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8)
- 2023(15237)
- 2022(12930)
- 2021(11808)
- 2020(9873)
- 2019(22800)
- 2018(22288)
- 2017(42921)
- 2016(22851)
- 2015(26156)
- 2014(26247)
- 2013(26426)
- 2012(25379)
- 2011(23270)
- 2010(23624)
- 2009(22124)
- 2008(21929)
- 2007(19593)
- 2006(17563)
- 2005(16388)
- 学科
- 济(122416)
- 经济(122298)
- 管理(61283)
- 业(61024)
- 方法(47829)
- 企(45924)
- 企业(45924)
- 数学(42682)
- 数学方法(42412)
- 中国(34706)
- 农(30882)
- 地方(28821)
- 财(24932)
- 业经(23482)
- 贸(22959)
- 贸易(22944)
- 易(22178)
- 学(21774)
- 农业(21197)
- 制(19983)
- 融(18570)
- 金融(18568)
- 银(18276)
- 银行(18242)
- 行(17644)
- 地方经济(17017)
- 环境(16828)
- 发(15766)
- 和(15763)
- 技术(13966)
- 机构
- 大学(344829)
- 学院(343035)
- 济(160830)
- 经济(157946)
- 研究(128284)
- 管理(127398)
- 理学(108239)
- 理学院(106967)
- 管理学(105516)
- 管理学院(104858)
- 中国(99080)
- 京(73932)
- 科学(73474)
- 财(72101)
- 所(65799)
- 研究所(59185)
- 中心(57116)
- 农(56885)
- 财经(56862)
- 江(51804)
- 经(51648)
- 经济学(51579)
- 北京(48021)
- 经济学院(46390)
- 业大(46376)
- 范(45615)
- 院(45217)
- 师范(45201)
- 农业(44273)
- 财经大学(41999)
- 基金
- 项目(216925)
- 科学(171581)
- 研究(160015)
- 基金(159417)
- 家(138887)
- 国家(137452)
- 科学基金(116658)
- 社会(105609)
- 社会科(100297)
- 社会科学(100271)
- 基金项目(82786)
- 省(81999)
- 教育(72251)
- 自然(71618)
- 自然科(69952)
- 自然科学(69929)
- 划(69424)
- 自然科学基金(68749)
- 资助(66312)
- 编号(62910)
- 发(52119)
- 成果(52083)
- 部(49904)
- 重点(49187)
- 国家社会(45041)
- 课题(44318)
- 创(44275)
- 教育部(43136)
- 发展(42764)
- 展(42107)
- 期刊
- 济(187516)
- 经济(187516)
- 研究(111802)
- 中国(71699)
- 财(54534)
- 农(52651)
- 学报(50920)
- 科学(48440)
- 管理(48058)
- 大学(38733)
- 融(36798)
- 金融(36798)
- 学学(36380)
- 农业(35751)
- 教育(33347)
- 经济研究(32053)
- 财经(29531)
- 技术(28957)
- 业经(28445)
- 经(25557)
- 问题(24510)
- 贸(21906)
- 业(20104)
- 世界(19942)
- 国际(19510)
- 技术经济(19199)
- 统计(17767)
- 商业(17065)
- 经济问题(15445)
- 策(15444)
共检索到540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齐绍洲 李锴
本文假设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是两者之间人均GDP差异的函数,然后在加入了地区和时间虚拟变量后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使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1991~2005年10个发展中国家和10个发达国家进行实证估计。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第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人均GDP差异存在收敛,随着人均GDP的收敛,两者之间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也是收敛的,并且收敛的速度快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第二,所选取的这10个发展中国家在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过程中,其能源使用效率都在提高,但仍然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其能源使用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永升 杨伟坤 荣晨
本文利用金融开放度指标,从影响路径的角度解释了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通货膨胀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宜,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不显著,外资流入可能更倾向于进行投资和投机活动,而不投向实体产业。金融开放是否有利于一个经济体的增长,要取决于经济体的初始条件以及综合环境,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容易享受金融开放带来的正向效应。
关键词:
资本开放 金融开放 交互项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林 顾江
本文使用85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的增长效应取决于一国技术水平与世界技术前沿之间的差距。当一国技术水平接近技术前沿时,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经济增长,相反则会阻碍经济增长;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符合本国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发展中国家相关工作不断取得进展的前提下,评价其知识产权状况应该采取相对较低的标准。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知识产权保护 经济增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勇 王玺 古明明
本文探讨发展中国家投资和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其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实证研究表明,投资和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有显著推动作用;不同制度条件影响投资效率;高投资率不一定带来高增长率。
关键词:
制度 基础设施指数 资本存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祖荫 武娜
教育的落后是导致贫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降低贫困率的主要原因来自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源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两种资本的积累又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而这最终归因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考察了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宏观和微观机制,并对低、中、高收入国家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困地区来说,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是降低贫困的重要战略。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曾智华
发展中国家经济全面增长199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预测,1994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5.5—6%,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多。1994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宏观经济比较稳定,通货膨胀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东明
试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S型曲线复旦大学史东明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就55个发展中国家在1970─1985年间主要宏观经济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一国人均GNP增长受到国内储蓄率、人力资本投资率、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外债实际利率等经济结构性参数的影...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余熙 蔡秀玲
新古典主义与结构主义均未能很好地解释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异。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只有遵循其要素禀赋结构时才符合比较优势,经济也才最富有竞争力。本文对技术选择指数进行了修正,并基于95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对"林毅夫经济增长命题"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与技术选择指数存在着倒"U"型关系,即在给定要素禀赋结构条件下存在着最优的产业结构,从而为"林毅夫经济增长命题"的存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盛誉
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通过使用一个跨国的回归分析,从实证角度出发讨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开放与其自身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的贸易自由化将不但无法推动而且可能阻碍一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对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分析表明:自由贸易本身仍旧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真正影响一国贸易福利改善的因素是要素市场所存在的扭曲。因此,在加强对外开放的同时,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一国应在长期采取“对症原则”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彻底消除要素市场的扭曲。
关键词:
开放 经济增长 市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余熙 蔡秀玲
新古典主义与结构主义均未能很好地解释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异。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只有遵循其要素禀赋结构时才符合比较优势,经济也才最富有竞争力。本文对技术选择指数进行了修正,并基于95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对"林毅夫经济增长命题"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与技术选择指数存在着倒"U"型关系,即在给定要素禀赋结构条件下存在着最优的产业结构,从而为"林毅夫经济增长命题"的存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巍贤 王锋
能源强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它反映了经济系统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和能源的使用效率。许多国家的能源强度曲线在直观上表现出收敛的显著特征。为了对这一现象进行严格的证明和检验,该文依据时间序列协整概念,首先提出了能源强度收敛的定义,然后从一个包含能源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出发,从理论上证实了能源强度收敛的存在性。为了对能源强度收敛进行实证检验,选取24个国家,并划分组合为5组样本,分别对能源强度收敛进行了σ收敛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高收入国家、高中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样本中所有国家都存在能源强度收敛现象;σ收敛检验还揭示出各组样本中能源强度收敛的时间段以及收敛程...
关键词:
能源强度收敛 σ收敛检验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刚 魏蔚
考察了价格贸易条件对亚洲7国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菲律宾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都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增长。而价格贸易条件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却呈现出差异性,随着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菲律宾和土耳其(1)的价格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的国内物价水平反而会上升。VEC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当受到价格贸易条件变动冲击时,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菲律宾的经济虽然会一时偏离长期均衡状态,但通过误差修正过程影响人均实际GDP,其经济仍将恢复均衡。而印度和马来西亚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对人均实际GDP的影响并不显著。针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分析,当价格贸易条件变动造成经济不均衡时,通过误差修正过程调整物价,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经济会重新恢复均衡状态,但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并不能对中国、菲律宾和土耳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贸易条件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VEC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伟 徐剑 唐含宇
引进外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各国引进的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却并不相同。文章以两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巴西、韩国为例,通过对两国经济、金融发展历史和1975年~2009年相关数据的回归分析,指出两国不同的金融发展程度是导致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文章的分析表明,在一个更加有利的环境中,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更大。这就启示发展中国家,要着力提高本国金融发展的水平,以更好地发挥所引进的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
FDI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福财
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已是一个被人们用历史分析法和横截面分析法进行最为广泛研究的论题。在这些研究中,最具成效的有克拉克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分析;库兹涅茨的国民核算因素比较;钱纳里与塞尔昆等人最近用更为精炼而又先进的方法对战后发展格局所作的探索研究等,这些比较研究所显示的中心论点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换,这种结构变换使经济资源配置由第一次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然后再由第二次产业转向第三次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