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0)
2023(12683)
2022(10769)
2021(10208)
2020(8338)
2019(19205)
2018(19029)
2017(36648)
2016(19850)
2015(22775)
2014(22785)
2013(22807)
2012(22272)
2011(20631)
2010(21116)
2009(20028)
2008(19887)
2007(18170)
2006(16680)
2005(15714)
作者
(57924)
(48108)
(47807)
(45741)
(30877)
(22770)
(21925)
(18590)
(18470)
(17399)
(16435)
(16058)
(15613)
(15459)
(15171)
(14820)
(14336)
(13964)
(13888)
(13808)
(12528)
(11775)
(11602)
(11021)
(10958)
(10894)
(10772)
(10704)
(9794)
(9558)
学科
(91261)
经济(91164)
管理(54094)
(49864)
(36999)
企业(36999)
中国(33895)
方法(33502)
数学(29621)
数学方法(29263)
(26659)
地方(21851)
(21228)
(20807)
贸易(20788)
(20270)
(19961)
业经(18585)
(18250)
银行(18235)
(17788)
农业(17091)
(16662)
金融(16662)
(16502)
(14686)
(14565)
环境(13720)
(12786)
(12766)
机构
大学(296775)
学院(293543)
(133232)
经济(130549)
研究(110986)
管理(107507)
理学(89866)
中国(89088)
理学院(88763)
管理学(87396)
管理学院(86806)
(65710)
(64668)
科学(62371)
(56577)
研究所(50276)
中心(49341)
财经(49136)
(45409)
(44610)
(44345)
北京(43725)
经济学(42230)
(41416)
师范(41087)
(39342)
经济学院(37903)
(36511)
财经大学(36068)
业大(36045)
基金
项目(176257)
科学(139542)
研究(135445)
基金(127990)
(109904)
国家(108963)
科学基金(92069)
社会(87726)
社会科(83218)
社会科学(83203)
基金项目(64936)
(64789)
教育(61950)
(56079)
编号(55295)
自然(54599)
资助(54548)
自然科(53312)
自然科学(53299)
自然科学基金(52365)
成果(48645)
(43008)
(41355)
重点(39674)
课题(39283)
国家社会(36934)
教育部(35945)
发展(35774)
(35533)
(35223)
期刊
(159625)
经济(159625)
研究(103450)
中国(66844)
(46602)
管理(43444)
(42810)
学报(39736)
科学(39094)
教育(38003)
(36851)
金融(36851)
大学(31340)
农业(29473)
学学(28658)
经济研究(26779)
财经(25292)
技术(24995)
业经(24764)
(21967)
问题(21638)
(20958)
国际(19258)
图书(17529)
世界(16936)
(15435)
技术经济(15002)
理论(14680)
统计(14480)
(14307)
共检索到485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樊春良  马小亮  
近年来,科技政策科学在美国兴起,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反映当今科技和社会发展背景之下科技政策决策科学化的新发展趋势,对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美国科技政策科学思想的产生出发,阐述其发展的三个组成部分:NSF的科技创新政策科学计划(SciSIP)的实施,科技政策科学跨机构工作组(ITG)的活动,STAR METRICS项目;在分析科技政策研究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把其特点概括为政策需求导向、科学性和共同体建设,并分析其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模式;提出可供中国的借鉴之处以及中国发展科技政策科学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邢中先  
中国共产党对民营经济政策的百年变迁,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呈现出鼓励与限制、改造与曲折、修复与优化和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演进历程。这一政策的变迁历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过程和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内在逻辑,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为逻辑起点;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理论为逻辑方向;以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改革发展中相互促进为逻辑主线;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逻辑终点。新时代对民营经济政策要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引导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着眼于"中国特色",统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协同发展;服务于"现代化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优化于"外部环境",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春福  
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主体性和全球性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征。公共政策的多元整合机制具体表现为宏观调控机制、均衡统筹机制、动态平衡机制、价值导向机制和系统开放机制。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有效地发挥公共政策多元整合机制的作用。这就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搞好公共政策体系的总体设计,并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韩骅  
本文在概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20世纪最后10年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总体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对该地区高等教育和普通基础教育的成就、具有共性的困难和各国为此采取的政策及其成效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况伟大  
本文简单分析了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以及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房地产业目前还不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也不是关联作用强的产业;我国目前存在房地产投资过热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圈地运动”以及房地产商的自有资金比重低两个方面;商品房供给小于需求,房价收入比过高,许多地区住房非常困难,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供求结构不匹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艳利  李游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环境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作为改善环境质量,扩大国内需求及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举措,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予以鼓励与扶持。一、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环保产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环保企事业单位近万家,年产值约为300亿元。但我国还未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予以支持,而其发展中尚存在以下问题,影响环保产业的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佳贵  王钦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是在市场化、国际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目前,中国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还是低成本,处于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存在支撑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缺口。因此,如何保持集群优势的持久化和最大化,实现中国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从演进视角出发,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对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分析,并针对集群发展中存在的行政区划锁定、社会资本锁定和价值链低端锁定问题,按照如何规避和摆脱锁定状态的思路,提出推动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孟泽平  石恺  
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更为引入注目。我们不妨回首一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从中探寻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新思路。蓦然回首:中国商业银行百花园姹紫嫣红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波  俞梅珍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人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是一种核心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手段之一。在选择增长方式时,由于缺乏人本关怀和充分集体理性的思维,高速增长常常并不同时带来社会整体福利增进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持,需要契入一个拥有"人的发展价值"诉求为宗旨的公共政策设计,对一系列有违于"一切经济发展应当服从于人的发展福祉之目的"资源配置行为进行规制和约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孔凡保  
市场机制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集团形成的内在动因,同时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也使企业集团选择了多元化发展战略。企业集团参股、控股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意味着其可以动用较多的金融资源进行产业多元化扩张。本文利用George A.Akerlof的掠夺模型讨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集团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刚  孙相东  王志清  
软科学表达和传递的乃是对日益复杂、深化和一体化的科技、社会、经济现实的关注,它树立了人文和科学的融合,科学知识诸领域的沟通和合作,试图在复杂和开放的条件下,有机地解决人类认识上的困境,整体地给出科技、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系列实践性问题的答案。中国软科学以科学民主决策为中心的鲜明宗旨,是支撑民主和科学决策的整个科学知识体系。软科学在中国成为广泛接受的综合性学科、系统性视野和整体性方法的化身和符号。在20多年的发展中,软科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成就和问题是中国软科学持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明  
现代学徒制是在学徒制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它既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回归,又是对我国学徒制的一种创新。通过回顾建国以来学徒制的相关政策,我国学徒制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企业主体学徒制的改革发展阶段、企业主体学徒制的恢复阶段、企业主体向学校主体的学徒制过渡阶段、学校主体的现代学徒制探索阶段、企业和学校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并行阶段。未来,建议通过整合资源统筹管理、加强法制体系建设、构建相关标准体系、创新完善运行机制,为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明确方向提供保障,实现科学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MPP: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硕士生教育——兼谈发展我国政策分析专业研究生教育陈振明公共政策或公共事务硕士(MasterinPublicPolicy或MasterinPublicAffairs简称MPP或MPA)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是当代美国大学文科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