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2)
2023(8432)
2022(7270)
2021(6592)
2020(5252)
2019(12239)
2018(12036)
2017(22759)
2016(12245)
2015(14075)
2014(14341)
2013(14030)
2012(13635)
2011(12745)
2010(13235)
2009(12261)
2008(12510)
2007(11611)
2006(10643)
2005(9912)
作者
(37290)
(31449)
(31147)
(29291)
(20092)
(15106)
(14257)
(12303)
(11858)
(11461)
(10587)
(10398)
(10234)
(10214)
(9931)
(9445)
(9404)
(9238)
(9032)
(9032)
(8131)
(7773)
(7751)
(7211)
(7141)
(7054)
(7027)
(6966)
(6456)
(6326)
学科
(60865)
经济(60806)
(35490)
管理(35015)
(28766)
企业(28766)
(20832)
贸易(20816)
地方(20182)
(20143)
方法(19813)
中国(19586)
(16696)
数学(15808)
数学方法(15579)
业经(14695)
地方经济(11213)
农业(11032)
(10945)
(10848)
(10792)
(10762)
(10584)
银行(10564)
(10372)
金融(10371)
(10312)
技术(9393)
理论(9342)
(9231)
机构
学院(186056)
大学(183263)
(78549)
经济(76763)
研究(68754)
管理(66278)
理学(55335)
理学院(54594)
管理学(53540)
管理学院(53195)
中国(52770)
科学(40949)
(40557)
(36023)
(34800)
研究所(32114)
(30692)
(30633)
中心(30159)
(27207)
师范(26952)
财经(26670)
北京(26409)
(25159)
业大(24833)
(24831)
(23885)
农业(23770)
经济学(23088)
(21680)
基金
项目(111214)
科学(86583)
研究(83615)
基金(77558)
(66998)
国家(66344)
科学基金(55758)
社会(52180)
社会科(49445)
社会科学(49435)
(44420)
基金项目(39956)
教育(38305)
(36919)
编号(34872)
自然(34304)
自然科(33517)
自然科学(33511)
自然科学基金(32907)
资助(32657)
(30064)
成果(29472)
课题(25591)
重点(25317)
发展(24646)
(24235)
(24064)
(22826)
创新(21243)
(21007)
期刊
(100087)
经济(100087)
研究(60524)
中国(44334)
(30352)
管理(28464)
学报(27389)
科学(26132)
(25415)
教育(25207)
大学(21092)
农业(20965)
(20437)
金融(20437)
学学(19594)
业经(18208)
技术(16973)
经济研究(16203)
(15938)
国际(14584)
问题(13990)
财经(13212)
(11524)
(11142)
世界(10855)
商业(10792)
图书(9736)
(9553)
论坛(9553)
技术经济(9367)
共检索到309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仪  
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对外经贸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贸关系特别是我对拉美的出口近几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60年代,中拉贸易额每年只有2—3亿美元,1979年增加到12.6亿美元,1990年达到22.9亿美元,但其中我国对拉美的出口仅7.8亿美元。1992年中拉贸易总额达29.7亿美元,我国对拉美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1993年和1994年我国对拉美的出口增长速度都远高于全国出口增长速度,增幅分别达65%和38.2%,在我对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六大市场出口增幅中居第二和第三位。1995年中拉贸易额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乔丽荣  陈红娟  
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好转及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经济的稳定复苏,中拉经贸关系呈现由静态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转型、由基础性合作向高附加值领域扩散、由双边机制向多边机制拓展、由政策性框架向战略性框架跨越这四大趋势。这是中拉双方基于共同利益和发展诉求做出的战略调整,表明中拉经贸关系进入一个再调整和再均衡的新阶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贺晓琴  
中国和澳大利亚同属亚太地区,发展双边经贸关系是两国政府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澳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对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中澳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现状、原因、问题及前景作一论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瑞平  
过渡时期以来港日经济关系始终迅速发展,对香港特区经济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态势是由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香港特区经济自身充满活力,日本经济大起大落,以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在港日经济关系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香港特区对日贸易逆差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邓利娟  
两岸“入世”及两岸关系的新形势为闽台经贸合作带来了新契机。本文认为,把福建发展成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的营运基地,福建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条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冯璐璐  
一、中国与科威特的经贸合作历程回顾中国和科威特于1971年建交,此后两国关系呈稳定友好发展态势。1998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洪救灾的紧迫时刻,科威特政府曾向中国捐款300万美元,这是该年中国抗洪救灾期间收到的最大一笔外国政府捐助。在经贸领域中,两国政府曾先后签署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蒋昭侠  Е.А.Яковлева  
中俄两国是世界公认的"成长最快的经济体",2007年中国和俄罗斯经济仍继续保持增长。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两个充满活力的巨大市场,为两国的商品、资源、技术和资本进入对方市场提供了广阔前景,中俄经贸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双方应当抓住时机,充分挖掘潜力,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双边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把两国经贸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锐  徐文吉  
随着东北亚地区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域内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度明显提高。东北亚经济合作划时代的契机是域内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平行地促进产业分工。中朝韩三国经贸合作规模的提升和发展速度的提高,可以推动一度因日本态度消极而搁浅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并将成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的催化剂。中朝经贸发展的能动力在于中国建设性的参与朝鲜的经济革新发展,而中韩经贸发展的增长点则在于加速建立自由贸易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作乾  
“九七”香港回归祖国后,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与内地的经贸联系更为直接、更加方便。我们应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做好两地经贸的衔接工作。文中提出了提高产业分工协作水平、扩大商品贸易、充分利用转口优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四大策略,促使两地的经贸关系向更高层次和更广阔领域发展,从而加速两地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计广  
入世6年来,两岸经贸快速发展,但台湾在祖国大陆贸易和利用外资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两岸经贸关系至今仍未实现正常化,这对两岸经济发展均带来不利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震  周国建  
在经历了2000~2001年的短暂金融危机之后,土耳其经济近年来恢复了高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对外贸易发展尤为迅速。土耳其经济的发展既得益于其国内的经济改革,也归功于其成功的外贸战略调整。这些调整主要是在巩固与传统盟友——美国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入盟"力度,重视同周边的中东、中亚、非洲等国家的经济联系,增强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同时积极拓展同环太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2005年土耳其启动了新的对华贸易政策,中土正在重新认识和发现对方,双边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南泉  
一、易货贸易还有没有生命力?1992年中俄贸易额超过了中苏1990年的规模,达到了最高水平,为58.5亿美元。这主要是靠地方、边境易货贸易实现的。俄罗斯政府多次强调,要服制对我的易货贸易。这引起中方经贸及企业界的关注。但我认为,目前人为地限制或大幅度地减少中俄之间的易货贸易并不现实。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里,易货贸易仍有生命力。一个主要原因是:短期内俄罗斯摆脱不了严重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汪巍  
发展中国与新加坡经贸关系的几点建议●汪巍(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中新贸易额近年来稳步增长,1992年为56亿新元(1美元合1.53新元),1993年为69亿新元。中新合资企业不断增加,过去多集中在广东、福建,近年来山东、江苏省有后来居上之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小荣  
在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当前,中日经济贸易关系健康、顺利发展,双边贸易和日本对华投资均呈不断增长之势。对华投资有了较大增长,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贸易发展又为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将成为今后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主流。同时,我们应积极、妥善地处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