(21831)
(20638)
(13964)
(10427)
(9663)
(8509)
(8444)
(7824)
(7622)
(7265)
(7186)
(7102)
(6855)
(6794)
(6459)
(6280)
(6274)
(6244)
(5608)
(5425)
(5342)
(5070)
(5027)
(4998)
(4949)
(4911)
(4514)
(4437)
学科
(47963)
经济(47926)
(23260)
管理(21480)
地方(17667)
(17424)
企业(17424)
中国(16410)
(14328)
业经(14066)
方法(13620)
农业(10158)
地方经济(9976)
(9758)
数学(9567)
数学方法(9510)
(8662)
(8195)
金融(8195)
(8148)
贸易(8132)
(8006)
银行(7995)
环境(7978)
(7900)
(7773)
(7413)
理论(7399)
发展(7288)
(7269)
机构
学院(128077)
大学(124645)
(56553)
经济(55404)
研究(50897)
管理(45714)
中国(39224)
理学(37883)
理学院(37393)
管理学(36888)
管理学院(36656)
科学(30186)
(28299)
(26472)
(24571)
(24086)
研究所(23663)
中心(22311)
(21406)
(19146)
师范(18970)
北京(18535)
农业(18484)
财经(18395)
(18300)
业大(18107)
(17370)
经济学(16852)
(16582)
(16544)
基金
项目(79411)
科学(62492)
研究(60983)
基金(55062)
(47866)
国家(47383)
科学基金(39855)
社会(39413)
社会科(37200)
社会科学(37197)
(32798)
基金项目(28417)
(26922)
教育(26545)
编号(25019)
(24566)
自然(23237)
自然科(22663)
自然科学(22660)
自然科学基金(22227)
资助(22074)
成果(20411)
发展(20244)
(19888)
课题(18567)
重点(18222)
(16790)
(16644)
国家社会(16126)
创新(15577)
期刊
(73088)
经济(73088)
研究(43954)
中国(33571)
(24066)
管理(19040)
学报(18235)
科学(18163)
(17454)
教育(17411)
农业(16957)
(15063)
金融(15063)
大学(14150)
业经(13824)
学学(13124)
技术(12276)
经济研究(11702)
问题(9546)
(9338)
财经(9036)
(7950)
世界(7258)
(7057)
技术经济(7035)
商业(6989)
(6616)
资源(6593)
国际(6431)
现代(6427)
共检索到215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全武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 ,首要的是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党的性质和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 ,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只有从经济改革、党的建设、科技发展中实践这一思想 ,才能真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加快中国在 2 1世纪经济发展的进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钢  王丽娟  李羚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共产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是共产党的生命力所在 ,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因此 ,必须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打好改革攻坚战 :(1)坚持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 ,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放在首要地位 ;(2 )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 ,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生机与活力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提高国际竞争力 ;(4)发挥工作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主体的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重一  熊新文  
在社会主义国家 ,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 ,并在这个基础上 ,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表明 ,她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本文论述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以及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不同任务、手段、途径和方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诗宇   丁晓强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以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基础支撑。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国共产党能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缘于遵循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无产阶级运动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逻辑理路。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提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于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新跃升、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以及全球发展的新思路。展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导引、思想指引和主体牵引,才能有力有效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蹄疾步稳,进而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注入强大动力、奠定坚固基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祥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祥解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党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对于加强和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市场经济驾驭能力,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昌黎  孟海贵  
生产力有个基本特点 ,那就是全世界有共同的发展轨道 ,类似于坐标上的轨迹。古代和近代生产力系统简单 ,劳动工具这一要素可标示生产力发展水平。现代生产力系统复杂 ,要用多种坐标来标示。以生产力要素为坐标 ,科技要素标志先进生产力 ;以生产力主体为坐标 ,智力型劳动者标志先进生产力 ;以生产力结构为坐标 ,知识经济标志先进生产力 ;以生产力功能为坐标 ,(人与自然 )和谐型标志先进生产力。用集合论分析 ,生产力的要素、主体、结构三个集大部分相交 ,接近重合 ,此三集与生产力功能这个集 ,有部分相交 ,但也有不相交之部分 ,其中有些还相互排斥。科学技术要素和知识经济结构如何实现和谐型功能 ,将是 2...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怀友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不仅明确将中国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把握百年党史发展的主题,有利于深刻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孟子   刘志阳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议题。在斗争和执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总结生产力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地丰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内容。本文基于历史演化视角,系统梳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产力理论发展脉络,重点剖析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和历史贡献。本文认为:(1)中国共产党生产力理论的演进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萌芽发育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初步形成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稳步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深化阶段。(2)中国共产党生产力理论主线历经了“注重生产关系变革—强调生产力增量发展—重视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内核转变。(3)新质生产力理论继承了党在现代化建设各个时期的生产力理论成果,从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的视角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孟子   刘志阳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议题。在斗争和执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总结生产力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地丰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内容。本文基于历史演化视角,系统梳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产力理论发展脉络,重点剖析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和历史贡献。本文认为:(1)中国共产党生产力理论的演进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萌芽发育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初步形成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稳步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深化阶段。(2)中国共产党生产力理论主线历经了“注重生产关系变革—强调生产力增量发展—重视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内核转变。(3)新质生产力理论继承了党在现代化建设各个时期的生产力理论成果,从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的视角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孟子   刘志阳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议题。在斗争和执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总结生产力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地丰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内容。本文基于历史演化视角,系统梳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产力理论发展脉络,重点剖析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和历史贡献。本文认为:(1)中国共产党生产力理论的演进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萌芽发育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初步形成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稳步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深化阶段。(2)中国共产党生产力理论主线历经了“注重生产关系变革—强调生产力增量发展—重视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内核转变。(3)新质生产力理论继承了党在现代化建设各个时期的生产力理论成果,从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的视角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莹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征和趋势。只有敏锐地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才能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并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靳文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在形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相继被认可的新要素总是该时代生产力发展中最先进的要素。按要素分配不仅是发展科技、管理等先进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从源头上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