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4)
- 2023(12312)
- 2022(10308)
- 2021(9626)
- 2020(7670)
- 2019(17860)
- 2018(17433)
- 2017(32337)
- 2016(17473)
- 2015(19779)
- 2014(19942)
- 2013(19694)
- 2012(18879)
- 2011(17572)
- 2010(18082)
- 2009(16716)
- 2008(17055)
- 2007(15575)
- 2006(14221)
- 2005(13496)
- 学科
- 济(84342)
- 经济(84246)
- 管理(47363)
- 业(46882)
- 企(37259)
- 企业(37259)
- 方法(29430)
- 中国(29006)
- 数学(24330)
- 数学方法(24136)
- 农(22092)
- 地方(20649)
- 财(19396)
- 业经(18860)
- 贸(17790)
- 贸易(17772)
- 易(17249)
- 制(16232)
- 学(15672)
- 融(15586)
- 金融(15584)
- 银(15391)
- 银行(15378)
- 行(14962)
- 农业(14905)
- 理论(14046)
- 发(13351)
- 环境(12361)
- 和(12359)
- 地方经济(11639)
- 机构
- 大学(263314)
- 学院(261478)
- 济(117150)
- 经济(114904)
- 研究(96643)
- 管理(92650)
- 理学(76880)
- 中国(76136)
- 理学院(75931)
- 管理学(74878)
- 管理学院(74369)
- 京(58075)
- 财(56400)
- 科学(53704)
- 所(49007)
- 财经(43603)
- 研究所(43546)
- 中心(42297)
- 江(40982)
- 经(39566)
- 北京(38354)
- 范(38299)
- 师范(38008)
- 经济学(37895)
- 农(36410)
- 院(34224)
- 经济学院(33886)
- 州(33375)
- 财经大学(32123)
- 师范大学(30597)
- 基金
- 项目(155660)
- 科学(123279)
- 研究(121559)
- 基金(112650)
- 家(97221)
- 国家(95975)
- 科学基金(81319)
- 社会(78932)
- 社会科(74813)
- 社会科学(74792)
- 省(58188)
- 基金项目(57469)
- 教育(56180)
- 编号(49609)
- 划(49390)
- 自然(47351)
- 资助(46840)
- 自然科(46217)
- 自然科学(46204)
- 自然科学基金(45410)
- 成果(43053)
- 发(38781)
- 部(36105)
- 课题(35693)
- 重点(35603)
- 国家社会(33593)
- 发展(32312)
- 创(32226)
- 性(31919)
- 展(31759)
- 期刊
- 济(144218)
- 经济(144218)
- 研究(92801)
- 中国(60860)
- 财(44303)
- 管理(38258)
- 教育(37466)
- 学报(36497)
- 农(35240)
- 科学(35011)
- 融(29713)
- 金融(29713)
- 大学(28693)
- 学学(26027)
- 农业(24011)
- 财经(23738)
- 经济研究(23624)
- 技术(23095)
- 业经(21766)
- 经(20758)
- 问题(19246)
- 贸(18424)
- 国际(17206)
- 世界(16102)
- 图书(15482)
- 业(13551)
- 技术经济(13421)
- 坛(13041)
- 论坛(13041)
- 现代(12077)
共检索到431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楚建波 胡罡
现有FDI理论的“优势分析”传统 ,对于说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学说———“跨国投资门槛论”。该学说在区分企业不同投资动机和投资类型的基础上 ,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低条件分析代替了传统的一般优势分析。该学说的基本分析框架是 :垄断优势并非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和决定因素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是由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对外投资“门槛”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跨国直接投资 门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和云
8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在我国日益繁荣,有关发展经济学方面的译著、专著以及发展研究系列丛书陆续问世,以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文章更不少见。最近中国金融出版社推出了我国经济学者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又一部力作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蕊婷
随着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转变,发展中国家企业特有优势的局限性导致单一资产利用型的"南南"投资不能达到生产要素高层次合理化配置的效果。而本文所提出的创造性资产与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改善这一问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SDAP优势论"作为创造性资产与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理论框架,用来阐述发展中国家企业实行这种投资模式所需要的四个关键因素,并以中国企业的实践为例证实了该理论的可行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阎建东
一、引论 1960年,海默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将国际直接投资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从此开创了有关跨国公司国际生产和国际投资的理论研究。鉴于50、6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最初的跨国公司理论主要以美国的巨型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先后出现了海默和京德尔伯格先后提出的“寡占优势论”和”垄断优势论”;维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论”;凯夫斯的“产品差别能力说”等等。进入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的小岛清教授针对日本不断扩大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别于美国式的投资,提出了“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70年代后半期和80年代初期出现了影响颇大的“内部化理论”,代表人物有英国里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由于发展中国家现有技术进步模式 (即内生技术进步模式、直接技术引进技术进步模式和间接技术引进技术进步模式 )受到发展中国家的低水平需求抑制及其它因素制约难以保证发展中国家赶超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因此我们以国际资本流动证券化趋势的事实为主要依据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介入型技术进步模式 ,即发展中国家以结构性优势为基础 ,运用国际证券引资方式 ,由本国优秀企业进入发达国家从事直接投资活动 ,借助发达国家高层次需求结构和研发力量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 ,然后通过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内部渠道 ,转移先进技术来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一种创新技术进步方式 ,除了对跨国介入型技术进步模式进行理论阐述外 ,我们还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邹木兰 冯益谦
本文从弥补资金不足与谋取高额利润、吸收先进技术与妨碍民族工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与扩大国内收入差距,以及促进外贸发展与损害经济利益四个方面的关系,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认为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正反作用同在,收益与风险并存。因此,应辩证地具体分析跨国公司的双重影响,以便控制有道,运用得当,趋利避害,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朴英姬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然而发展中国家政府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共权力却被严重地削弱。为了制衡跨国公司的市场权力,需要赋予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以新的使命,即实现在追求财富和社会公正之间的协调发展,注重在发展中国家履行社会责任。由于跨国公司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具有的特殊性及双方的复杂利益关系,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履行社会责任具有独特属性。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履行社会责任还应有区别于在发达国家履行社会责任的特殊关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谷浩
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的一般发展战略是:采用小规模生产和劳动密集型技术,重点发展资源采掘业和制造业;采取合资经营方式,首先开拓毗邻技术下游发展中国家市场;并在此基础上,适应本国技术、资本积累程度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提高投资行业的技术、资本含量,拓展对外投资区域,建立多元化市场,不断向发达国家市场渗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华
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兴起,经典的国际投资理论的适用性受到挑战,学者们力图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发展合适的理论解释。文章回顾了关于发展中国家FDI的理论框架,梳理了其主要思想,并发现理论框架间的关系和演进过程。通过文献综述,得出如下结论:OLI框架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能力有限,更加适合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LLL框架更注重对后发国家追赶型海外直接投资动态过程的解释;基于资源、产业和制度基础观的RII模型,是更加全面且动、静态相结合的研究发展中国家FDI的理论框架。通过理论框架的分析与比较,为研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FDI理论框架 综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谢富胜 匡晓璐 李直
本文尝试在发展模式与外部经济依赖性相互作用的分析框架内来分析中国经济从抵御金融化到出现金融化趋势的过程。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化和频繁的债务金融危机源自本国发展模式与外部经济依赖性相互作用下金融扩张与生产性积累的背离。对于中国而言,在政府有效的产业政策和渐进的金融政策引导下形成的工业化主导的发展模式,能够不断解决经济发展矛盾,同时完备的工业体系和谨慎的金融开放政策减轻了中国对世界经济体系的依赖,使其得以抵御金融化和危机。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发展模式面临新的矛盾并且对外部经济依赖性逐渐增强,出现了经济金融化的趋势,将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巨大的挑战。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金融化风险,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期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金融化风险尚未根除,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仍需要政府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积极引导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金融化 中国 发展中国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盛伟
从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实践看,传统农业保险的经营与管理存在四个难题,为克服这些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由于指数保险运营所需信息少,承保与理赔相对简单,保险合同易于理解且具有流通性,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易于控制等优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相关产品在墨西哥、印度、阿根廷、南非等发展中国进展顺利。我国在上海、安徽出现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实践探索,全国不少地方也正在筹划实施,气象指数保险很可能成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新阶段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 优势分析 应用与探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元媛 张捷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的动机和在越南投资对中越贸易量的影响。理论假说提出,母国企业利用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实现两国的资源互补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机。本文首先分析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现状,应用生产者成本最小化分析和RCA指数得出中越两国的要素禀赋。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其次,通过引力模型和分产业面板数据,本文讨论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与其贸易量的关系。计量回归结果显示: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额每上升1%,中国对越南出口额上升0.58%,进口额上升0.55%。以上结果的经济意义是: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充分整合了两...
关键词: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越南 投资的贸易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世界发展中国家20家最大跨国公司“S”表示该公司在1993年评上世界最大500家服务性公司。“·”表示该公司在1993年没有评上世界最大500家工业性公司或者最大500家服务性公司。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幸福》杂志1995年8月7日第15期提供的“19...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申 张阳
跨国公司凭借其巨大规模与雄厚实力,已成为当代国际直接投资无可争辩的主体。如何吸引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制定利用外资政策和策略的中心课题。本文侧重探讨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分析影响其决策的企业特定因素、区位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并比较其相对重要性。通过对跨国公司投资决定因素及其政策涵义的分析反观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的外资政策和策略,以便有针对性地创造条件去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从而更有效地吸引和利用外资。在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而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相对比例却日趋下降的强烈反差下,在当前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之际,探讨上述问题显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