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1)
- 2023(11200)
- 2022(9293)
- 2021(8561)
- 2020(6898)
- 2019(15872)
- 2018(15634)
- 2017(28991)
- 2016(15525)
- 2015(17858)
- 2014(17739)
- 2013(17976)
- 2012(17331)
- 2011(16145)
- 2010(16350)
- 2009(15345)
- 2008(15337)
- 2007(13883)
- 2006(13039)
- 2005(12367)
- 学科
- 济(90765)
- 经济(90691)
- 管理(49053)
- 业(41535)
- 企(32974)
- 企业(32974)
- 方法(27824)
- 中国(27453)
- 地方(24685)
- 数学(23882)
- 数学方法(23792)
- 农(19572)
- 业经(18276)
- 财(17388)
- 贸(15695)
- 贸易(15680)
- 制(15615)
- 地方经济(15557)
- 银(15201)
- 银行(15193)
- 易(15165)
- 学(14922)
- 行(14748)
- 融(14340)
- 金融(14340)
- 农业(13408)
- 发(13320)
- 环境(12700)
- 策(11573)
- 和(11411)
- 机构
- 大学(231882)
- 学院(231125)
- 济(113500)
- 经济(111388)
- 研究(90708)
- 管理(85215)
- 中国(74133)
- 理学(69335)
- 理学院(68450)
- 管理学(67770)
- 管理学院(67278)
- 京(51984)
- 财(51960)
- 科学(49544)
- 所(46234)
- 研究所(41193)
- 中心(39914)
- 财经(39239)
- 经济学(36849)
- 江(36298)
- 经(35704)
- 北京(34651)
- 农(33480)
- 经济学院(32781)
- 院(32080)
- 范(31171)
- 师范(30933)
- 州(29069)
- 财经大学(28893)
- 科学院(27608)
- 基金
- 项目(137441)
- 科学(108883)
- 研究(104634)
- 基金(100368)
- 家(86475)
- 国家(85763)
- 科学基金(72749)
- 社会(69996)
- 社会科(66515)
- 社会科学(66501)
- 基金项目(51375)
- 省(50823)
- 教育(46508)
- 划(43006)
- 自然(42414)
- 资助(41988)
- 自然科(41393)
- 自然科学(41384)
- 自然科学基金(40680)
- 编号(40345)
- 发(36048)
- 成果(34070)
- 部(31776)
- 重点(31317)
- 发展(30237)
- 国家社会(30224)
- 展(29776)
- 课题(29691)
- 中国(28840)
- 创(27818)
- 期刊
- 济(143207)
- 经济(143207)
- 研究(82760)
- 中国(56126)
- 财(40325)
- 管理(38337)
- 农(31899)
- 科学(31313)
- 学报(29845)
- 融(29215)
- 金融(29215)
- 教育(24526)
- 经济研究(23964)
- 大学(23692)
- 学学(22007)
- 农业(21860)
- 财经(21426)
- 技术(21310)
- 业经(20142)
- 经(18830)
- 问题(18199)
- 贸(16209)
- 世界(15895)
- 国际(15528)
- 业(14107)
- 技术经济(13750)
- 现代(11499)
- 经济管理(11407)
- 经济问题(11366)
- 统计(10852)
共检索到394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树清
宏观调控这一术语在中国经济界流行开来,迄今为止还不到10年。但是,今天的中国政府官员、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使用这个术语的经常程度,可能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这自然意味着,人们给这个概念所赋予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因而也可以说是非常混乱的。出现这种局面具有很大的必然性。因为在长达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是一个行政集中统一体,我们称之为"大一统经济",不存在独立的微观机制,也不存在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钢
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对它形成的历史逻辑进行学理分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经济史为基础,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对计划经济总供求管理下的综合平衡阶段及其转向市场体制下宏观调控体系的过渡期的宏观经济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需求管理下的宏观调控阶段及其转向需求侧与供给侧并重的过渡期的宏观经济管理、新时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管理,以及新发展阶段推进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等四个阶段和两个过渡期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演变进行了梳理,将宏观经济治理主要特色概括为: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宏观经济治理的战略导向;增加跨周期政策设计、在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之间进行科学抉择;注重从供给侧发力,推动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效协同等三个方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璟
宏观经济管理是国家及政府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运行而采取的一种对市场的干预手段。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要想壮大,离不开宏观经济管理的指导。本文从宏观经济管理的存在意义出发,探讨了中国宏观经济特征及所受影响,并分析了宏观经济管理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企业 市场经济 宏观经济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房维中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大体可以概括为,既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防止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目前经济落后,人口众多,无论是增强国力,改善人民生活,还是解决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都需要经济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从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来说,只要工作做得好,也有可能使经济发展得快一些。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经济。国际国内的经验表明,经济快速增长可能带来的最大危险是通货膨胀。因此,快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快到什么程度不致于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经济快速增长就不可能持久,而且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199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绩的一年,也是我国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简介中国现代经济研究院(简称中经院)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新成立的智库类学术机构。中经院的设立,是编辑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影响力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履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刊物职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化行动。中经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社会资源,集决策咨询、调查研究、规划论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简介中国现代经济研究院(简称中经院)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新成立的智库类学术机构。中经院的设立,是编辑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影响力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履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刊物职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化行动。中经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社会资源,集决策咨询、调查研究、规划论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我国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主要在于它的具体操作。操作中的偏颇或失误,往往会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引起两个或者三个新问题,宏观调控的成本有可能大于调控的收益,以至于不得不一再更换调控的目标和方法,引起“统——死——放——乱——统”的循环。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教训,改进宏观经济管理的操作,需要探讨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奇
经济公平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即社会成员的各项投入与其所得相符。公平与效率是互相促进的,经济公平是公平竞争和机会公平的统一。实现经济公平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克服平均主义,解决以往积累的不公平问题。目前我国群体外收入差距过大而群体内收入差距过小,应合理地拉开群体内收入差距以促进提高效率,并为经济公平目标确定数量界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丽 邓桥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2011年和2012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十二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期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即大部分地区依靠投资拉动G D P增长的方式仍未改变,中西部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严重和区域间产业转移仍然面临障碍。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且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故此,政府应当采取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解决以上问题,保证"十二五"规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在2015年最终得以实现。
关键词:
宏观经济管理 “十二五”中期 问题 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永定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新阶段余永定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和政策日趋完善。首先,作为宏观调控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大体形成。其次,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建立,各种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逐渐齐备,货币政策传递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伯基
我们现在很快就要结束为期三天的非常成功的讨论了。总结一下这次讨论的结果,我想从三方面来讲:短期对策,宏观经济管理机构框架的改革,中期政策建议。一、短期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秀君
“入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政府入世”。入世 ,重要的是要求政府按照WTO的一系列规则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入世 ,将对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能力、经济运行机制、微观基础、外部环境、宏观经济管理的依据、目标、职能、主体、客体、方式、手段等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入世 宏观经济管理 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霞辉
目前,在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许多学者认为应改变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方式,重点由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但是,因为各方面理解和解释不一,易造成误解,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的产能已大,供给管理无非想进一步扩大产能,会使供求更失衡。所以,正确理解供给管理的实际含义是消除误解的前提。本文拟从中国宏观经济背景、未来走势、国外供给管理经验及中国供给管理政策的内容等方面分析供给侧的宏观经济管理问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需求、供给管理 消费 未来走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1)本文的目的,是试图阐述自1978年底中国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统计工作在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和其他任务所进行的统计改革,并展望改革的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