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6)
- 2023(15117)
- 2022(13102)
- 2021(12281)
- 2020(10062)
- 2019(23236)
- 2018(23374)
- 2017(44779)
- 2016(24359)
- 2015(27775)
- 2014(28228)
- 2013(28205)
- 2012(26442)
- 2011(24177)
- 2010(24611)
- 2009(23021)
- 2008(22558)
- 2007(20298)
- 2006(18554)
- 2005(16632)
- 学科
- 济(105685)
- 经济(105566)
- 业(67672)
- 管理(67042)
- 企(50895)
- 企业(50895)
- 方法(41694)
- 农(38266)
- 数学(35260)
- 数学方法(34851)
- 中国(33122)
- 地方(27243)
- 业经(25649)
- 农业(25167)
- 财(24587)
- 制(22009)
- 学(21333)
- 贸(19276)
- 贸易(19260)
- 银(18967)
- 银行(18928)
- 易(18642)
- 行(18242)
- 融(17370)
- 金融(17369)
- 发(16581)
- 环境(16357)
- 理论(16244)
- 和(15946)
- 技术(15575)
- 机构
- 学院(358680)
- 大学(358245)
- 济(142801)
- 管理(139741)
- 经济(139377)
- 研究(124132)
- 理学(118845)
- 理学院(117452)
- 管理学(115573)
- 管理学院(114897)
- 中国(95698)
- 京(78248)
- 科学(75849)
- 财(68115)
- 所(63178)
- 农(60604)
- 研究所(56599)
- 中心(56228)
- 江(54997)
- 财经(52856)
- 业大(51782)
- 范(50916)
- 北京(50792)
- 师范(50502)
- 经(47683)
- 农业(46009)
- 州(45247)
- 院(44607)
- 经济学(41602)
- 师范大学(40667)
- 基金
- 项目(231422)
- 科学(180977)
- 研究(174002)
- 基金(164927)
- 家(142186)
- 国家(140866)
- 科学基金(120063)
- 社会(108552)
- 社会科(102528)
- 社会科学(102503)
- 省(91355)
- 基金项目(87984)
- 教育(78816)
- 划(76252)
- 自然(75647)
- 自然科(73774)
- 自然科学(73759)
- 编号(73079)
- 自然科学基金(72392)
- 资助(67982)
- 成果(61003)
- 发(53353)
- 重点(51236)
- 课题(50751)
- 部(50691)
- 创(47283)
- 创新(44013)
- 项目编号(43821)
- 国家社会(43471)
- 科研(43301)
- 期刊
- 济(172190)
- 经济(172190)
- 研究(112904)
- 中国(74808)
- 农(59967)
- 学报(53576)
- 管理(51537)
- 科学(51274)
- 财(48722)
- 教育(43594)
- 大学(41002)
- 农业(40490)
- 学学(38234)
- 融(37575)
- 金融(37575)
- 业经(31095)
- 技术(30593)
- 经济研究(25492)
- 财经(25137)
- 问题(23515)
- 经(21396)
- 图书(20251)
- 理论(18685)
- 业(18348)
- 技术经济(17305)
- 实践(17062)
- 践(17062)
- 贸(16937)
- 科技(16931)
- 商业(16777)
共检索到555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承华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我国经济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我国城镇和农村在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受教育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地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文恬
在21世纪初的时候,我国的发展已经开始整体面向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同时很多城镇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而对于游客来说,因为城镇文化的资源骤减和自然环境被破坏的问题出现导致他们缺少了到城镇旅游的欲望。这样的现象对于我国市场经济来说不仅在乡村地区开拓出了广阔的天地,同时也使乡村可持续生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旅游产业、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逐渐的引领乡村发展,使其变成了市场经济驻扎在乡村地区的重要跳板,并且也促进了乡村的可持续生计。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乡村旅游 多功能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华杰
基于对不同类别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分析后发现,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类型乡村旅游模式及其策略,方能有效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利用广义熵指数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不均衡性进行测度与分解,构建区域旅游产业开发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的静态与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开发吸收了大量乡村居民从事非农业劳动和参与相关旅游项目投资,获得相应的劳动收入与投资性收益,对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旅游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劳动就业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大。
关键词:
旅游产业开发 广义熵指数 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雅
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综合效益,更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二者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和动力分析,探讨产业融合视阈下二者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视阈下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传统农业和乡村旅游更好地融合,拓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带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传统农业 乡村旅游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兀婷
本文构建数字乡村、流通业与旅游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研究中国数字乡村-流通业-旅游业之间的耦合互动作用机制。通过对全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数字乡村-流通业-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就整体水平而言,绝大多数省份处于濒临失调与勉强协调阶段,部分省份则停留在中度或轻度失调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区域层面,东部区域数字乡村-流通业-旅游业耦合协调水平最高,中部次之,东北及西部地区最弱。在省域层面,江苏、山东及广东数字乡村-流通业-旅游业耦合协调水平领先于其他省份。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流通业 旅游业 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雅
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综合效益,更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二者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和动力分析,探讨产业融合视阈下二者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视阈下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传统农业和乡村旅游更好地融合,拓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带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传统农业 乡村旅游 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世巧 熊静 滕容梅 欧开航 杨昕
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融共促有助于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西南喀斯特地区8个省份为具体研究对象,基于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及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作用强,且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优化趋势,总体呈四周高、中部低,且以“U”字型由四周向中部逐渐降低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初期为乡村旅游滞后型,后期逐步实现同步,并向更好的协调类型发展;两大系统耦合协调是受文化作用力、经济驱动力、产业聚集力、政府推动力以及公共服务支撑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生态文化的影响力最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世巧 熊静 滕容梅 欧开航 杨昕
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融共促有助于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西南喀斯特地区8个省份为具体研究对象,基于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及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作用强,且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优化趋势,总体呈四周高、中部低,且以“U”字型由四周向中部逐渐降低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初期为乡村旅游滞后型,后期逐步实现同步,并向更好的协调类型发展;两大系统耦合协调是受文化作用力、经济驱动力、产业聚集力、政府推动力以及公共服务支撑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生态文化的影响力最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谭莹
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态休闲业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产业互补,要素资源的流动,增加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生态平衡发展。我国生态休闲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包括休假制度未落实,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素质较差,资金短缺等多方面的问题。该文认为,需要从城乡协调的角度,规避工业发展污染的道路,营造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类资源,加强对农村生态休闲业开发。
关键词:
生态休闲产业 城乡协调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建宏
休闲农业是农业功能的延伸,发展休闲农业能在旅游、教育、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农民旅游需求的实现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休闲农业 功能 意义 农民旅游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敬芝
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有助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同时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两者之间是相互的,有着特定的外在联系和内在制约。本文选取浙江省西部山区临安为案例做研究,从临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并对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二者呈现出良好互动性的村落进行深度剖析,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寻求两者间的耦合点、制约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二者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给予科学性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课题组 刘玉琼
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是以乡村为载体、资源为依托、以人为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乡村发展路径。其路径内涵丰富,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内江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应从农村实际出发,搞好统筹规划;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静
农业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数据的运用可以有效分析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市场信息,有利于推动两者的协调发展。十九大上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此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成为重要议题。本文首先对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分析,其次介绍大数据下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最后探讨两者结合发展的策略,提升乡村经济整体发展质量。
关键词:
大数据 农业经济 乡村旅游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