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1)
- 2023(12885)
- 2022(10660)
- 2021(9382)
- 2020(7527)
- 2019(16572)
- 2018(16193)
- 2017(30337)
- 2016(15614)
- 2015(17157)
- 2014(16860)
- 2013(16774)
- 2012(15993)
- 2011(14752)
- 2010(15307)
- 2009(14395)
- 2008(13109)
- 2007(12019)
- 2006(11145)
- 2005(10554)
- 学科
- 济(87133)
- 经济(87072)
- 管理(49886)
- 业(48687)
- 企(40078)
- 企业(40078)
- 中国(30216)
- 地方(27754)
- 融(26895)
- 金融(26895)
- 银(24777)
- 银行(24761)
- 行(24170)
- 方法(22714)
- 业经(20035)
- 农(19561)
- 数学(19155)
- 数学方法(19046)
- 技术(18622)
- 制(16727)
- 财(16385)
- 地方经济(16146)
- 环境(16082)
- 学(15391)
- 农业(14156)
- 发(13122)
- 技术管理(13108)
- 贸(12120)
- 贸易(12102)
- 产业(11700)
- 机构
- 学院(225844)
- 大学(221823)
- 济(108699)
- 经济(106630)
- 管理(84168)
- 研究(84047)
- 理学(70216)
- 中国(70015)
- 理学院(69447)
- 管理学(68624)
- 管理学院(68192)
- 财(48522)
- 京(46842)
- 科学(45927)
- 所(41639)
- 中心(38879)
- 财经(37203)
- 研究所(37026)
- 江(36269)
- 经济学(34746)
- 经(33550)
- 农(32237)
- 经济学院(30835)
- 北京(30596)
- 院(30190)
- 州(29538)
- 范(29269)
- 师范(29001)
- 财经大学(27326)
- 业大(27269)
- 基金
- 项目(140196)
- 科学(112253)
- 研究(108190)
- 基金(100315)
- 家(85645)
- 国家(84862)
- 科学基金(73786)
- 社会(72114)
- 社会科(68716)
- 社会科学(68702)
- 省(57787)
- 基金项目(52415)
- 教育(47825)
- 划(46551)
- 自然(43129)
- 编号(42241)
- 自然科(42139)
- 自然科学(42133)
- 自然科学基金(41409)
- 资助(39290)
- 发(38012)
- 创(35503)
- 成果(34181)
- 创新(32294)
- 重点(32162)
- 发展(31713)
- 课题(31274)
- 展(31185)
- 国家社会(30199)
- 部(30010)
- 期刊
- 济(134503)
- 经济(134503)
- 研究(78758)
- 中国(54945)
- 融(38826)
- 金融(38826)
- 管理(36888)
- 财(36230)
- 农(31135)
- 科学(28757)
- 学报(27179)
- 教育(25851)
- 经济研究(22486)
- 技术(22017)
- 大学(21786)
- 业经(21001)
- 农业(20500)
- 学学(20493)
- 财经(19385)
- 经(16999)
- 问题(16219)
- 技术经济(14242)
- 贸(12568)
- 科技(12245)
- 世界(12003)
- 国际(11964)
- 商业(11546)
- 业(11077)
- 坛(11055)
- 论坛(11055)
共检索到378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登艳
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全球开始建立碳资本与碳金融体系。碳金融逐渐成为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而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已严重滞后。加快金融创新,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并在新的全球碳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刻不容缓。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扬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学家们以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贡献智慧。经董辅礽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严格评定,将"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2008年11月29日授予了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同时,大会组织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为题,邀请了9位著名经济学家联袂进行演讲。这是一次思想智慧的盛宴。经会议主办方授权,将9位学者的发言稿刊发于此,以飨读者,以示我刊对首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的高度关注,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发的祝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武魏巍
发展低碳经济乃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背景下各国形成竞争优势的新平台。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减缓为低碳经济转型提出了新的机遇。低碳经济,不仅可以成为度过目前经济困难的有效方式,而且是确保在中长期经济持续增长最可行的手段之一。金融创新是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高效运用综合化的金融创新手段,有助于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壮大,进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博闻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碳金融也因此成为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加快碳金融创新,以此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并在新的全球碳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刻不容缓。碳金融的产生及其兴起关于碳金融一词,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碳金融一般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德勇 刘玲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的事实决定了我国碳金融巨大的市场空间。国际碳金融交易市场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碳金融创新产品不断丰富,组建了较为完善的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体系,但是我国仍处于碳金融发展的起步阶段。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下我国面临着各个方面的挑战,推动碳金融市场主体参与碳金融业务,既是应对国际金融竞争,掌握碳金融话语权的需要,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刚刚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碳金融业务的发展创新指明了目标,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谢清河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更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和紧迫任务。在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商业风险和商业机遇的大背景下,该文论述了发展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的互动效应,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可持续发展 金融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清河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更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和紧迫任务。本文在全球气候变化带来更多商业风险和商业机遇的大背景下,论述了发展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的互动效应,探讨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可持续发展 金融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谦光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推进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现阶段,必须坚持七个创新,即区域发展要创新境界、产业结构要创新格局、城乡建设要创新蓝图、优先领域要创新构想、技术推进要创新思路、经济理论要创新界面、和谐社会要创新开端。
关键词:
发展循环经济 七个“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卫峰
低碳经济是解决全球变暖的重要理念,是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一大进步。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本文从环境金融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金融 创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兵 李艺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整体表现为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省域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主要呈现高耦合协调度,且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同时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和助力低碳经济发展,应注重“绿色”和“蓝色”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空间治理”为抓手,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完善协同政策,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强区域空间重塑,充分发挥耦合协调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清河
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低碳经济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实行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清洁能源结构、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初昌雄 周丕娟
全球气候的变化促使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创新。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产物。文章从节能减排项目的资金支持和碳交易及其衍生产品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创新活动以及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碳交易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伯钧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编发几篇学习《建议》的体会论文,以飨读者。
关键词:
中共中央 “十二五”规划 建议 体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永龙
我国政府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性重大举措。然而,总体上看,我国低碳经济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建构系统的低碳政策体系,也没有专门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工具选择,这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本文试图从有效政策设计角度,通过梳理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政策,对比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及其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 低碳经济 政策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军 唐华一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举措。构建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说明了技术创新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2000~2011年有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水平和碳强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中国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