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5)
2023(14276)
2022(11631)
2021(10622)
2020(8534)
2019(19203)
2018(18817)
2017(35032)
2016(18768)
2015(21349)
2014(21410)
2013(20848)
2012(19561)
2011(17856)
2010(18324)
2009(17069)
2008(16328)
2007(14701)
2006(13519)
2005(12911)
作者
(53339)
(43939)
(43874)
(41795)
(28350)
(21065)
(19963)
(17149)
(16871)
(15927)
(15159)
(14859)
(14263)
(14124)
(13917)
(13698)
(12958)
(12773)
(12664)
(12506)
(11343)
(10740)
(10670)
(10210)
(9946)
(9929)
(9904)
(9830)
(8869)
(8867)
学科
(83808)
经济(83714)
(49432)
管理(47647)
(37412)
企业(37412)
中国(36153)
(28005)
金融(28004)
(26639)
银行(26621)
(25880)
方法(25815)
(25645)
地方(24260)
数学(22083)
数学方法(21917)
业经(20848)
(19543)
(19335)
(17787)
贸易(17766)
农业(17586)
(17295)
(15153)
(14171)
(12971)
环境(12629)
理论(12532)
地方经济(11955)
机构
学院(264156)
大学(262095)
(117953)
经济(115575)
研究(100056)
管理(92324)
中国(84376)
理学(76371)
理学院(75434)
管理学(74292)
管理学院(73793)
(58073)
科学(56186)
(55609)
(50594)
中心(46683)
研究所(45198)
财经(42775)
(41965)
(41883)
(38893)
经济学(38307)
北京(38231)
(37163)
师范(36813)
(35770)
经济学院(34436)
(34368)
业大(33010)
农业(32013)
基金
项目(163373)
科学(128710)
研究(126823)
基金(116989)
(101599)
国家(100324)
科学基金(84708)
社会(81924)
社会科(77740)
社会科学(77723)
(62872)
基金项目(59961)
教育(57330)
(52581)
编号(51937)
自然(49244)
自然科(48075)
自然科学(48064)
资助(47912)
自然科学基金(47244)
成果(44076)
(41699)
重点(37662)
课题(37536)
(36445)
国家社会(35011)
发展(34658)
(34336)
(34079)
(33308)
期刊
(142031)
经济(142031)
研究(90985)
中国(65508)
(43141)
金融(43141)
(42294)
(41522)
管理(37413)
学报(37281)
科学(35986)
教育(35615)
大学(29191)
农业(27733)
学学(26757)
经济研究(23575)
技术(23460)
业经(22864)
财经(21798)
(19022)
问题(18569)
(16713)
国际(16110)
世界(15847)
(15553)
图书(14667)
(13119)
论坛(13119)
技术经济(12585)
现代(12240)
共检索到441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谢富胜  匡晓璐  李直  
本文尝试在发展模式与外部经济依赖性相互作用的分析框架内来分析中国经济从抵御金融化到出现金融化趋势的过程。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化和频繁的债务金融危机源自本国发展模式与外部经济依赖性相互作用下金融扩张与生产性积累的背离。对于中国而言,在政府有效的产业政策和渐进的金融政策引导下形成的工业化主导的发展模式,能够不断解决经济发展矛盾,同时完备的工业体系和谨慎的金融开放政策减轻了中国对世界经济体系的依赖,使其得以抵御金融化和危机。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发展模式面临新的矛盾并且对外部经济依赖性逐渐增强,出现了经济金融化的趋势,将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巨大的挑战。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金融化风险,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期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金融化风险尚未根除,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仍需要政府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积极引导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罗兴  沈天鹰  
本文回顾了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背景与主要内容,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偏差。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要实现其促进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应该推行同步深化与调控深化相结合的新战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励  安毓秀  
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效应在于:一方面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学习先进的金融运作经验;另一方面,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由此而来的诸多金融风险。对此,发展中国家必须精心设计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战略,趋利避害,最大限度确保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这一课题对于加入WTO后的中国具有直接参与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洪宁  
本文首先回顾了金融深化理论 ,进而在比较发展中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过程的基础上 ,对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指出导致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加 ,以致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是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过度的推行金融自由化。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自由化应具备合理的条件 ,走渐进式的改革道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盛伟  
从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实践看,传统农业保险的经营与管理存在四个难题,为克服这些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由于指数保险运营所需信息少,承保与理赔相对简单,保险合同易于理解且具有流通性,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易于控制等优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相关产品在墨西哥、印度、阿根廷、南非等发展中国进展顺利。我国在上海、安徽出现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实践探索,全国不少地方也正在筹划实施,气象指数保险很可能成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新阶段中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楚建波  胡罡  
现有FDI理论的“优势分析”传统 ,对于说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学说———“跨国投资门槛论”。该学说在区分企业不同投资动机和投资类型的基础上 ,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低条件分析代替了传统的一般优势分析。该学说的基本分析框架是 :垄断优势并非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和决定因素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是由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对外投资“门槛”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辉煌  
金融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和时代潮流。金融全球化将严重冲击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削弱发展中国家金融管理当局的宏观调控能力,影响其国际收支均衡,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在加入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必须强化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以有效地维护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曙光  
对国际金融组织在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以及金融危机处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考察和分析后 ,笔者剖析了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政策演变过程和经济理念 ,并对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评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卫国  
金融市场即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在不同国家的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轨迹。发达国家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经过长时期的演化,已基本实现了均衡、协调发展。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其金融市场的水平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蕊婷  
随着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转变,发展中国家企业特有优势的局限性导致单一资产利用型的"南南"投资不能达到生产要素高层次合理化配置的效果。而本文所提出的创造性资产与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改善这一问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SDAP优势论"作为创造性资产与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理论框架,用来阐述发展中国家企业实行这种投资模式所需要的四个关键因素,并以中国企业的实践为例证实了该理论的可行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振龙  
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原因探析郑振龙拉美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创伤和不安的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旨在通过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原因的深入剖析,为我国金融稳定提供点借鉴。纵观有关国家的具体情形,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天德  
本文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东南亚国家银行体制不完善、金融监管不力、资金效率低下、泡沫经济严重、汇率制度僵硬、抗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取国际组织资金与技术援助、稳定汇率与金融局势、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以及吸引国外私人资本流入,纷纷推行金融自由化。这固然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利益,但也会带来许多潜在的风险,我们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1)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是实施金融自由化的首要条件;(2)运行良好的国内宏观经济是顺利实施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之一;(3)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是金融自由化的重要条件;(4)金融自由化需要一个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5)金融自由化需要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楚明  
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和对全球金融利益的过度追求,引起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作为金融全球化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应坚持适当的利益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全球经济金融利益,阻止发达国家的利益渗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