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3.242.134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81)
2023(17016)
2022(14403)
2021(12952)
2020(10723)
2019(24314)
2018(23886)
2017(44986)
2016(24218)
2015(27199)
2014(27300)
2013(27061)
2012(25711)
2011(23558)
2010(24209)
2009(22666)
2008(21874)
2007(20189)
2006(17985)
2005(16739)
作者
(71199)
(59435)
(59378)
(56441)
(38024)
(28540)
(26983)
(22969)
(22597)
(21451)
(20388)
(20005)
(19149)
(19097)
(18605)
(18593)
(17579)
(17483)
(17266)
(17095)
(15114)
(14662)
(14350)
(13730)
(13605)
(13361)
(13307)
(13224)
(12028)
(12020)
学科
(117899)
经济(117795)
管理(72779)
(70812)
(57647)
企业(57647)
方法(41343)
中国(36891)
数学(35490)
数学方法(35194)
地方(31296)
(29688)
(28944)
金融(28942)
(27860)
银行(27822)
(27112)
(26910)
业经(25953)
(23397)
(23150)
技术(21590)
农业(20484)
(19636)
贸易(19617)
环境(19341)
(18902)
理论(17508)
地方经济(17333)
(16535)
机构
学院(352828)
大学(349334)
(156175)
经济(152857)
管理(130673)
研究(124956)
理学(110106)
理学院(108841)
管理学(107180)
管理学院(106503)
中国(100620)
(74220)
科学(73291)
(72155)
(64064)
中心(58345)
(57822)
研究所(57319)
(57007)
财经(56034)
(50524)
经济学(49157)
业大(48364)
北京(47754)
(46186)
师范(45718)
(45619)
农业(44732)
(44533)
经济学院(44101)
基金
项目(220709)
科学(173653)
研究(165676)
基金(157138)
(135808)
国家(134576)
科学基金(115214)
社会(105828)
社会科(100455)
社会科学(100430)
(89383)
基金项目(82713)
教育(75647)
(73553)
自然(70991)
自然科(69347)
自然科学(69329)
自然科学基金(68114)
编号(67413)
资助(63674)
成果(55072)
(53549)
(50628)
重点(50260)
课题(48224)
(48134)
创新(46659)
国家社会(43683)
发展(43631)
(42916)
期刊
(185234)
经济(185234)
研究(113214)
中国(80627)
(57043)
(53556)
管理(51181)
学报(50440)
科学(47819)
(47805)
金融(47805)
教育(41682)
大学(38382)
学学(35905)
农业(35304)
技术(33520)
经济研究(30111)
业经(29524)
财经(28526)
(24779)
问题(23401)
技术经济(20341)
(19619)
(18826)
商业(17418)
科技(16919)
国际(16660)
统计(16632)
理论(16607)
世界(16556)
共检索到56403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谢清河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更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和紧迫任务。在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商业风险和商业机遇的大背景下,该文论述了发展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的互动效应,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登艳  
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全球开始建立碳资本与碳金融体系。碳金融逐渐成为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而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已严重滞后。加快金融创新,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并在新的全球碳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刻不容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武魏巍  
发展低碳经济乃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背景下各国形成竞争优势的新平台。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减缓为低碳经济转型提出了新的机遇。低碳经济,不仅可以成为度过目前经济困难的有效方式,而且是确保在中长期经济持续增长最可行的手段之一。金融创新是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高效运用综合化的金融创新手段,有助于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壮大,进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颖薇  
本文认为在国内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方研究的重点,碳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对照发达国家碳金融业务的开展现状,我国在此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从政策框架、监管、立法、投资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晔  
一、发展碳金融策略1.加大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力度。在发展我国碳金融的过程中,要注重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加大对环境问题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形成碳消费理念,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碳经济的氛围;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监督作用,使金融机构支持碳经济的行为与社会形象挂钩,推动金融机构积极践行碳金融原则,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氛围。2.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应把碳金融创新作为支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博闻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碳金融也因此成为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加快碳金融创新,以此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并在新的全球碳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刻不容缓。碳金融的产生及其兴起关于碳金融一词,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碳金融一般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德勇  刘玲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的事实决定了我国碳金融巨大的市场空间。国际碳金融交易市场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碳金融创新产品不断丰富,组建了较为完善的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体系,但是我国仍处于碳金融发展的起步阶段。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下我国面临着各个方面的挑战,推动碳金融市场主体参与碳金融业务,既是应对国际金融竞争,掌握碳金融话语权的需要,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刚刚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碳金融业务的发展创新指明了目标,提供了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洁  陈建明  
农业经济是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的金融支持在新时期内同样面临巨大挑战与压力。本文以《农村经济、金融支持与低碳发展研究》为例,探究了低碳环境下农村经济与金融支持的关系,分析了低碳发展环境下农村金融支持缺陷,提出了低碳发展环境下农村经济与金融支持的发展途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清河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更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和紧迫任务。本文在全球气候变化带来更多商业风险和商业机遇的大背景下,论述了发展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的互动效应,探讨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永龙  
我国政府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性重大举措。然而,总体上看,我国低碳经济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建构系统的低碳政策体系,也没有专门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工具选择,这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本文试图从有效政策设计角度,通过梳理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政策,对比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及其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卫峰  
低碳经济是解决全球变暖的重要理念,是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一大进步。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本文从环境金融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嗜成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在实体经济潜增长率下降的背景下,企业的杠杆率攀升,债务负担加重,金融"脱实向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亟需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企业效益,探索企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金融创新作为供给作为供给侧的核心要素,对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实体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梳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现状,提出通过金融改革创新促进实体经济的对策,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为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姜娇阳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1—2021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科技创新水平和碳排放量的基础上,探讨科技创新对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的驱动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第一,长江经济带的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碳排放量稳中有降,基本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第二,科技创新能够驱动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其重要路径;第三,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科技创新对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的驱动效应存在异质性,在长江经济带上游和中游以及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情况下,科技创新对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的促进效果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姜娇阳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1—2021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科技创新水平和碳排放量的基础上,探讨科技创新对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的驱动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第一,长江经济带的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碳排放量稳中有降,基本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第二,科技创新能够驱动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其重要路径;第三,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科技创新对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的驱动效应存在异质性,在长江经济带上游和中游以及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情况下,科技创新对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的促进效果更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兵   李艺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整体表现为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省域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主要呈现高耦合协调度,且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同时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和助力低碳经济发展,应注重“绿色”和“蓝色”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空间治理”为抓手,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完善协同政策,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强区域空间重塑,充分发挥耦合协调的空间溢出效应。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