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8)
2023(13634)
2022(11033)
2021(10271)
2020(8159)
2019(18657)
2018(18923)
2017(35955)
2016(19441)
2015(22049)
2014(22026)
2013(21600)
2012(19846)
2011(18187)
2010(18655)
2009(17135)
2008(16587)
2007(15066)
2006(13808)
2005(12732)
作者
(56217)
(47366)
(46742)
(44236)
(29603)
(22620)
(21117)
(18406)
(18100)
(16802)
(16046)
(15855)
(15167)
(14984)
(14322)
(14291)
(13906)
(13659)
(13449)
(13403)
(11934)
(11776)
(11631)
(11087)
(10634)
(10623)
(10554)
(10385)
(9585)
(9257)
学科
(88898)
经济(88806)
(57707)
(48411)
管理(47491)
(35120)
企业(35120)
农业(32414)
方法(30207)
中国(28574)
数学(26322)
数学方法(25785)
地方(25635)
业经(24458)
(16583)
(16160)
(15775)
技术(14612)
(14457)
银行(14434)
(14425)
(14218)
贸易(14202)
(14076)
金融(14072)
(14059)
(13666)
发展(13091)
(13064)
理论(12955)
机构
学院(276995)
大学(270624)
(113534)
经济(111052)
管理(105321)
研究(97553)
理学(89919)
理学院(88935)
管理学(87084)
管理学院(86604)
中国(76534)
(62280)
科学(59946)
(59102)
(49253)
(48341)
农业(47372)
中心(46018)
业大(45822)
(44572)
研究所(44382)
(38912)
师范(38548)
北京(37236)
财经(37220)
(35688)
(34681)
(33665)
经济学(32680)
(32176)
基金
项目(181139)
科学(142884)
研究(136890)
基金(127822)
(110660)
国家(109629)
科学基金(94138)
社会(86031)
社会科(81129)
社会科学(81108)
(74582)
基金项目(67438)
教育(61596)
(60791)
自然(58594)
编号(58269)
自然科(57216)
自然科学(57205)
自然科学基金(56105)
资助(51333)
成果(46759)
(45102)
课题(40453)
重点(40447)
(38822)
(38383)
发展(36508)
(35913)
创新(35832)
国家社会(35002)
期刊
(139478)
经济(139478)
研究(82463)
中国(66730)
(65340)
农业(44150)
学报(40923)
科学(40766)
管理(38567)
教育(34936)
(34553)
大学(32385)
(30407)
金融(30407)
学学(30288)
业经(29398)
技术(27443)
(21921)
经济研究(19816)
问题(19446)
财经(17246)
农村(15342)
(15342)
农业经济(15043)
科技(15042)
(14867)
(14736)
技术经济(14609)
世界(14559)
资源(14339)
共检索到435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钢  
现代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形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微观组织模式。实现建设现代农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积极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的新型农民组织化模式。这对于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加快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新型农民组织化模式应坚持分类指导、利益联结、产业创新、科技支撑等基本原则。本文总结出"科技企业带农户"、"科技专家带农户"、"专家大院带农户"、"科技园区带农户"、"科技合作社带农户"和"科技农场带农户"等以科技为支撑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模式,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桂丽  霍学喜  
我国农民"散化"趋势严重,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成为"三农问题"的瓶颈因素,致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寻求造成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主要限制因素,根据现状和问题,作者力求探索能够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组织化模式,并提出加快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程瑶瑶  孔祥智  
随着政府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我国农村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农民联合和合作,并从最初的技术联合不断蔓延到生产与经营的联合。从2004年至今的十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民组织化问题进行了指导和规范,并且今年的一号文件又着重阐述了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必将给农民合作社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詹静  
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产销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社三大模式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发挥农民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等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志增  
培育新型农民,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近年来,河北省实行中等职业教育送教下乡,把招生对象由原来的以初中应届毕业生为主扩展到20-45周岁的在乡农民,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使学生学习不离家门、致富不离土地,探索了一种培育新型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福柱  甘璐  
近年来,辽宁省北镇市始终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全市(县)农业工作的重点,积极探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和发展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组织、流通、服务等领域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成新华  
解决农民与市场对接问题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农业组织化,农业组织化依赖于农业经济组织的发育和成长。扬州农业经济组织呈现组织形式和组织方式多样化的特征,农民认为农业经济组织在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居民生活和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他们期望农业经济组织能提供优质品种、可靠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加工的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农业组织化发展的着力点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扬州农民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民也非常满意,但目前农民参与培训的比例还不高。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可以激发农民潜在的培训需要,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组织化发...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双怡  冯琼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程中,农户的行为选择体现了农户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变化与现实需求,对农民组织化发展会产生影响。在我国农民组织化、合作化发展进程中,农户与组织之间的合作与对抗行为始终存在。要对具体情境中的农户行为进行分析,关注农户在不同阶段的行为逻辑及农户的实际需要和利益诉求。可以通过完善保障体系、尊重农户需求、维护制度权威、完善组织结构等措施,规避农户生存风险,实现农户深度参与,提高农户契约意识,促进人际关系合理化,进而提升农民组织化成效,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俊梁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瓶颈。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二次飞跃要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关键措施。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贯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对生产关系调整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抵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各地农村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拓宽农民组织化领域,培养新时期的新型农民,夯实农民组织化发展的基础,要成为现阶段党和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凯  李建军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农民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将有助于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推广、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创新,进而有力助推农业绿色发展。但是当前在推进农民组织化助力农业绿色发展中,仍然存在基础认识有待强化、服务体系有待拓展、政策激励有待完善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教育培训、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红球  
本文通过对当前广东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广东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选择,可以为考察支持广东农民合作组织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制度安排,探寻实现广东农村现代化转型的路径提供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频  
近年来,各地发展的各种类型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金融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但是由于资金互助是个新的金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无章可循,缺乏监督管理,潜藏着诸多风险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运营风险、操作风险和异化风险等。必须规范互助金融行为,降低金融风险,保护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及社员的合法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琳  朱德义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机制对传统农民合作方式产生根本性诱变的结果,既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的农村经济现象。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布局中,深度研究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使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法人实体,既具有革新导向,又具有实践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易远宏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完善,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高外向联合驱动模式。并指出通过政府职能作用的合理定位;完善市场、强化市场的引导作用;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发挥开放经济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诱致性拉动作用,共同推动农民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春丽  赵国杰  
NGO高效灵活的工作方式、重要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人员较高的工作热情和志愿精神在环保、扶贫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认为是"农业二次飞跃"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从NGO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定位出发,基于它们在我国的发展实践,找出两者可以合作的基础——帮助农民致富,构建了NGO参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模式——NGO不仅担当着"牵线人"的角色,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销售渠道的问题,同时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观念引导、志愿服务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