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2)
2023(10084)
2022(7660)
2021(6823)
2020(5044)
2019(11337)
2018(11272)
2017(21013)
2016(11373)
2015(12645)
2014(13014)
2013(12478)
2012(11757)
2011(10762)
2010(10887)
2009(9918)
2008(9769)
2007(8939)
2006(8334)
2005(7959)
作者
(33518)
(27997)
(27783)
(26437)
(17830)
(13229)
(12510)
(10888)
(10779)
(10019)
(9681)
(9319)
(9052)
(8974)
(8659)
(8602)
(8227)
(8096)
(8042)
(8030)
(7156)
(6950)
(6884)
(6443)
(6366)
(6355)
(6300)
(6232)
(5693)
(5556)
学科
(59573)
经济(59524)
管理(29454)
(27425)
中国(21442)
地方(19763)
(18817)
企业(18817)
(18468)
业经(15437)
农业(12964)
(12385)
方法(12280)
地方经济(10547)
(10337)
金融(10336)
(10301)
银行(10285)
(10083)
数学(9940)
数学方法(9849)
发展(9774)
(9757)
(9747)
(9739)
贸易(9726)
(9310)
(9268)
环境(8599)
(8531)
机构
学院(163148)
大学(158297)
(67927)
经济(66407)
研究(63457)
管理(56011)
中国(48933)
理学(45882)
理学院(45310)
管理学(44524)
管理学院(44229)
科学(37814)
(35571)
(32660)
(31296)
(29268)
研究所(29235)
中心(28325)
(27368)
(24310)
师范(24071)
财经(23616)
(23320)
北京(23241)
业大(22628)
农业(22369)
(22356)
(21328)
经济学(20765)
(20589)
基金
项目(102068)
科学(79942)
研究(79157)
基金(70168)
(60941)
国家(60328)
科学基金(50645)
社会(50204)
社会科(47515)
社会科学(47506)
(42269)
基金项目(36219)
教育(35169)
(34704)
编号(33323)
(29609)
自然(29106)
自然科(28377)
自然科学(28373)
自然科学基金(27824)
成果(27742)
资助(27270)
课题(24831)
发展(24327)
(23887)
重点(23735)
(21370)
(21139)
国家社会(20705)
(20528)
期刊
(89488)
经济(89488)
研究(54615)
中国(41155)
(30300)
学报(24002)
教育(23642)
科学(23287)
管理(22991)
(22407)
农业(20688)
(20602)
金融(20602)
大学(18523)
学学(17242)
业经(16968)
技术(15067)
经济研究(14323)
问题(11911)
财经(11410)
(10611)
(9959)
(9448)
国际(8694)
商业(8551)
世界(8376)
现代(8263)
(8141)
图书(8133)
(8037)
共检索到272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晓飞  
发展住房商品化的主要途径郭晓飞一、我国住宅市场的现状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积压商品房5,000多万平方米,占用资金近1,000亿元,资源浪费相当严重。住房市场的消费对象多集中在企事业单位、三资企业的高收入阶层以及个体工商户中,以工薪阶层为主的普通居民很...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大全  
什么是住房商品化?为什么必须实行教职工住房商品化?怎样实行教职工住房商品化?本文拟对此作一些探讨。一、什么是住房商品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贝鸥  彭炳泉  
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看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住房商品化○贝鸥彭炳泉文章认为,土地有偿使用和住房商品化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两大政策支柱。由于这两大政策本身在实践中出现了偏差,因而导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起伏性。一方面,虽然目前我国城市土地的“双轨”流转机制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英丽  袁帅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产生,绿色设计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通过分析废弃物经再设计之后应用的可能性,探讨并提出了实现其商品化的途径,以达到减少能源与物质不必要的消耗,减轻环境的污染,实现产品的循环利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景新  
计算机在我国审 计工作中的应用是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末,九十年代初才开 始的,我们曾通过请 进来,派出去,学习 国外计算机审计工作 经验,多次召开专业 会议,研讨实施计算 机审计的重要意义, 布置审计软件开发任 务。到1991年开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童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9年至1996年,我国城乡共建成住宅达138亿平方米,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及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一方面住宅需求量仍然很大,人均住房面积仍然不高,另一方面又出现大量的空置房。截止19...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振  蔡万焕  王生升  
住房商品化是为解决与改善劳动者的居住条件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住房商品化以来,中国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经济、社会问题。问题背后的根源在于,住房商品化同时劳动力也出现商品化进程。住房作为特殊的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在劳动力商品化的条件下,在改革的过程中,劳动力再生产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没有被较好地兼顾。劳动力商品化与住房的商品化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悖论,这些悖论也是当下中国住房问题的主要根源。应从劳动力商品化和再生产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劳动者的住房问题,将住房问题纳入社会生产的全过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元真  
为全面贯彻落实"稳定房价"和"住有所居",国务院相关部、委、办近期纷纷组织研究和部署,快速有效地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我国房地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与措施。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通过深入的调研,客观地就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的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取向、前景展望、形成合力和有效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供我国政府部门、现代企业和大专院校的学者和相关人士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郎威  
前言加快实现住宅商品化是一件利国益民的大事.本文试用西方金融市场远期证券交易的随机分析方法说明商品房远期价值的不确定性是影响住宅商品化进程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未来房改政策的稳定性、持久性、力度、速度和深度的模糊不清以及住房投资的不可逆性(一旦房地产市场形成过缓或最终难以形成,住宅投资很难回收),使公众手持流动性资产(如现金、活期储蓄、可转让和贴现的有价证券),对不动产(这里指房产)投资决策的等待具有一定的价值。等待使住宅商品化缺少必要的私人投资,又进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顾海兵  
作者认为,不应把我国现阶段住房中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福利性”住房制度。作者在分析了我国住房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住房有限商品化”的观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晓  谭和平  
农村住房商品化有利于发挥物尽其用的价值,有利于推进新农村的建设。然而,现阶段农村住房是不能作为商品流转的。文章分析了制约农村住房商品化的相关因素,如农用地的匮乏、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农宅交易规则的缺失等。在此基础上,文章探寻了农村住房商品化的可行性,进而提出了规范农宅流转的立法建议:明确农宅商品化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清晰界定农宅的市场准入条件,明确农宅流转应遵循的交易规则,完善农宅流转收益的分配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强  周伟  
公有住房出售与推进住房商品化徐强,周伟一、住房商品化的两种基本手段及自有自用的相对优势住房商品化的实质,是要把城市地区的福利性住房改为商品,使其通过市场来进行生产、交换、分配,让居民在市场上实现住房消费。住房消费的商品化是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住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政清  
住房商品化的国际借鉴──住房购买力与住房金融杜政清一、住房购买力现阶段房价与收人之比远远高于国际水平的下限,低收入与高房价形成强烈反差,影响住房市场和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应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快存量住房商品化与微利房的市场投放。1.房价与家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瑞萍  
乡村生活是人们向往的一种自在生活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安宁家园。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然而稍后的时间证明了乡村仍是理想的居住所,乡村旅游业也随之诞生,成为了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真实性体验是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根本追求,而旅游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商品化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显示出了许多副作用。文化生态旅游为均衡乡村旅游"商品化"和"真实性"提供了选择,保护乡村原生文化和原住居民的利益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持久繁荣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