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1)
2023(8879)
2022(7439)
2021(6860)
2020(5402)
2019(12317)
2018(12323)
2017(23539)
2016(12883)
2015(14802)
2014(15056)
2013(15254)
2012(15219)
2011(14258)
2010(14842)
2009(14320)
2008(14190)
2007(13391)
2006(12523)
2005(11421)
作者
(40530)
(33753)
(33654)
(31782)
(21313)
(16134)
(15250)
(13006)
(12847)
(12368)
(11538)
(11261)
(10902)
(10838)
(10390)
(10231)
(9888)
(9805)
(9798)
(9648)
(8925)
(8366)
(8202)
(7871)
(7725)
(7654)
(7634)
(7480)
(7069)
(6828)
学科
(64144)
经济(64069)
(35248)
管理(31106)
(30755)
中国(24203)
(21458)
企业(21458)
地方(20321)
农业(20201)
方法(19093)
业经(16960)
数学(16487)
数学方法(16293)
(15163)
(13558)
银行(13543)
(13324)
(13221)
(13108)
(12437)
金融(12437)
(11719)
贸易(11704)
(11303)
(11297)
发展(10519)
(10492)
地方经济(10378)
环境(9221)
机构
学院(201361)
大学(198585)
(84980)
经济(82913)
研究(74460)
管理(70662)
中国(59804)
理学(58299)
理学院(57566)
管理学(56587)
管理学院(56203)
(44476)
科学(43627)
(41534)
(38984)
(38826)
研究所(34260)
中心(34199)
(33215)
财经(31024)
(29512)
北京(29390)
师范(29256)
农业(29062)
业大(28625)
(27769)
(27189)
(25941)
经济学(25747)
(24809)
基金
项目(116164)
研究(90068)
科学(89779)
基金(80405)
(68746)
国家(68006)
社会(56968)
科学基金(56373)
社会科(53595)
社会科学(53586)
(46880)
基金项目(41751)
教育(39947)
编号(38645)
(38504)
成果(33642)
资助(33046)
自然(32055)
(31741)
自然科(31207)
自然科学(31199)
自然科学基金(30587)
课题(27784)
发展(26238)
重点(25888)
(25799)
(25440)
(23289)
(23086)
国家社会(22889)
期刊
(114432)
经济(114432)
研究(68231)
中国(49297)
(42946)
学报(30182)
(29025)
科学(28788)
农业(28456)
(27156)
金融(27156)
管理(26810)
教育(25781)
大学(23823)
业经(23036)
学学(22242)
技术(17345)
经济研究(16772)
问题(16051)
财经(15522)
(13419)
(11935)
(11799)
农业经济(11244)
经济问题(10850)
农村(10633)
(10633)
(10490)
商业(10447)
理论(10288)
共检索到337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静和  
发展中的我国南方乡村林业吴静和一、乡村林业的社会意义在我国南方,不论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的乡村,都有树木、森林与村寨、农舍并存,平原村庄多为树木包围,山区则是森林包围村寨。本文着重研究山区地域,在那里森林的存在是人类生存和村社发展的基础,山里人历史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施庭有  
形式多样的绿色企业对推动乡村林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它能将山区的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绿色企业的示范带动,农户开发荒山、绿化荒山的积极性提高了。办绿色企业是一个绿山、富民及三大效益并举的好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凌  
乡村旅游的发展打破了乡村的封闭性,推动其走向开放,把乡村的经济发展与外部的广阔地界联系在一起,村民超越乡村自治提出了更高的民主参与要求,这些要求推动了中国乡村从传统的村民治理向现代公民治理发展,乡村治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下开始了重构,并且重构后的乡村治理反作用于乡村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光辉  
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在乡村旅游中注重生态环境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民增收与农村环境保护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对于乡村生态旅游,从概念上到操作上仍然是十分模糊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对旅游项目有效管理。文章研究认为,乡村生态旅游具有一定公共物品属性,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是远远不够的,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都需要政府介入,但政府行为应当结合具体阶段特征采取适宜策略。政府应通过乡村旅游试点项目的实施,对其有效性、效率、影响和可持续性进行科学的监测和评价;将能力建设同具体的项目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实施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应尽量减少行政干预,通过经济宏观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洪  
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不能忽视。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失灵"现象,指出政府履行的职能重心应随着乡村旅游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在乡村旅游的启动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依次发挥好开拓者、规范者和协调者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君  陈长瑶  
生态学重要基础理论——生态位理论在乡村聚落发展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根据乡村聚落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初步探讨了生态位理论在乡村发展中的应用。具体表现为:生态位态势变化及生态位大小能够解释乡村聚落间发展差距;生态位适宜度可以为乡村聚落发展可持续性提供评价依据;生态位扩充则能够较好体现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发展及演化机制,而生态位重叠和分离理论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参考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贺晓梅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学反思是适合乡村教师开展的教研活动,也是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便捷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景明  马泽忠  李辉霞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一些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笔者在通过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以西部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成都为例 ,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期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永富  林夏珍  方道友  刘永富  
乡村林场在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浙江省乡村林场的大量调查研究,剖析了乡村林场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明晰产权主体,扩大经营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巩固和发展乡村林场的有效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龙茂兴  张河清  
文章在分析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关联性,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为思想认识、利益分配、生产过程以及产品与效益4个方面。并提出依据问题的关联性和发生脉络,抓住根本与核心问题,按4个步骤逐一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金湛  余文富  吴宇方  徐国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产业结构得以加速升级转型,各类新型工作岗位也在乡村不断涌现,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乡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其中,一大批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从城市向乡村转移,也有一大批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来到乡村发展。由于返乡入乡就业的人群不断扩大,大量人才的到来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引擎。他们的加入推动了乡村职业结构的转变,为乡村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娟  
30年来,围绕着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农村改革给我国乡村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的加快发展进程中,农村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在逐步式微,能够统一思想的新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国家基层权力与村民自治间的不协调,都在一定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心泓  
中国“三农”工作重心已从精准扶贫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新形势对乡村发展的持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界关于中国乡村建设经验的研究和比较视域下各国乡村盛衰的研究揭示了内生活力对乡村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其中,“村社自主性”强调立足于村社自组织性的资源交互能力,具有特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涵。在乡村振兴中,村社从外部获取资源及与外部环境互动不可或缺,“村社自主性”强调的资源交互能力可进一步划分为资源消化能力与资源交流能力,前者侧重于资源内部化的有效性,后者聚焦于可获取的整体资源水平。通过对华溪村、木根村和中在村的追踪调查,本文研究发现:一方面,资源消化能力内含于村社自组织性,对乡村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资源交流能力不仅与村社自组织性有关,而且与政府资源配置、社会资源流动状况不可分割,这亦深刻影响乡村发展的持续性。因此,持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在加强“村社自主性”建设的同时,注意到其限度,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确保“村社自主性”建设与政府有力推动、城乡良性互动相统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世国  
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它依托农村、农业生产,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使农村产业经济展现新的生机。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要科学规划,积极扶持;加大产品梯级、分层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和调控机制,促进乡村旅游良性循环;注重经济利益、资源和生态环境、社会(包括文化)效益的综合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卜炜玮  李婉婷  周伟  
我国乡村旅游在市场需求与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梳理土地利用研究现状有利于乡村旅游新业态的蓬勃健康发展。利用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法从旅游用地分类体系的探索、土地整治与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用地管理机制、农村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分析已有文献的研究现状。随着乡村旅游发展迈向新阶段,未来的研究不仅要从现有土地制度框架中深入探讨乡村旅游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机制,还要从土地供应根源上分析旅游用地分类的政策可行性以及乡村旅游新型供地方式的可推广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